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砺初心 岗位实践绽芳华
——学习14位“成铁好青年”心得体会
文/谭志鹏 指导五老/何平
近日,集团公司关工委重庆分会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简篇》平台刊发了重庆片区14位“成铁好青年”的先进事迹。作为一名2023年新入路涪工青年,我逐字研读了14位“成铁好青年”的先进事迹。他们中既有我段扎根一线、深耕不辍的王泰兴、王亚飞前辈,也有机务、车务、电务、供电、客运系统岗位上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青年先锋。他们以实干为笔、以坚守为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的成长故事,既照见了我的不足,更为我在业务学习与班组管理的成长之路点亮了明灯,让我备受触动、倍感奋进。
一、以“钻劲”攻业务,在精研细磨中筑牢成才之基
14位“成铁好青年”的成长轨迹,无一不印证着“凭本事立身”的真理——精湛的业务技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岗位成才的核心。王泰兴前辈初入职场时,将《技规》《安规》与现场实操逐点对照,6本学习笔记记满故障解决方案,最终成长为技术与管理兼备的骨干;王亚飞前辈聚焦钢轨焊接痛点,独创高效作业方法,用创新破解行业难题。反观自己,入路两年虽掌握了大机基础操作,但在故障排查、技术攻坚等方面仍有明显短板,有时满足于“完成任务”,缺乏“精益求精”的钻劲。今后,我将以榜样为镜,把“精研细磨”刻进业务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系统梳理大机维修专业知识,对关键规章条款烂熟于心,建立专属学习台账,记录每次作业的难点与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主动扎根作业现场,紧跟老师傅钻研实操技巧,针对大机设备养护、故障处理等重点,反复练习、总结规律,同时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尝试将创新思维融入日常工作,努力从“会干”向“干精”“干优”转变,早日成为技术能手。
二、以“巧劲”带班组,在科学引领中凝聚奋进之力
优秀的班组管理,既要“能吃苦、肯担当”的硬作风,更要“善统筹、会方法”的巧思路,这是14位榜样带给我的深刻启示。王泰兴前辈担任工长时,推行“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检查常态化”的“三化”标准,用科学管理减少无效劳动,让班组效率与职工收益同步提升;秦国治前辈自创教学方法,带动团队业务水平整体跃升;荣鹏前辈“师带徒”百余人,为企业培育大量技术骨干。作为大机维修工区的学习班长以及学习委员,我此前在组织班组学习时,虽有热情但缺乏章法,导致学习效果参差不齐。今后,我将借鉴榜样们的管理智慧,在班组管理中兼顾“硬担当”与“巧方法”:一方面以身作则,在紧急维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主动扛责、带头冲锋,用实干赢得班组青工的信任;另一方面结合班组工作特点,制定“理论+实操”相结合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技能交流、故障排查演练,积极践行“每周一学、每月一练”,让学习更具针对性;同时发挥青年沟通优势,关注班组青工的成长困惑,积极推动“老带新、强帮弱”,带动大家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个人优秀转化为团队优势。
三、以“初心”践使命,在坚守奉献中彰显青春担当
从胡德鹏前辈在桥墩垮塌危急关头临危不乱、果断处置,到王丹前辈在缙云山山火中逆行守护“生命通道”;从王泰兴前辈13年坚守钢轨一线,放弃团聚守护春运畅通,到王亚飞前辈扎根渝怀铁路山区,用责任守护线路安全——14位榜样用行动诠释了“青年有担当,事业有力量”的深刻内涵。大机工作直接关系到线路平顺与行车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懈怠。我不仅要对自己的作业质量负责,更要带动班组筑牢安全防线。此前,我在面对复杂作业环境时,曾有过畏难情绪,在安全细节把控上不够严格。今后,我将把榜样的担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对安全的敬畏之心,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对每一个维修环节、每一项安全检查都一丝不苟;在遇到非正常情况时,沉着冷静、按章处置,绝不臆测行事;同时主动向班组青工传递“安全第一”的理念,带动大家共同扛起保障铁路安全畅通的使命,用坚守与奉献诠释新时代成铁青工的责任担当。榜样如灯,照亮前路;精神如炬,点燃激情。14位“成铁好青年”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岗位成才没有捷径,唯有以钻劲攻业务、以巧劲带团队、以初心践使命,才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作为新时代成铁青工,我将把榜样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业务学习中追求极致,在班组管理中履职尽责,在岗位坚守中勇担使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青年骨干,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为铁路事业安全畅通贡献全部青春力量!
(作者系涪陵工务段2023年新入路本科生,指导“五老”系作者结对师傅)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