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作者:郭继承老师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问答
384、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重点就在于你怎么样来到“无为而无不为”?
答:老子讲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很深。如果治理政治的人、为国为民在服务的人,你能够守住这种“无为”又“无不为”的精神来治国、爱民的话,这个社会会呈现很祥和、很和谐。百姓会自动自发地来工作、遵守规约,社会治安会更好。百姓都会懂得自我珍惜、爱护,自动自发——“万物将自化。”
要协助百姓来体会“道”展现出来的就是不争名、不争功、不求利,很实实在在的,很朴素。而且引导百姓能够来到“无欲而静”。
不是去怎么样刺激百姓大量地消费,鼓励各种消费,然后以刺激表面上的繁荣,不是这样。
要引导百姓来到安居乐业,过着心灵品质非常高的生活,但是又不会浪费很多的物资,不会浪费资源——“不欲而静”。百姓的心灵品质越高,大家就越祥和、越和谐,这个世界就非常好管理、非常和谐——“天下将自定。”
这都是有它很重要的一个因因果果,但是重点就在于你怎么样来到“无为而无不为”。尤其是当领导的、为百姓服务的父母官,这方面如果你本身没有在领导、没有在倡导、没有在做,那你要百姓这样去做,不容易!当领导的他就有这一种“春风化雨”的功效跟德行,如果本身这样去做了——“侯王能守之”,那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好,国家会越来越好管理。百姓都自动自发地工作,遵守规约,很自我爱护、珍惜!
——郭永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