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书记校长“悦”读分享㉜| 康庄镇联校校长李林推荐:《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图文:临清市教体局工会公众号
编发:五老志愿者韩积蕊

【编者按】开卷启智,书香润教——“领航者・领读者” 书记校长“悦”读分享专栏今日启航。我们坚信,书记校长的每一次捧读,都是一场无声的引领:带领教师在文字中萃取育人良方,带领学生在墨香中丈量世界广度,带领我们在共读中探寻教育初心。
本期(第32期),让我们走进临清市康庄镇联校,听李林校长分享《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在字里行间感受教育的热忱与力量。
【个人简介】

康庄镇联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李林
李林,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0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临清市康庄镇联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曾先后获得聊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聊城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聊城市教育教学表现突出个人、临清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临清市优秀青年工作者、临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分享书目】

本次与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由知名教育研究者、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动者张振鹏先生所著。张先生深耕教育领域,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实践相融合,其作品广受赞誉,影响深远。
本书并非一部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专著,而是一部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面向一线教师实际需求的“成长指南”。
作者从人生规划、家庭关系、修身养性、学习成长、职业素养、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家校合作等八个维度,系统性地提炼了100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全书贯穿了一条清晰的主线: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教师的成长在于“进德修业”。它如同一幅详尽的“教师成长地图”,指引着我们如何从一名传授知识的“经师”,迈向塑造灵魂的“人师”,最终成为明明白白、贤明智慧的“明师”。

【校长心声】
展卷披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带给我的不是颠覆性的理论冲击,而是一种深沉的文化共鸣与教育本源的回归。书中对“教育”二字的溯源解读:“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如晨钟暮鼓,叩击心灵。它让我再次深刻认识到,教育绝非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一场漫长而深情的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我们学校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营造一个尊重生命、充满善意、和谐共进的成长家园。校园里,老师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耐心的倾听、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在无声地践行着“上所施下所效”;课堂上,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共同构成了“使作善”的生动场域。
读完此书,我更加坚定了与全体教师并肩前行的信念: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是要成为他们品格塑造的榜样、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我们将继续用心耕耘这片教育的沃土,用爱与智慧呵护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收获我们作为教育者那份深沉的欣慰与幸福。


【读书心得】
(一)教育之根:在“孝”与“文”的次第中筑牢根基
书中对“教”字的拆解令我深思不已——“孝”为左,“文”为右。这简洁的左右结构,却道破了教育的根本次第:先教“孝”,再教“文”;德为基,学为厦。这直接回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是否有时过于急功近利,偏重了“文”的灌输,而忽略了“孝”(即品德与感恩教育)的奠基?一个缺乏孝心、不懂感恩、对家国没有责任感的学生,即便学识再渊博,也难以称之为真正的“人才”。
这启示我们,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日常,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善良、有担当的人,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学问的精进。唯有根深,方能叶茂。


(二)师者之范:在“身教”与“进德”中修炼内力
“上所施,下所效”,短短六个字,道尽了教师职业影响力的核心。张振鹏先生强调,“永远注重身教的力量,而不仅是说教”。学生是敏锐的观察者,他们不仅听我们怎么说,更看我们怎么做。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自然能带动班级的阅读风气;一个待人宽容、情绪稳定的老师,本身就是学生最好的情商课教材。这与《易经》中“进德修业”的教诲一脉相承。“进德”是“修业”的前提和根本。
作为教师,我们自身的品德修养、人格魅力,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石。我们需要不断反躬自省:我们要求学生的,自己是否做到了?我们是否在“进德”的道路上持续精进,以自身的光亮去照亮学生前行的路?修炼好“身教”这门无声的艺术,坚守“师德”这条生命的红线,是我们赢得学生由衷信服、实现教育影响力的不二法门。

(三)成长之路:在“学习”与“反思”中实现超越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而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则是教育活力的源泉。本书将“学习成长”视为教师“永远的一堂必修课”。这不仅指专业知识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升,更包括文化素养的积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教育生活的深度记录与反思。
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更要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思考者”。要广泛涉猎,特别是要深入中华传统经典,汲取古人的智慧;要善于向同事、同行乃至学生学习;要懂得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践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种学习与反思,最终是为了实现从“教书人”到“教育者”的转变,从“职业”到“事业”的升华,最终走向“名师”、“明师”乃至“专家型教师”的境界。

(四)关系之要:在“亲师”与“共生”中构建育人共同体
本书用“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来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并专章论述“家校合作”。这揭示了教育的另一个本质:教育是一种关系性实践。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发生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真情与尊重时,其内在的奋进力量才会被真正唤起。同时,教育绝非学校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家庭与学校携手的“双人舞”。
我们需要跳出与家长互相指责的怪圈,通过有效的沟通、真诚的交流,与家长成为“知心朋友”和“教育同盟军”,形成亲师通力合作的育人合力。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频共振,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总而言之,《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一部能引发深度思考、指引实践方向的佳作。它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基于生命、关乎灵魂的伟大事业。每一位教师都应立志成为“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而这卓越与幸福的源泉,正来自于我们对教育本真的坚守、对自身修养的锤炼、对学生的无私大爱以及与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
让我们以此书为鉴,共同在教育的道路上,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编后】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作协顾问、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聊城市关工委先进个人。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代表作《家教文墨香》,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钟情翰墨.笔耕不辍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