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中国雨巷文学社
“西游”“心学”忆三台
作者:龙哥 - 绍兴
想想真开心,走走各场馆,听听名师课,记记本子中。以上这段顺口溜,是我退休十余年来,参与绍兴市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及旅游景点的各类讲座的体会。从而长知识,拓见识,育心智。更有意思的是近期听了一场《西游记》与“心学”的讲座,使我脑洞大开,联想翩翩。
龙华寺一一“西游”讲座大讲台
那是暮秋初冬的一个上午,迟桂留痕香,杏叶绿转黄。我欢天喜地奔往古越广宁桥畔的龙华寺,听一场《西游记》与“心学”的讲座,告诉你,这是我最感快意的一件新鲜事哦!
入寺门,绕大殿,过天井,踏上厢房小讲堂,堂内早有约六十余位听客挤满座。前方正中讲台上,端坐一位板寸头,国字脸,鼻架眼镜的中年男子,尊姓大名姚大勇,来自沪上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名教授。其一开言的导课就具有独特性,先是亮出电视剧“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和一马的“全家福”,接着变换一个特写镜头,闪出由伢绍兴籍明星六小龄童扮演的美猴王形象。随后一字一顿地加重语气:六小龄童饰演的猴王角色,是国内所有演员至今难以逾越的形象,集人神猴的风彩。听得姚师一言评,全场听众个个睁大眼睛洗耳恭听。这是在夸奖伢绍兴人有能耐呀!就在下而言,更是面绽笑意美洋洋,因为我是一“猴迷”。

当讲座进入正题时,姚教授就细细解道:《西游记》中的主角称呼从美猴王到齐天大圣,再被唐僧取名为孙行者,这从人物的形象外表,穿着打扮,形体动作都各有不同,就心理变化而言更是大有不同。当唐僧在五行山下解救大圣出山,另取孙行者的名字,并给他套上紧㧜咒后,美猴王的心理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可是里程碑式的变化呀!讲到此刻,姚教授有意放慢语速,以让听众知要点。

听得此言后,作为”猴迷”的我,脑海间不禁思绪翩翩忆往昔,想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个鲜花馨香的夜晚,我在绍兴人民剧院喜观《孙悟空大闹乾坤》的热闹场景。
三闹戏一一美猴绝艺大舞台



听得此言后,作为“猴迷”的我,脑海间不禁思绪翩翩忆往昔,想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个鲜花馨香的夜晚,我在绍兴人民剧院喜观《孙悟空大闹乾坤》的热闹场景。
三闹戏一一美猴绝艺大舞台
咚咚锵锵,咚咚锵锵……随着一阵“急急风”的鼓点响起,台上闪出一位头戴金黄绒套,身穿深绿衣袍,足蹬轻靴的美猴王,一闯入波光粼粼的东海水晶宫,就直面龙王借兵器。龙王见他举止轻率皮猴相,只好让猴王进入兵库自己挑。好猴王,举起一口金背刀舞了几下子,就道不称心。再选出一副宝剑,一番上下挥舞后,就如变戏法似地,忽儿正面银剑出鞘入鞘,忽儿身后银剑出鞘再入鞘……一系列的绝活亮相后,猴王仍道不称心。并趁龙王不注意时,顺势拽下几根大龙须,龙王显得无可奈何,只得听从龙太子的建议,给猴王指点千钧重量的定海神柱。这本是借故为难小泼猴,谁知美猴自有万钧力。口念咒语变变变,神柱变成金箍棒,这下可让大圣显身手,只手举起金箍棒,先是拉开马步,缩紧肩膀,弓起腰身,瞪圆猴眼,口中叫好。随后即飞也似挥舞起来,看那金棒,上下旋转,呼呼作响,只闻风声,不见猴影,真格震天地,泣龟虾也。猴王取得称心神棒飞身而出,海龙王只得负辱负痛,欲上天庭玉帝处,告知泼猴进行强势抢夺的逆行。这是美猴王出世后,第一件之大闹事,尽显猴王顽童式的皮猴性。
猴王神容演得维妙维肖,大圣出手绝活令人眼花缭乱。这扮演者是谁呀?告诉你,乃是绍剧猴戏创编人七龄童章宗信之二公子小七龄童章金云也!
《孙悟空大闹乾坤》中的第二、第三闹是地府与天宫,这可是老少皆知,耳熟能祥的事儿,由号称“南猴王”的六龄童领衔主演,名伶屠世冲、钱小宝、赵树春等联袂献演,更是淋漓尽致表露了齐天大圣天地不怕,好胜斗勇的坦荡个性。在下脑海飞速旋转一番毕,即听姚师续开腔:西游记团队的心理变化,虽说孙行者最为明显,但唐僧,八戒及沙和尚,在八十一难奋进中,也个个进行了心理的磨难,这更是一门大“心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姚教授的理论提示,使我不禁想起当年在绍兴举办中国第七届艺术节时,绍剧猴戏《咫尺灵山》作为闭幕式的献演节目,使我有幸见得这百年一遇的盛大情景。剧情简介:孙悟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力闯魔关,横扫群妖,登灵山已是咫尺行程。迷雾岭上的老魔王与花蛇精为吃唐僧肉,给孙悟空制造了种种难题。花蛇精摸准猴王好胜性强的个性,用“糖衣炮弹”之法,百般奉承孙悟空,又是跪地叩拜,又是恭称“大圣爷爷”,又是在灵山脚下建立石刻功德碑。使俺老孙据功自傲失戒心,忠言逆耳一意行。那唐僧:“只因当年“三打”冤弟子,若再犯错错更错。”八戒:“凡事最好随大流,喜坐轿子美酒醉。”沙僧;“虽疑恶魔隐恶计,但一切都由兄作主。”
骄傲使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悟空最后被老魔王、花蛇精及众小妖跪拜三声“大圣爷爷”后,即连应三声,不幸被吸入魔瓶之口,不化为脓血亦是不幸中的万幸。当他趁机逃出瓶口后,且失去了腾云驾雾于十万八千里之遥,能展七十二般变化之功,师徒四人长悔恨。最终经观音大士拂动柳枝,孙悟空恢复了元功,使西游团队拧成一股绳。孙行者百感交集倾诉心声:
花雨缤纷落半空,醍醐灌顶启心胸。一番深省脱凡俗,此心仿佛通灵峰。
作为团队的“团头”唐僧更是千感交集率弟子,整衣束冠齐声唱:尘虚萦心心蒙尘,咫尺灵山何难登。超凡脱俗自新日,九九归一大道成。
是的,西游大作,西游文艺,集中国佛、道两家指点迷津,普渡众生,因善得福,取得正果之理念。也含意着儒家人倫道德之思想。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传录,也许对较他晚生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有所提示。把佛、道、儒三家串联一起,以神话故事面世,故广受中外读者欢迎。以致使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火爆全世界,延续几代观众。当我步出龙华寺,踏上明代古建广宁桥时,看到桥上桥下游客众,作为绍剧猴迷与王学粉丝的在下,不由想起今年暑期在贵州走游其间,特地赶赴了王阳明在当地的活动遗迹,各地人民纪念先生的有关场馆。
风林山一阳明祠堂“大景台”
在贵阳市的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内,看到了纪念王阳明的特展。讲解员向游客叙说王阳明在修文龙场任职驿丞期间,不过是个乡村招待所的小所长,无权无势遭排挤,当他面临荒蛮之地,野草丛生,猛兽出没,乡人未开蒙的环境时,王阳明教当地居民盖房子,事农桑;办书室,授学问,订规约,影响了当地文化和教育,贵州人民永远怀念他。在贵阳的省博物馆内展出贵州历史文化名人专版图中,数王阳明版面最大,资料最多,还制作了王阳明在洞穴悟道的影像视频。在贵阳市的全国文保单位甲秀楼的临江小巷壁墙上,我还感受了一个小确幸,看到镌刻在白墙上的三首古诗,每首诗皆是古意悠长,意境深远:斜目江波动客衣,水南深竹见岩扉。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渐觉云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年年岁晚长为客,闲杀西湖旧钓矶。
佳诗作,细细品,觉得每首诗皆是古朴典雅,意境深远,便低首观察作者为何人,不观不知道,一观惊一跳,署者乃王阳明也。阳明圣学播四海,贵州百姓尤感恩,走省城,行乡镇,黔域大地到处都有纪念王阳明的场所呀。我作为先生的一名绍兴小老乡,亲睹一个个真实场景,怎不令我从心底升起缕缕暖意呵!

就建筑规模大,展览内容全而论,当数位于贵阳市东扶风山麓的阳明祠。迎着夏季午后的热风,我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行步在山下的绿荫小道,一阵清风吹来,顿觉心神气爽。祠堂门面不显十分高大,白墙黑瓦单层屋檐,一如普通农家院落,可门右侧石碑上镌刻的文字大有名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内部由阳明祠、扶风寺、尹道真祠“两祠一寺”组成。




入门槛,过天井,一方书着“扶风”二字的白色照壁“堵”在通往山坡间的石阶上。给人产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于是拾级而上绕照壁,顿时一幅仿如水墨画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白云朵朵,古塔尖尖,山峦绵绵,林木葱葱,亭阁巍巍。再用双眸平视距二十米开外的山坡墙基,全用一块块的方正大石砌就。上面为六间二屋楼的木结构建筑。以黑色为基调,黑瓦、黑檐、黑柱,呈庄重肃穆之气。黑色的屋脊上绘着白色线条,骑楼的三角形边沿也以白色镶边。如此黑白分明的色彩,使我想起士家族的服饰,傩戏中的戏装,也全是以黑色为主体,以白色镶边,如此鲜明的色彩反差,突出了轮廓线的形状。这一览无际的天际线,层层叠叠的屋际线,在蓝天白云的衬映下,更显苍翠夺目,象征阳明精神如青天白日,正大光明,浩气长存。
可美中不足的是,这一字排列的六间大享堂,全是门户关闭由“铁将军”把门。
带着一丝遗憾,我转头观看亨堂左侧,发现有一组檐角翘起的小建筑群,此是为纪念一位重视贵州教育事业的尹道真先贤之祠堂,亦是扶风山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再转首享堂右侧,发现那依着山势的高坡上耸着另一组规模稍大的建筑群,亭阁迴廊,山石峥嵘,花木扶疏,并有一弘小泉飞流直溅,几只鸟儿跃动树枝。看来此山坡上定是阳明祠堂的核心区吧,于是抱着一睹为快的心致,急急拾级而上。过山石,绕迴廊,一间单檐小院映眼帘,抬头观,门额上显一行苍劲字体:王阳明先生祠。此墨宝为贵阳藉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作。看到这书家大名,我的心头又一喜,在家乡绍兴题扇桥下的石碑上书写的:晋王右军题扇桥之七个大字。我不是天天面临吗?这是不是千里有缘睹萧墨吗?
在此高坡“大景台”上,我可要更加恭敬地谒见阳明先贤啰。把高坡称景台,我将拙文的第三个小题目,就戏称为:扶风山一一阳明祠堂“大景台”啰!
一入门内,见得王阳明的古版图像悬在中堂上方,老人家头戴宽正黑帽,身穿灰色布袍,脸型削瘦,隆鼻明眸,唇蓄黑须,给人以正气凛然的神态。像下面依次按前后竖着三根方正木柱,柱上分别书:立德、立功、立言六个字样。注明阳明先贤一生”三不朽”之业绩。据悉此评论为清末大学者梁启超所提。孔子、王阳明各为一个,其中曾国藩算半个。这王先贤够牛吧!中堂左右厢房及像后厅堂,分设:立德、立功、立言三个展览资料及有关文物。王阳明从小立志成圣人,任官职后,不畏权势谏奸臣,贬居黔地扶百姓。复职后,劝耕讲学启民智,清正廉洁德高重。爱国爱乡一忠臣,剿匪灭贼威名扬。乡规乡约正民心,四方唱和立军功。在立德立功展室的墙上挂图,墙根玻璃柜内,都有序展出其生平年表,文房四宝等有关遗物,令人感动。在立言室中,多展出先生生前书法墨宝,历朝历代的旧版书籍。王阳明著书立说十余集,赋诗言志五百余首,手挥纤毫书法龙飞凤舞。一些名言警句更是张挂在白壁上方,有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深刻的含义,高度的浓缩,给人以内心启迪,悦目的享受。当我正驻足细观后堂中墙上悬着的“吾心光明”四个斗大墨宝时,(复印件)。忽见从前堂内进入一位头戴白凉帽的中年男子,正领着约十岁光景的小女孩跨进门槛,那“白凉帽”亦边行边停,并伸出手指对着墙上几张条幅逐个讲解。当父女俩行至“吾心光明”的大条幅下时,那父亲便要女儿对着词儿先轻念一遍,接着加重语气说:这四字虽然很短,可意义很深刻呵!那是当王阳明在江西省大余县将病逝前,其弟子一手拿纸,一手执笔,迈着轻步走近先生跟前间:先生你还有什么话要留给我们?王阳明呼吸虽奄奄一息,可尽力说道:吾心光明,夫复何言。意思是我一生光明磊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问心无愧而走,该说得己说了,该做的己做了,不必多言了……那小女孩听毕便十分顶真地点了点头,稚嫩的脸蛋上绽放出一股严肃的神情。此时无声胜有声,家长如此有心教育孩子,这是多好的家风家教啊!阳明圣德,阳明心学,是咱中华民族一份无价的精神遗产呵。
步出后堂大门进入正气亭内,我情不自禁地举目四眺扶风山麓,那白塔,显得更加高大圣洁,那绿林,显得更加郁郁葱葱,那西天的晚霞,显得更加瑰丽多彩。我作为从先生家乡,不远千里来此敬谒致礼,可经受一番特殊的“心学”洗礼,觉得特别深刻,特有意义。
这真是:一本西游记,一部心学史,几出猴哥戏,多地阳明迹。“三台”共串联,“心智”指迷津。仰慕“三不朽”,吾心乃光明。


注:以上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何阿龙,绍兴越城人,小学科学及文学社指导师,越城区关工委科普讲师团团员,浙江省作协会员。喜好旅游看戏与读写。1986年始发表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著有长篇科学童话《“西游”班的故事》、《“西游班”与“羊家班”的故事》。人生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投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社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邓国安、徐勤、徐忠友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社长助理:李晓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11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