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儒商论
作者:胡汉云
2024至2043年,地球进入离火大运的时空,火,可为电商之火,森林之火,火山爆发之火,战乱之火……中国位于地球东北,为少男土卦,火生土,土为山。在未来,中国国运,步步高升!古人亦早已预测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五星利中华!圣人出中国!中华民族的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军事实力……在上下五千年沧桑磨炼、苦难变迁中稳健步入世界的视野,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人才辈出,惊艳绝伦! 无论宵小狗盗如何吠乱祸国并打压中国,鬼魅之畜妄言黄祸丑陋之说,必有华夷之辨不攻自破!世界终将看好中国!而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必将引领世界!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摇篮里,一直以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立世,自轩辕制五音以化蛮夷四方,文明一直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咸服四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磨着儒家的墨水长大,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早已浸入骨髓的文化,几千年兼容并蓄,扩充创新,也养育了只有中国才有的特殊的儒商商业文化圈。儒商文化在中国商界,义商禅商也好,道商哲商也罢,万宗归源是儒商。中国有句俗语:浙商遍中国,儒商遍天下。儒商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软实力的中坚分子,承载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中流砥柱力量。
中国最早的商人是商家始祖王亥,他是夏朝代的商部落第七任首领,世称牛车里拉出来的商王朝,被尊为华商始祖,商业活动自此被命名为“商”。但在早期,商人形象并不佳,曾有无利不起早,无商不奸之“奸商”贬称。早在春秋未,越国大商范蠡,就提出“富而行德”理念,三落三起,三次散尽家财,济世救民,著《陶朱公生意经》《商训》等文,后世尊为“德商商圣”,有“文财神”等美称,从此打破“奸商”的贬称。战国初,孔子弟子端木子贡,把儒家思想与商业理念结合,成为开创儒商鼻祖的先古商圣人物,史称“端木遗风”“儒圣商祖”“儒商之父”,强调“诚信仁德”,从此,“儒商”因子贡而被正式命名并面世。众所周知,易经是中国古代贡献给全人类的伟大哲学。传说中,华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创立易经八卦,后由五帝之首轩辕黄帝创立先天八卦,后期周文王演译出后天八卦,一直是以无字天书出现的,直到圣人孔丘编《十易》,最终变成有字天书而辉煌面世。孔子作为研究易经的先贤易更三圣人物之一,也是研究宇宙观的阴阳辨证哲学代表人物,端木子贡作为孔子大弟子,在他的商业活动和思想中,深受孔子影响,儒学与哲学并存,注入儒学元素,并把当时的商业活动做到了极致,可谓富可敌国。战国早期,白圭师从鬼谷子,鬼谷子是早期著名辨证哲学代表人物,这种智学思维在白圭的商业文化中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在范蠡、子贡创立的“德,信,仁”的商业文化基础上,创新提出“智,勇,强”等商战进取思想,并强调“智慧”的治商思想,被誊为“智慧商祖”,着重在术数,技巧、精工,创新等战略方法上。子贡与白圭这两种商业思想,犹如易经里的阴阳两极变化,子贡属阴,为“内圣”,即内心仁厚,仁德治商,白圭则属阳,为“外王”,即对外开疆扩土,创新进取,兵道伐谋。至此,治商如治国,“内圣外王”的先民儒商辨证哲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采取商权结合,开创“权商”实战的治商思维先河,著《吕氏春秋》,开创“权商”文化,而被誉为“权圣商祖”,此四人并称古代四大商圣。在秦朝初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被打压,秦朝以善于马上征战,一统天下建国而威名响于九州,但弱于以仁治国,建国后重于厉法治世而失偏于儒家仁德怀柔治国思想,仅二世而亡,儒商也被迫没落。
自古以来,历代开国帝王,中原逐鹿,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天下须有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何处来?固然农业为根,却终于商贾屯处,儒商为这两种力量兼备者,故常常草根帝王身后,常有儒商巨贾相助,越王勾践有范蠡,始皇帝背靠吕不韦,朱元璋背后有郭子仪沈万三等……但帝王为私,常忌商如讳,因惧富商巨贾动荡,引动国基动荡,故历代草根帝王建国前多利用商贾,而建国后或在太平盛世均打压商贾,重士轻商,设士农工商等社会等级制度。曾一度从商者蒙贱民之羞,即便盛世隋唐,也曾贱如“七科谪”。汉朝,三国,晋,南北朝至隋、唐、宋,政权为权贵轮流把持,重士轻商,商家被打压而沦为社会未流。因流于世道难行钱作马,困于生存之道,儒商文化多了外圆内方,圆润处世之道,并苦研儒士之道。至此,“内圣外王,士魂商才”思想出现了,这也是儒商文化对儒墨道法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与完善。后世从商者多遵循儒商文化,内尊儒术,外推商业才能去化解贱民歧视。随着历史洪流的滔滔推进,儒商从兼具儒家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商业核心道德,并在奉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外圣内王,士魂商才”等狭义传统儒商文化中,增加了广义的既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墨道法、兵家奇门遁甲、鬼谷之道的商战哲学思维,并取各家之长,又具备爱国利民的儒商文化元素。期间也出现许多商界奇才,如西汉权商邓通、西晋官商石祟、元未明初沈万三,至清朝,乔家大院里的晋商乔致庸、武秉鉴、红顶商人胡雪岩、晚清钱王王炽、清未民初的张謇,孟洛川,李光前……都是代表性人物,但历史的局限,时代的限制,这些巨商结局并不乐观,尤其权商,内忧外患,基本不得善终,一部商业史,终化为一部血泪史。
现代和当代儒商,尤其从上世纪八、九年代改革开放始,国家政策的利好环境,中华民族的逐渐强大崛起,让中国的商业活动提升为主流,从最初的小商小贩开始,并随着中国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包括血脉里的文化传承,快速吸取传统文化,也快速踏平历史和文革等时期的文化断层,海内外井喷式洐生并出现无数现代创新式新儒商,如陈嘉庚,邵逸夫,霍英东,张瑞敏,鲁冠球,梁稳根,褚时健,陈丽华,段永平……包括大量新中国的第一代创业者,这些从中国儒商文化里走出来的拥有高贵灵魂血统的中华儿女群体,如天之骄子,分布于世界各地。他们往往财运爆棚,无论身处何时何处,总能够如探囊取物般无中生有,有中生强,他们深黯人间疾苦,尤如身处悬崖陡壁的石缝里开出的奇珍异草,自建各行各业的商业帝国。他们注重因果,品德修养,奉行商品如人品,行善济人,天人合一,追求与宇宙环境同频共振发展;他们低调自律,善于学习,睿智博学,目光深远,敏捷多才。无论男女,在人群各种场合中,善于控场,把握有度,游刃有余,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低调做人,贴心为他人着想,和任何人都能谈笑风生,无论是其专业知识,还是天文地理、社会知识,包括人性把握都能得心应手;同时精通茶道、独特的中国酒文化,玩乐趣谈等文化,他们深谙中华传统文化,总能切中时弊,一语中的,既拥有商人的圆润,聪慧如水润万物,内心又有文士的方正不阿,诚肝义胆,善待万物,奉行仁义礼智信等五常风骨,内圣外王,外圆内方(外表圆润,内心方正),迂回千转、阅尽千帆而初心未改,仁心不变。每当人类受困、祖国危难,他们首当其冲,即使家财散尽,仍一腔孤勇(但此勇非匹夫之愚勇,而是深谋远虑之奋勇治世),以天下为已任。唯儒商存信仰之故,有奋起勇撑地球四柱之家国情怀,故多为人群之中中流砥柱人物!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财为养命之源,无财不立世,逐利为行商本能, 但当代儒商提出义利相生,义以生利,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经营理念,成人达己,不赚不义之财,注重宇宙因果大道法则,遵循易经规律,承袭先圣的“内圣外王,士魂商才”的儒商文化,以人伦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义利兼济的商道法则治商,并大力发扬光大,从更细致更广阔的视角诠释儒商文化,把儒商文化推向更高的纬度。例如“内圣外王”,内圣:左手掌慈为尊,内心仁厚,施仁政,行慈善接福佑道;外王:右手握兵,开拓进取,开疆拓土,除魔护道。五行五常中,以仁者当首,仁主木,木为向上之生气,注重今生当下,有仁爱之心,并设有儒商定律:三分行善,三分积累,三分周转,为财源分配规律。义为金,又主兵,兵器,商场如战场,金含兵道伐谋,对外阳谋阴谋,开疆扩土,战中含道,道为哲学,为规律,管理企业又含治国之道。对待客户知彼知己,待客如亲友,以客心换己心,以己心换客心,故客亦循环往复无限多,故无往不胜,为谋财有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最终揽财入袋,同时,重义理,所赚钱财为大义可散尽家财万贯,如李白写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里描述的,从容豪情,义薄云天。礼者主火,仓禀实,知礼仪,彬彬有礼,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如沐春风。智者主水,水润万物,机敏入骨,聪慧过人,羽扇纶巾,谈笑间,即便赚取利润亦令为客者无一处不慰贴;信者,主土,土为山,守信诺,一诺千金,不动如山,诚信为商者根基,人无信不立!商无信必亡,故儒商为人,均为信义可托之辈。例如:儒商的婚姻、家庭因以信用为根基,均比较稳定,除非伴侣犯原则性错误另论,但儒商本身决不会犯原则性错误。行商者为人处世,因人品的信用出现社会性死亡之事,对于儒商来说实与自毁根基无异。
中国人,从古至今极重孝道,认为祖先为一脉相承护佑后人的唯一直接实施者,敬天敬地敬先祖,敬祖即为信仰。如有人辱及祖先,基本上怒发冲冠,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故有“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之古训。但在家国情怀中,却能够舍小家而全大义,几千年来,有国才有家的思想早己深入骨血,儒商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儒商有自已独特的文化信仰,陆神中,他们有的敬文财神比干,喻指既有比干的七巧玲珑心的智慧,又有比干的忠国爱民思想。有的敬武财神关公,既敬关公的运势,又敬关二爷的忠肝义胆和赤诚之心!有的敬商家四圣:商祖王亥,商圣范蠡,儒圣子贡,智圣白圭,各凭心悦而定。水神中,妈祖常为水路商人必选神。有趣的是,因受易经影响,尤其是受创立后天八卦的易经先圣周文王姬昌影响,周文王遇难题喜卜卦问天,儒商遇到重大问题难以抉择,也大多喜占卜问天,例如在多起中国爱国渔船撞击外夷船舰之前,常常出现先焚香问妈祖等事件,当问及为何撞击,常回答是经过妈祖同意才撞击的。再如:选拨重要人才、知人善用也常常参考有帝王之术的紫薇斗数等命理术;遇事难以抉择常常参考奇门断事、六爻断事、梅花易数等占卜问天;建筑风格多采用鲁班经建筑学和周易文化中风水布局等,追求天人合一;儒商在自己的商业帝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类企业文化大都源自易经和儒墨道法诸子百家文化的应用,同时吸取道教思想,道教作为中国本土教,对儒商影响较多,佛教进入中国较久,融合成中国化的佛教,对儒商也有很大影响,许多儒商是儒释道三修,用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修心,并以仁善友德为重心,这些都是社会文明多元化的兼收并蓄。例如,有亲近的左膀右臂的兄弟帮扶俗称比肩;对外经贸,常用鬼谷之道、白圭之智开疆扩土;管理企业内部,采用治国之道,用儒家仁治、法家法治并举等治商理念,严谨的对待企业内部经营,对外围的大量员工则靠企业文化中的善念、制度、福利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等等。这些综合的世界多元化文明的吸收与扩充,让儒商有穿透世界的慧眼、敏锐的政治嗅觉、长远的超前思维,又不乏赤子入世的情怀,故无论盛世乱世,均能适应时代变迁,柔韧有度的把握时代脉搏,搏击商海之战!
在世界商业活动中,朝韩深受中国儒商文化影响,比较注重诚信契约精神。日本,注重工匠精神,俗话说:小短腿,国土小,个子小,玩技巧,同时日本擅诡盗思维,诡术,精致,胜在术数,这种文化思维几乎渗透于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但缺乏深厚的道的文化底蕴,虽然学习中国文化,也只是外围的形而上,少了儒商的大国思维和名门之范。当然也有部分超越于本国思维传承的日本智者或杰出人物,这些日本智者先驱如能摆脱小国思维,引领日本文化,于日本和世界实是一桩幸事。但是日德的精工工匠精神值得学习。犹太人的经商理念是世界公认比较先进的,注重策略、谋术、勤学、信仰、诚信契约、合作双赢,施舍与利他精神,但是与儒商相比,缺乏人文里万物平等的温度,缺乏家国情怀的凝聚力和儒商文化骨血里自带的自驱力和仁爱观。美国的商业文化具备大国风范,容纳多元商业文化元素,注重商业模式批量复制、品牌诚信,时代创新,法律治商和企业的管理模型,但国家的短期形成及成因、短期的文化底蕴,更多时候象个暴发户和文化拼凑式的杂技班,国家成因也使之陷于一个象盗商强权思维的模式,尚处于一个国家建国初期靠以法治商的法家治商境界。缺乏儒商文化里人文的温度、仁治的厚度、历史的归纳性和系统性以及自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从容性。但是其创新精神,大国管理模式值得国人努力学习。在中国当下,其实最需要的是各行各业拥有适应环境能力和创新能力天赋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仅仅善于学习模仿的庸才,如果只是庸才,机器人会做的更好!教育的本质是开启德养与灵智,强壮灵魂与体魄,因材施教,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是熬鹰地、炼蛊池,也不是流水线上制造统一的模具,更不是死读书和读死书。教育工作者如果从学校中走出,到社会中实践,再回到校园中总结规律,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从根源改变。西欧的商业优势胜在创新思维和企业管理经验……纵观这些国家的治商思想,在中国上古四圣时期大都能找到原型,对于儒商文化来说,都只是曾经的经历,重温只是复习功课连接断层而已。它们唯独缺少儒商文化的精髓之处、点晴之笔。中国的儒商文化受孔孟影响居多,注重因果大道,成人达己,仁善治商,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学习,取长补短,集百家之长、有家国情怀的宽度和胸怀天下的广度、万物平等皆我友朋的仁厚、以仁治商的气节、法家的底线原则、白圭鬼谷的谋略、易经的哲学和术数演化的规律。是一种由内外放的自律与自驱力;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礼乐文明,而不是单纯的以法治商。儒商文化纵然历经几千年沧桑变迁、血泪磨炼,文化的无数次断层与重续,当今虽然仍处于发展期,但假以时日,厚积薄发,当具备创新锐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国思维的博弈和管理范本,再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同宗同源同信仰的高凝聚力、向心力、兼收并蓄、永不停歇的学习精神时,随着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相学习,必将让儒商文化日趋成熟走向世界更高的商业舞台前沿,影响并引领整个世界的商业文化而永葆青春活力。
世界看中国,儒商文化是一支最美轮美奂的旗帜!中国放眼看世界,揽日月之华,一路鲜花,芬芳满怀,世界与中国文化,都值得温柔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