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苏轼的绝笔诗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沈阳)主播║沈水之北【5514】

【诗与大地 春品古韵】
苏轼的绝笔诗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沈阳)
主播║沈水之北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获赦北归的苏轼走进金山寺,他看见了好友李公麟为他画的像。
十年了,他从黄州到惠州,再到海南儋州,越贬越远,越走越荒凉。
画中人依旧意气风发,看画人却已是两鬓如霜,往事如同走马灯在心里回放,万般滋味涌上心头。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是苏轼对自己一生的注解。
苏轼的一生,前半生才华横溢,风光无量。二十出头,便与弟弟苏辙同日考中进士,如同他在《沁园春. 孤馆灯青》中所写: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步入官场之后,苏轼接连被贬,辗转四方,尝遍人世冷暖。因此他提笔便叹: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他说自己的心如同燃尽的木柴,再无火焰;身体犹如解缆的小船,飘泊不定,随波逐流。
此句前半出自《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呼?” 庄子问道: 人随岁月老去,形体固然能如枯木,但内心能似冷却的灰烬吗?
从字句中,可以窥见苏轼的人生境界。
乌台诗案,他险些丧命,此时他的心情,已平静如水,是大彻大悟后的放下。可是他的身子,他这个人,却从来没有安稳过。所以他说自己如同无岸的小舟,飘摇不定。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果问我一生的功业成就,自然是在黄州、惠州与儋州。这三地,是他生命中最关键的三个渡口。
黄州,让他看清了人生。在那片寂寞的江岸,他写 下了“大江东去”,悟出“人生如梦”。
惠州,让他参透了情缘,爱妾朝云在此病逝,自那以后,无论贬往何处,他皆能随遇而安。他写道: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儋州,使他跨越了生死,那时候的他,已是风烛残年,身处生死边缘,依然洒脱如初,热爱生活。他自嘲地说,我这一生的功业,无非是一路被贬。他接受命运,却从来不向命运低头。
苏轼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太多的佳作,其中大部分都是词,清秀隽永,妙笔生花,蕴含着无穷的人生哲理,如一场永恒的春雨,沐泽后世。
但是他的人生绝唱,却是一首只有24字的小诗,用最朴实的语言,书写了最壮阔的一生。
2025.11.21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简介】沈水之北,一个从小到老都一直热爱朗诵艺术,而却未能作为专业的企业管理者。学校示范教学的课堂;军营欢庆节日的舞台;企业万人聚会的礼堂等都曾留下过我的影音。退休后, 才有了全身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间与空间, 秉承自娱自乐,陶冶情操, 以诗会友, 玩出品位之宗旨踊跃参加各种朗诵活动并获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 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