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人生【45】
文/曹志杰

(1)
在文学领域,要想有所突破,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与你的生活背景有关,与你所接受到的文化知识有关。与你的悟性以及长年累月的积累经验有关。文学要想创新,突破,必须源源不断的保持一种创作的激情,必须不断的输入新鲜的血液,必须放眼世界,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发现生活。要链接地气,到大自然当中,到人民群众当中去探索发现。一些经久不衰的好作品,大都是社会底层的描写。如果你想在文学领域站得住脚跟,想在广阔的文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想让社会对你的劳动成果得以承认,记住,千万不要脱离群众,脱离现实,一些云里雾里的缥缈之作,是不可能永存的!!
(2)
拿着一支古代的笔,来写现代文学,未免显得有些古旧和呆板。时代在创新,文学必须要改革。一些娇做的文字,阿谀奉承的献媚,有着轻佻的嫌疑。把眼光聚焦到社会的最底层,把阶级兄弟的苦难,放在心上的作家朋友,才有着灵魂上的崇高。才有着真正的写作上的意义!!
(3)
当金钱和地位成了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这社会是病态的,这个民族是堕落的。而一些披着作家外衣的知识分子,把眼光贴近一些华丽而光鲜的表象上,不顾劳苦大众的疾苦,一味地去献媚,奉承,迎合来获取一些蝇营狗苟的昧心的实惠,而不思悔改。实际上你已沦为社会堕落的帮凶,民族沦陷的刽子手!!
(4)
当今社会,浮躁至极。文学圈子里。也会顷刻之间显现占山为王之格局。事实上这些怪像,早已不足为奇,古人们早已总结出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亘古不变的定律。熙熙攘攘的天下,匆匆忙忙的人世间 ,谁主宰沉浮?时间是最好的筛子,定能筛出最终谁是龙,谁是驴!!
(5)
人们生存的环境在恶化,人们生活的态度在堕落。这已成不争的事实。人们的文化生活已及精神面貌,也在遭遇着毁灭性的灾难。而这些痛心疾首的现状,有几个人感到愧疚和忧心重重?是的,人们的灵魂在迷失中流浪,人们的良知在迎合中哭泣,社会的公德正在遭受巨大的考验。人们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定论在钱多钱少权力高低这样的一个谬论里。被尊敬和推崇的是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和打破道德底线换取所谓的成功人士。这样长久下去,我们的社会蒋越来越感到狰狞,人们生存的空间蒋越来越感到狭窄。而欲望和利益支配下的人生观,已滑向深不可测的厚黑渊。这些早已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惕,而人们生存在高度文明的当下,早已习惯了自扫门前雪的生活法则,这是何等的悲哀?时间已回不到从前,世界已面目全非!!

(6)
文学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大众。而一些摇头摆尾的,花枝虚叶的,矫情做作的文字,不可能提现出它的文学价值的共性,也不可能流芳百世而千古不朽。以大众和底层为主题的创作,才可能像石头一样,隐含着熠熠之光,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
(7)
当今社会,读书仿佛成了一种恐惧和精神折磨。杂志,报刊,出版社,局,举步艰难,甚至关门倒闭,书店门庭冷落,文学作品无人问津已成不争的事实。而赌徒们的天昏地暗,网络游戏风靡痴迷,色段子以及辛辣视频的备受青睐。纷纷扬扬,铺天盖地。造成这样可悲现状的原因何在?是社会的漠视?还是人类在进步?笔者认为,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业化操作,关系网,亲情网以及裙带关系,把一个个,一篇篇,一首首惨不忍睹的所谓的名作大碗,吹捧的天花乱坠,恶心读者们的眼球。从而使本来就非常小众的文学爱好者一次次遭受视觉上的欺骗,才造成了文学低谷的诞生,降临,羞涩,和不屑一顾。而这些恶性循环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变,控制,引导,国家将失去魂魄,民族则丧失内涵,人类将坠入庸俗的无底深渊!!
(8)
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揭露社会的弊端,鞭策人们的良知。而不是对金钱和权力的摇头摆尾的献媚。更不是沉浸在自己的小资生活里无病呻吟。莫言之所以得了若贝尔文学奖,事实上他的作品已经超越了自己,超越了精神上的原始的束缚。超越了对生活的乞怜,超越了心怀鬼胎的个人意识,超越了俗不可耐的对社会以及官僚的迎服。若贝尔文学奖给于他,实乃名至所归啊!!
(9)
有些人绝对纯粹绝对高尚,但不一定能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如鱼得水。而有些人奸诈狡猾,甚至遭受道德底线的唾弃,反而能在社会大舞台上呼风唤雨。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千疮百孔的既生爱又生恨的人生!!
(10)
背对着生活里的嘲讽,独自跋涉在文学的泥泞。祈盼着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骤然间突放光明。我在一片狼藉里,翻寻着未来,在一口枯井里,打捞着曾经。当霜花爬满双鬓,岁月在脸上犁出深壑。我依然在不知归路的困惑里,分不清孰重孰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