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中秋
文/第一流
儿时的中秋,对月饼总有一种向往,什么时候,能尝一尝上海杏花楼的月饼?就觉得是一种非常奢侈的生活。杏花楼的月饼早已名声在外,那时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而且还要凭票供应。一般人家要尝尝,想都不敢想。
初中时,家里条件好多了。不过人们都习惯了苏式月饼,像剥菜皮一样的吃法,要剥掉几层壳,才能吃到馅。直接咬,月饼壳会四处掉落的。偶尔见到了广式月饼,才突然感悟:原来月饼馅居然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馅都有,而且比苏式的好吃,可以直接咬。软软的壳、好吃的馅,吃一口,忘不了。
学校毕业后,尽管我工作的地点,离开父母不太远。可是每当中秋临近的日子,就会特别思念父母,思念亲人。于是早早地托同事,订了几盒杏花楼的月饼,捎给平时不舍得吃穿的父母,想了却一下儿时的心愿。望着母亲小口吃着月饼,嘴里不断地说,好吃、好吃时,我悄悄地背转身,五味杂陈的感觉,让我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每年的九月,当中秋节来临的时候。我的心早已飞回了家里。今年前些日子,母亲打来电话,儿子,月饼不要买甜馅的。哦!妈妈今年患上了糖尿病,不能吃甜的。哎!心中突然有一种感慨,杏花楼月饼儿时吃不起,现在是不能吃。看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每每想起,心里酸酸的,很想有落泪的感觉。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人们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日子过得天天像过年,甭说一个小小的杏花楼月饼,就算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已不再是最稀奇的事了。人们的生活早已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以前的中秋节,临近夜晚,院子里早已摆好了一张方桌,几条凳子,月饼、水果放上几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吃月饼,赏赏圆月,聊聊家常,很是开心。隔壁菊园里的花香,跟着微风一起吹来,让人闻着,惬意极了!
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