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快书(195)
做人要对别人留有余地,千万不要落井下石
改编/百姓快书
北宋时期,
曾经有两个宰相都很有名气:
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
两人的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个是保守派,
一个是改革积极分子。
后来王安石获胜坐上了宰相位置,
司马光从宰相宝座上被赶了下去。
这时,
皇帝询问王安石,
他对司马光的看法是啥子。
想不到王安石大加赞许,
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很有才气,
对他的人品、能力、
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语。
正因为如此,
虽然司马光把皇帝的信任失去,
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矣”,
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风水轮流转得急。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王安石因为强力推行改革措施,
招致太多人的攻击,
皇帝只好就地免职,
司马光重新坐上宰相的位置。
这时很多人告王安石的黑状给皇帝。
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罪王安石,
想听听司马光的意思。
想不到司马光并没有落井下石,
反而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非常正直,
胸怀坦荡、忠心耿耿对皇帝和社稷,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流言蜚语。
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语,
说了话一句:
卿等皆君子!
这就是:
君子之争坦荡无私。
做人留余地,收获是惊喜,
落井再下石,害人又害己。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