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的思考
作者:陈小宁(醉书香)
我迷恋诗歌这个最尊贵的容器,它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器皿崇拜。面对它,我常常内心庄重,超然于肉体的生命之上。但我从不敢炫耀我的高贵的金樽,他是我生命的私器,是我的生命密室。当眼前的世界和现实需要我们往前迅跑进入的时候,诗歌是我生命转向的地方,我和我的生命、我的灵魂通过一条隐秘甬道到达它。正如艾略特谈诗歌的时候说的,我们逃离公共性,并不是为了表达个性,而是追求更高的共性。
我背离着这个世界(当然更是背离着诗坛)已经写下了那么多的诗歌,这是我生命中很隐秘的一件事情。它们一直睡在我的肌体里,睡在我的灵魂里,我一直拥紧它们,获取生命的温暖和力量。它们的寂寞陪伴着我的寂寞。它们是巨烫的岩浆,而我是始终不肯喷涌的火山。我们藏在世界的一隅,自我照耀和构筑。我的诗歌买不起华丽的服装,它拒绝加冕。就像我自己。
其实从诗歌的角度,我从没有觉得有好或者不好的诗歌,我几乎没有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过它们。所以很多年,它们只在我的一个笔记本上,在我的一个文件夹里。当它渴望冲出更远的时候,我总是阻拦了它。我在乎的是,我使用了语言、韵律和节奏,表达了我内心的对世界的态度和体验,以及超验。
我不是诗人,一直不是,永远不是。我离古老的诗歌精神还很远。所以,我一直不敢过多地以诗歌的形式书写文字。但当我以其他文体写出文字的时候,很奇怪的是,我怎么那么喜欢使用句号?不仅仅是现在,很多年前的青春期我尤甚。那时候,我曾经写过数篇不算长的,但整篇全是句号的文字。句号有终结感,不准备与人商榷,不怕也不在乎说错,不怕也不在乎断裂,反衬着我内心的一种刚愎自用和武断。句号是语言中最强的节奏。而不是简单的文字的分隔符。这一切正是诗歌的特性。我把虔诚的诗心装在其他的容器里。
建构生命里的诗性,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极其重要的。诗歌比思想更深刻更宏阔,比哲学更充满智慧和道理,比科学更科学,诗歌是深邃之上的感性与意象。诗歌是伟大的理性。是最大的哲学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