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礼赞
白卫民
台风过后
连根拔起的大树
躺在地上呻吟
被人们大卸八件拉走了
刚才卧倒的小草
躲过风劫
抖落身上的泥土
爬起来,站直了腰杆
暴雨袭击
打碎了田野的衣衫
小草趴在地面
不停被抽打着筋骨
太阳来了
小草擦干泪花
重新站立,沐浴阳光
最后一滴水分被阳光吸干
小草也由翠绿变得枯黄
反复经受风霜的蹂躏
雪来把她的心事埋藏
哪怕遭遇一场野火
心中坚持一个念头——
只要根还在
希望就在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没有地位,无人追宠
甚至无人知晓他的存在
有时也常常被人们——
无情、肆意践踏
尽管如此
他却默默爱着大地
哪怕贫瘠也不嫌弃
在风霜雪雨交替中
学会弯腰、学会顺从
就这样年复一年
凭借韧性,守着老根
用生命呵护着一片绿茵
自由呼吸
享受阳光雨润的滋养
诗评:以韧立世,向平凡致敬——品读《小草礼赞》的生命哲思
谢雷
白卫民先生的《小草礼赞》,以小草为喻体,写尽了平凡生命的坚韧与荣光。全诗没有激昂的呐喊,却用最朴素的场景铺陈,让“渺小”的生命绽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不仅是对小草的礼赞,更是对每一个在困境中坚守、在平凡中扎根的生命的深情致敬。
诗歌的妙处,在于以“反差”见精神。台风中,参天大树因刚直而“连根拔起”,小草却以“卧倒”的姿态避过劫难,风停后便“抖落泥土、站直腰杆”;暴雨里,田野被打得“衣衫破碎”,小草伏于地面承受抽打,太阳升起便“擦干泪花、重新站立”。这种“以柔克刚”的生存智慧,打破了人们对“强者”的固有认知——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硬抗所有风雨,而是懂得在困境中低头,在机遇中重生,这正是小草最动人的生命哲学。
而小草的坚韧,更藏在“屡败屡战”的坚守里。烈日吸干水分,它从翠绿褪为枯黄;风霜反复蹂躏,白雪掩埋生机,人间的践踏更是家常便饭。它没有花香的加持,没有树高的瞩目,甚至“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却始终抱着“只要根还在,希望就在”的信念。这份“根”的坚守,是对生命本源的执着——就像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人,在人生低谷中咬牙坚持的人,他们或许不被聚光灯照耀,却始终扎根于自己的“土壤”,在岁月里沉淀力量。
更可贵的是小草的“从容与热爱”。它不嫌弃大地的贫瘠,反而“默默爱着大地”;它不抱怨风雨的摧残,而是在交替的磨难中“学会弯腰、学会顺从”。这份“顺从”绝非妥协,而是与命运和解的通透——接受生命的平凡,却不放弃对美好的追求;承受岁月的磋磨,却依然保持对世界的温柔。最终,它用年复一年的坚守,“呵护着一片绿茵”,在阳光雨润中“自由呼吸”,这份馈赠,是韧性的回报,更是热爱的回响。
读罢全诗,忽然懂得:世间最动人的生命,从来不是那些光芒万丈的传奇,而是如小草一般的存在——于平凡中扎根,于困境中坚韧,于风雨中从容。它们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有多耀眼,而在于是否有“屡败屡战”的韧性,是否有“扎根土壤”的坚守,是否有“向阳而生”的热爱。这,正是《小草礼赞》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平凡的生命,因坚韧而伟大;朴素的坚守,因热爱而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