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香甜月儿圆
伊啸国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个思念的日子。小时候,我特别盼望过中秋节,因为能吃上香甜的月饼和妈妈做的那桌团圆饭。
我的童年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那时的生活很困难,中秋节能吃上一块月饼是我最大的奢望。不管生活有多难,父母亲都要给我们备几块月饼。那时年龄小,不知道大人的辛苦和艰难,只知道到了中秋节就能吃上月饼。所以,每到进入八月,我就象盼年一样辫着指头算日子。每年的中秋节正赶在农忙的时侯,白天,大人们都忙着收种庄稼,只有到了晚上,才早点收工回家过节。记得那时刚实行责任制,母亲在家操持责任田,父亲在一个离家十几里地的石料厂做工。父亲的石料厂不放假,每到中秋节,厂里都发二斤月饼,二斤猪肉,算做福利。父亲都是干完白天的活,然后再踏着明晃晃的月光,步行十多里路回家过节,为的是给我们送来月饼和猪肉。第二天再起早踏着月光回厂。那时年龄小,并不关心父亲是否劳累,只关心父亲带来的月饼和猪肉。所以,我们都盼着父亲早点回来。
有一年中秋节,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秋雨从中午一直下到天黑,母亲不能下地干活了,就忙活做过节的菜。她先是把那只大公鸡杀了,然后又从自家种的菜园里摘些豆角,丝瓜,茄子,辣椒之类的蔬菜,忙活了一个下午,终于做好了一桌子菜,就等着父亲回来。天渐渐黑了下来,父亲还没回来,我们的肚子饿的咕咕叫,看着满桌子的菜,特别是那诱人的鸡肉,只馋的往肚里咽口水,更让我们馋的还是父亲带来的月饼。我在桌前坐一会,便起身到大门外看父亲来没来,可每次都不见父亲的身影,我心里很失望,心想,天这么黑,又下着雨,父亲是不会来了,这月饼一定吃不上了。我几次返回身,对母亲说:“娘,天这么晚了,路上又滑又黑,还下着雨,父亲不会来了,咱先吃罢?"母亲看看屋外,让我们再等等。没办法,我们只有等待。墙上的挂钟敲响了十下,外面还没有父亲的影子,我们都有了困意,但仍坚持着。正在我昏昏欲睡的时候,门吱呀开了,父亲回来了,我们惊喜地迎上去。只见父亲浑身上下淋了个透,头发上还流着雨水,身上还有许多泥,想必是路上滑倒摔的。父亲用手捋了几把雨水,从怀里拿出一个用塑料袋包了几层的月饼,另一个袋子里是一块猪肉。父亲打开塑料袋,从里面拿出两包红纸包的月饼,这红色的包装纸竟一点也没有湿。母亲催着父亲把衣服换了。她又忙着去厨房热菜了。不一会儿父亲换好了衣服,母亲也热好菜。坐在桌前,父亲把月饼分给我们吃,他倒了一杯酒喝着,看着我们美美的吃着月饼,父亲很欣慰地笑了,那么开心,那么知足。虽然这顿饭吃的很晚,但是我们吃的却是那么的香甜。
渐渐的我们长大了,也慢慢懂事了,我们发现,每次分月饼,父母都不肯吃一口,为了能让他们吃,我心生一计,说抓阄,取几张纸上面分别写上月饼和空白,抓住写有月饼的阄,吃月饼,空白的不吃,父亲同意我的意见。每次做阄都是父亲做,他分别取出几张纸,认真地在上面写上字,团成几个纸团,然后又将纸团熬有介事地在手中摇晃几下,往桌上一散,让我们先抓,不知是我们的手气好,还是父母的手气背,每次抓到写有月饼的阄的总是我们。看着我们手中的阄,父亲和母亲总是摇着头婉惜地说小孩手气好。然后把剩下的几个纸团气奋地扔到窗外。开始我们都坚信不疑,吃着月饼还挺自豪。父亲母亲看着我们吃着月饼,他们却各自忙活去了。
有一次中秋节,当我们抓完阄分完月饼,父亲没来得及把剩下的阄扔向窗外,就被邻居大叔喊去帮忙推车。大叔的车陷入了泥窝里。看着父亲匆匆离去的身影,再看看桌子上放着的两个未打开的阄,我好奇地拿起一个慢慢打开,只见上面清淅地写着"月饼"两字,再打开另一个,仍写着"月饼”两字,我忽然明白父亲的用意,只觉得眼睛朦胧了,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时光如流水,一晃我们都大了,如今各种各样的月饼都有了,对于月饼也没有了童年的感觉。小时侯我们盼望过中秋,盼望父亲,盼望那香甜的月饼。我们大了,父母却老了,如今,父母也盼望过中秋节,他们是在盼望那远去的浓浓的亲情和快乐。可我们能满足他们几回呢?我们都在各地为各自的生活奔忙,中秋节很少回去陪他们过节,留给他们的只有久久的期盼和渴望!
月饼香,同饼甜,中秋月儿圆。我愿再回到童年,重温那儿时的温謦与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