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汰的喜乐人生
文/胡玉瑞
我的家乡在离漯河十五公里的谢老庄村,在我四、五岁记忆里。全村只有村东头,有前后两个大院,后院分东西两院。盖的是二层楼,一排排的小灰瓦房。二层楼的前院是一层瓦房六间。这是村子有名的地主谢兆年兄弟几人的住所。土改时,没收他们的财产,成为村公所和村小学。再看我们村的房子,除了几户富农和上中农家有几间瓦房,一个完整的院落,其余都是破草房。我记事起,我家在村子的最西头。院子南北有十多米,只有两间破草房,每逢雨季,屋子里到处漏雨水。母亲会用盆盆罐罐接水。村子里有一户叫胡汰的老人,他和儿子,住一间破草房。据说在一个灾荒年,他为了九个烧饼,把老婆买给一个南方人。从此他和儿子相依为命。他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自己分的几亩地,光长草不长庄稼。他和儿子穿着衣不遮体的衣服。听大人说,他们爷俩冬天钻别人家的草窝取暖。他平时会拿一个长杆子,把树枝拉下来,编筐握篓去各家換面。在五八年农村实行大跃进时,他的独子胡得安,当上了生产队长,积极带领社员搞生产,他还娶了媳妇,盖了两间房子,从此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胡汰逢人就说还是社会主义好,
他感谢共产党的好领导。
201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