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碱地里的红荆树
文/李守忠
红荆又名荆条。耐寒,耐旱,耐盐碱。叶似松针,秋季开粉红色小花,灌木成树,枝条柔韧结实,树干硬过松。红荆树还由于抗沙埋能力和抗瘠薄能力极强,在令人难以想象的干旱、盐碱恶劣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
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初秋来了,天高云淡,果熟稻香,万物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绽放出无限活力和激情,勃发出生机与朝气。今天走在厂区多处绿化带里,相继看到了齐腰高的红荆树;厂区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也长满了红荆树,郁郁葱葱,场面很是壮观。其中有几棵比较高大的,枝干七扭八拐,而枝叶却长得蓬蓬勃勃,依然长得那么茂盛,散成巨大的绿色华盖,数多粉红色的小花,点缀期间。蓦然回首,不经意间,红荆树到了生长最茂盛、花期开放的最美季节。不禁举起了手机相机,把红荆树定格在最美瞬间。
在盐碱北大洼,农谚流传盐碱地三样宝:黄须菜、红荆和地枣”。地处北部滨海盐碱地带,大地上平时白花花一片,上潮时一片汪洋,寸草不生,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浅海滩涂。退海之地,盐碱地居多,很多植物因不能适应当地土壤特性,在这里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红荆为野生的木本植物,因具有抗干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成为滨海盐碱大地常见之物。它与盐碱滩涂里生长的黄须菜、地枣一样,成为特殊地质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灌木,丛丛簇簇孳生在盐碱滩里,那好看的粉红色小花、暗红色的枝条,点缀了荒漠与碱滩一年里大多数日子,成为了盐碱滩涂一道独有的风景。
这种生性泼辣而又婀娜多姿的灌木,由于根长是地上部分高度的数倍,故当其它植物受旱枯萎时,它却照样生长的郁郁葱葱。你看它们在河岸上、沟底里处处生根,红荆条不仅耐旱,而且又极耐涝,即便其根系长期浸泡在水中,仍能正常生长,以不屈的毅力,仍然开出姹紫嫣红的花。冬天冻不死,海风刮不断,也不需要施肥、打药,只需几年时间它们就会长成一米来高的小树。最令人惊叹的是竟能在地表盐碱结皮的情况下,依然长成一簇簇,透着盎然的新绿。
它耐修剪,是制作花坛优美造型的好植被,它有吸收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和尘埃物质的能力,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纯碱厂在1998年,全面在厂区实施绿化美化,号召全体员工,自己动手,节能绿化,深入开展实施绿色工程。红荆树作为了我们既经济又实惠的首选植被。号召单位团员、青年,骑着自行车义务外出挖红荆树。团支部进行收集,组织人员剪成30公分的段状枝条,整土挖沟,成行栽种,成活率达90%以上,当年就长成荆条灌木林,使厂区厂房间隙,多年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起到绿化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美化工作环境的作用,促进了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仅1998年3月份,我们团支部共义务栽种红荆树一万多棵。
每当来到厂区西侧围墙地带,仍然看到我们团支部当年栽种下的红荆树,它在风雨中摇曳着,茎杆微红粗状,略微匍匐着,树上有许多半干枯的老枝,那些刚发出的新枝则努力向上伸展着,长着松针一样的绿叶。因树龄较长,它的树皮有着片片斑驳和微微的裂痕,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厚重感。但它用根系紧紧地抓住脚下的土地,争取着头顶上的每一寸阳光,珍惜大自然赋予的每一滴雨水和晨露,奋力的生长,为他人提供一片阴凉和绿意。
生活工作在滨海多年,我逐渐认识到,生长滨海盐碱地里的红荆树就如同沙漠里生长的胡杨一般,有个性、有血性,它的身上更是代表了我们海化人民不惧严酷环境,不向困难低头、坚韧不拔,顽强与大自然抗争的不朽精神。
红荆树,一棵生长在我心里的精神之树。你的性格和骨气,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你。
撰写于2018年9月3日

个人简历: 李守忠 现就职于山东海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 、中共党员、平时爱好书法、绘画、篆刻、文学创作,多次在各地书法、文学报刊和媒体,发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