浅析《好想写一首诗给你》一诗的语言特点
作者:王维恒
请先欣赏诗歌原文:
《好想写一首诗给你》
文/依梅听雪
好想写一首诗给你
可是找不到一个
更完美的句子
北方似乎离寒冷更近一些
只有那些长了翅膀的候鸟
才能更接近天空
在秋的路口
总有一些东西被风揉碎
扔在杂踏的脚下
蝉已噤声
敷在岁月伤口上的酒精
已经挥发殆尽
黄昏将我的血饮干
只将一只空空的杯子
留给我
接住不小心凋落的星星
影子与我不同
他更喜欢阳光
所以一到夜里
我只能一个人拥抱孤独
如若你是个医生就好了
你就知道
如何将我千疮百孔的心
归位
而你们沉浸在秋的故事里的时候
我的冬
快来了
作者简介:
依梅听雪《定远文学》签约诗人。黑龙江伊春人。喜欢风霜雪露,更爱人间烟火,愿用平凡的笔,书写诗意的人生。
我零零散散地读过依梅听雪的一些诗,每一首都能引人入胜,特别是她的这篇新作,更是让我耳目一新。这首诗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对情感的透彻感悟。细细品读,可以品咂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多彩的诗句中,展现了北方女诗人既有粗犷、刚直的一面,也有温柔婉约、轻灵飘逸的一面。今天重点说一下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浅析如下:
一、首句点题。这是现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它的优点是,可以让读者一开始就抓住诗歌的主题,并顺着主题衍生出的主线顺藤摸瓜,去品味诗歌的外延和内涵。这种开篇点题的写法,鲜明地表现出北方诗人的性格——豪爽、耿直、一吐为快。
二、句子结构打破常规。“好想写一首诗给你”,这一句采用了状语后置,目的是突出和强调心目中的“你”,使诗中的主线清晰明了。
三、诗人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形象思维。例如“长了翅膀的候鸟”、“天空”、“一些东西被揉碎”、“伤口上的酒精已经挥发殆尽”等等,都是运用了形象思维。什么是形象思维?简单的说,就是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而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意象。形象思维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毛泽东主席在给陈毅谈诗的信中,三次提到形象思维,明确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
四、诗中的语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例如:“黄昏将我的血饮干/ 只将一只空空的杯子/ 留给我/ 接住不小心凋落的星星”,黄昏能把血饮干,杯子能接住凋落的星星,多么丰富的想象。诗人在这里,把黄昏前的辛劳付出比喻成“黄昏将我的血饮干”,把不经意得来的东西比喻成“接住不小心凋落的星星”。诗歌是想象的艺术,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不莱士特说:“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五、诗中每一节在语言上都具有十足的张力。最典型的是第二节中的后两句:“只有那些长了翅膀的候鸟/才能更接近天空”。一般来讲,诗歌的语言中有两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外延是指词的“词典意义”,即词的本义,内涵是指词的引申的意义或暗示的意义。外延和内涵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诗歌语言上的张力。在这一节中,诗句的外延显而易见:只有长了翅膀的候鸟,才能更接近天空。那么,它的内涵是什么?具体地说,“候鸟”指的诗什么?“天空”指的又是什么?只能靠读者去品味、去体会。不同经历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个人的理解是:“候鸟”指的是能够飞的更高、看的更远的人,而“天空”指的是题目以及首句中强调的“你”。这里蕴含着诗人对“你”的仰慕,以及对自己的无法“接近”那片“天空”而表现出的隐隐无奈和忧伤。
六、善于留白。最后一节:“而你们沉浸在秋的故事里的时候/ 我的冬/ 快来了”。这一节,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一百个读者,可能会有一百种引伸;同样,一百个评论家,可能会评论出一百个诗人。
题外话:这首诗歌整体结构严禁,布局合理,思路清晰,完全继承和发扬了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的逻辑顺序。
第一节是“起”,“起”的方法很多,本诗采用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第二节至第四节可看做是“承”,起到了铺垫和蓄势的作用,这首诗“承”得天衣无缝,衔接自然。
第五节至第七节可看做是“转”,诗中使用的是更上一层楼的笔法,从一个季节的情感抒发“转”到一天当中的情感深化,“转”出峰回路转、“转”出诗的高潮。
最后一节理所当然的是“合”,这首诗“合”的耐人寻味,“合”的言虽尽而意无穷。结尾处隐含的期冀与开篇的“好想写一首诗给你/ 可是找不到一个/ 更完美的句子”遥相呼应,做到弦外有音,回味无穷。
总之,这首诗歌笔墨淋漓、感情真挚、浑然天成,富有艺术感染力,值得一读。
201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