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为人一场,总是会面对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看似岁月静好,其实随便一个错误,就能打破平静,陷入危机。这就需要多多运用老祖宗的智慧,将老祖宗的话铭记于心,能少走很多弯路。尤其这一句值得深思:“处事碗有三不端,做人门有三不进,为人有三不交。”人生下半场,一定要谨记这“三不”。碗有三不端,不端亲戚朋友的碗,靠自食其力生活。
人到老年,在一个行业积累了经验。退休后有的人总会被一些亲戚朋友邀请去参与创业,共谋发展。此时,有人往往会迫于亲友的软磨硬泡、讲人情、谈分红,给高薪;就答应了。对此,古人有个劝戒,叫“是亲三分客”。亲友,在亲密关系中,要保持一种理性的距离。从亲友转变到上下级、合伙人的身份,自然难有规矩和原则,利益更无从保证。不端亲戚朋友的碗,靠自食其力,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我们应当谨慎地与亲友合作或共事。
首先,合作时亲情可能被利益所动摇。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益纠纷可能导致矛盾和冲突。此外,若在工作中发生意见分歧或错误,处理问题会变得困难,因为很难像对待其他合作伙伴那样按规则和原则处理。长期的合作可能产生感情上的隔阂。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与亲友共同创业或合作,以免损害彼此之间的亲情关系。
不端白食软饭的碗。我们应该远离占小便宜的行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获得的财富,更不存在免费的午餐。免费的东西往往伴随着高昂的代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需要付出努力,但实际上却会承担沉重的后果。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就应该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去争取,而不是指望着不劳而获。最后往往付出了时间精力,只换来矛盾重重,分道扬镳。
有一位哲人所说:“亲人要生,生人要熟,”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端白食软饭的碗。不吃白食软饭,用现在话说,就是不占小便宜。总想占便宜的人,往往丢掉了更大的人品和格局。有一位作家说过:“早先拿去的,回头还要加倍偿付。”佛教里叫因果循环,股市叫盈亏同源,江湖术语叫迟早要还的。吃亏是福,付出和给予,才是做人的底气和智慧。不端旁门左道的碗。《菜根谭》有言:“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要知道,不义之财,都是人生的陷阱,一旦陷入,再难脱身。旁门左道的钱,易得难守。现代人常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人生总有许多诱惑,能否守住底线,决定了后半生能否安稳度过。
门有三不进,不进后门。俗话说得好:“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最好。”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谁都靠不住,除非你有用。做事不能光想着拉关系、走后门来取得好结果,要多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毕竟贵人不是长久的,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把事做好。与其拉关系、走后门,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倒不如沉下心来,多在自己身上下点功夫。
没有从天而降的贵人,有的只是努力的自己。不进偏门,再累、再难,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而不是捞偏门、走捷径,去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有些人做事总没耐心,想找捷径来完成。但这样做会忽略许多细节,导致事情最后做不好。所以,想要把事做好,要有耐心,踏实走好每一步,切忌投机取巧。根基不稳,路会越走越窄,练不出真本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就是天底下最好的路。不进急门,曾国藩说:“世事多因忙里错。”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与其求快不如求稳,凡事三思而后行。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把事做好。
为人有三不交。不交自私自利的人。曾国藩曾说:“择友即是择人,择人为第一要务。”有一种人,万不可结交——那便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往往人品低下,常为了蝇头小利,做损人利己之事。
只有与利人利己的人交朋友,我们的人生才会双赢。不交忘恩负义的人,古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总有这样一类人:只想得到,从不肯付出。这种人,不但对我们无益,还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灾难。
你对他好,他当做理所当然;你忍他一时,他得寸进尺。有恩不报,一味索取更是家常便饭。不交见利忘义的朋友。古语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君子。他虽然也喜欢钱财,但是不会巧取豪夺。也不会出卖朋友换取利益。但是有些人就不一样了,只要一件事有利益可占。便不会在乎礼义廉耻,也不会管什么交情深厚。只要他自己能得到好处就行。这种朋友,平时一起吃吃喝喝还好。如果我们跟他深交那就完蛋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把他当朋友交心交肺,但他的眼里却只有利益二字。说不定哪天他就会为了利益在背后捅我们一刀。
古人有云:“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我们以义气和他做朋友,他却以利益而跟我们交往等到哪天我们没有利用价值了,他就会离我们而去,甚至会背后下绊子,只为卖友求荣。这种朋友,不可深交! 这样的人,还是尽早远离的好。
不交斤斤计较的人,《道德经》有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因一点矛盾和过错,就拒人于千里之外。时间长了,就会失去朋友。对于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人,你对他再好也都没有用的,他完全感受不到你的好,他只会认为你需要他,你离不开他,他就会变本加厉的伤害你。你也不要和一个自私的人去花时间掰扯和讲道理,自私的人总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歪理。只要是不符合他利益的,他认为就一定是不合理的。除了利益之外,还要符合他的心情,不能让他有任何的不自在和不痛快,不然就是你的不对。你和这样的人讲道理,就会让你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也显得你自私,其他的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对斤斤计较的人要远离。
因此,对于这种自私自利的人,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不要和他们去讲道理,而是尽量保持距离,远离他。能不接触少接触、尽量少打交道,离他们远一点,把他们当空气,眼不见心不烦。能容天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人到老年,无论为人还是处世,都别忘了这“三不”。碗有三不端,安分守己,自食其力,方能知足常乐。门有三不进,守住初心,沉稳从容,方能走的更远。人有三不交,远离小人,方能让自己身处向上的能量场。愿我们能在古人的智慧里,汲取更多的处世之道,收获更美好的人生。
作者:李士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