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老院.老房子 文/马澜
人们心中,都有一个老家,在外生活几十年,提起老院,老房,都会流下激动的泪花,有老家,就会有守望着的老爸,老妈,每逢春运,那道人海,背着大包小包,再苦再累,也要回家。为了那份牵挂,回到老家。
北方的老院,老房,大都座北向南,三间正房,一明间,两卧室,木门窗框,房顶是水泥洋灰瓦,间或有几块烧制的红瓦,是后换上的,窗户的玻璃,因年代久了,己不明亮了,低矮的院墙围着一个方正的院落,春秋季会种上果蔬,会有一大架丝瓜,开着黄花,蜜蜂辛勤的在花间忙碌。清晨,饭桌上,浓香的煮玉米,蒸熟的南瓜,母亲的唠叨,这一切,都会令游子们记在心间。
院里的自来水,就怕那寒冬,常被冻住,有时要架火烧上半天,稍不注意,就会跑水,冻上冰。屋里的大火炕啊,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回忆,小孩儿在上面长大,老辈儿人又在上面故去。烟熏的土灶,都那么的亲切,那上面有妈妈的味道。
老房虽然低矮,甚至破败,但那是儿时生长的地方,是心里圣洁的殿堂。
时代的变迁,人们搬离了老院,有的己被拆除,盖上了新房,老院,老房,老爸,老妈,都活在记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