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作者║阿春(辽宁)主播║沈水之北【5497】

【诗与大地 春品古韵】
—— 鉴赏李清照词《鹧鸪天》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
主播║沈水之北

初冬的夜晚,一场寒雨悄然降临,窗外雨滴成片,苍茫缠绵。在这清冷的时节,让我们随着李清照笔下的秋末冬初,感受她在萧瑟中淬炼出的绝美诗意,孤寂里沉淀出的生命顿悟。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李清照南渡之后,大约在建炎年间(1127-1130)。这一时期的李清照,被迫追随朝廷南逃的路线,彻底告别曾经宁静优渥的贵妇生活,开始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在逃亡的过程中,她丈夫赵明诚毕生收集的金石文物大量损失,这对于她来说是精神上的巨大摧残。
她的丈夫,她一生挚爱的伴侣,1129年,在建康(今南京)突然病故。国破家亡带来的双重打击,是她这一时期诗词中挥之不去的底色。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寒冷的冬日,阳光带着几分薄凉,它懒懒地、一寸一寸爬上了雕花的窗棂。
窗外,几株孤寂的梧桐,枝叶在晨风中窸窣作响,仿佛是嗔怪昨夜无情的严霜,骤然凋尽了它最后的风华。
起笔便勾勒出一幅凄清的初冬图景。寒日非但不能带来温暖,反而带着萧瑟的寒意,点出无限的凄凉。
“上”字,极具动态,写出光线缓慢移动的过程,在这个初冬的清晨,词人独自看着温淡的日光缓缓地爬上了窗棂。
“梧桐应恨”,赋予植物以生命情感,是典型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被霜打凋零的,何止是梧桐,更是词人自己,是她饱经离乱、被命运严霜一再摧折的生命。
一个“恨”字,笔法曲折,移情于景,让全词意境皆出。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酒意阑珊后,最喜欢喝一盏浓酽的团茶,任茶的苦涩滋味在舌尖回旋;午夜梦回时,又有一室清冷幽远的瑞脑香气,陪伴我孤寂的灵魂。
团茶,即茶饼;瑞脑,熏香名,又名龙脑。团茶,瑞脑,是宋代文人精致生活的典型意象,在满目萧瑟之中,氤氲开文人的闲雅意趣。在这里,是身处逆境中维系自我、安顿灵魂的生命姿态。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秋天转身离去,正值初冬时节,这漫漫白昼愈发地难捱。这样的情景,犹如当年王粲登楼怀远一般,只觉得天地茫茫,故乡遥不可及,心里涌起的是比秋色更深的凄凉。
“秋已尽”,点明时令;“日犹长”,是强烈的心理感受 ,因愁苦而觉得光阴漫长,度日如年。
仲宣,即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17岁因避战乱 ,依附荆州的刘表,但是不受刘表的重视。有一年登上湖北当阳县的城楼,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抒发了怀才不遇与思乡怀归之痛。
词人在这里,以王粲自况,将自己的个人遭遇提升到了历史文人的共同悲慨层面,但是又比王粲更为凄凉。
因为她所怀之远,不仅是地理上的故乡,更是沦陷的中原故国,是永远逝去的美好生活。所以,她的悲痛更为沉重。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罢了,既然人生如此,不如就顺应这眼前的际遇吧,且举起手中的酒杯,一醉方休;切莫辜负了那篱笆边一片金黄的秋菊。
这两句是千古经典,是全词情感的转折与升华。
在前文极尽的凄凉铺垫后,词人并没有沉溺其中,而是从中跳脱出来,转为一份豁达与从容,坦荡与珍重。
它似乎告诉我们,人生难免经历霜寒,但是灵魂之花可以选择不枯不寂。
愿我们都能饱经风霜,亦能守护内心的东篱,不负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阴,每一次绽放。
2025.11.18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简介】
沈水之北,一个从小到老都一直热爱朗诵艺术,而却未能作为专业的企业管理者。学校示范教学的课堂;军营欢庆节日的舞台;企业万人聚会的礼堂等都曾留下过我的影音。退休后, 才有了全身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间与空间, 秉承自娱自乐,陶冶情操, 以诗会友, 玩出品位之宗旨踊跃参加各种朗诵活动并获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
【诗与大地·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诗评】
【诗与大地·红枫】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