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九幽陰謀
夜色深沉,聽雨樓密室內燭火搖曳。李不言將從神使靈魂中搜刮出的情報,盡數告知了李璟與匆匆趕來的皇帝。當聽到“九幽蝕靈大陣”與朝廷內鬼名單時,縱使早有心理準備,皇帝依舊驚出了一身冷汗,臉色鐵青。
“好賊子!竟欲毀我洛京根基,斷我大乾龍脈!”皇帝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盞哐當作響,眼中怒火與後怕交織。若非李不言及時揪出此獠,後果不堪設想。那內鬼名單上,雖無位極人臣之輩,卻多是掌管城防、倉廩、文書傳遞的關鍵職位,若被其裡應外合,大陣一旦發動,洛京頃刻間便會化作煉獄!
“陛下息怒,當務之急,是立刻清除內鬼,並找出大陣的具體布置節點,在其發動前予以摧毀。”李璟沉聲說道,語氣雖穩,眉宇間也凝結著化不開的憂色。
李不言指尖在虛空劃過,憑藉搜魂得來的模糊記憶,以混沌氣流勾勒出洛京的大致輿圖,並在上面標注了幾個閃爍著黑光的位置:“那神使記憶中,大陣核心節點共有九處,對應九幽,但具體方位因記憶自毀,未能盡知。只知它們必然分布於洛京地脈關鍵之處,可能隱藏在官署、寺廟、甚至……皇城之內。”
皇帝看著那輿圖上幾個刺眼的黑點,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朕立刻下令,由靖魔衛與皇城司聯合,秘密逮捕名單上的內鬼,嚴加審訊,務必撬開他們的嘴!同時,請墨辰居士、幻璃仙子等前輩,協助勘查洛京地脈,尋找異常能量匯聚點!”
“如此甚好。”李不言點頭,“我會以神念覆蓋全城,感應地脈流動與污穢之氣的源頭,雙管齊下,應能盡快鎖定所有節點。”
事不宜遲,眾人立刻分頭行動。皇帝連夜返回宮中,調兵遣將;李璟則負責聯絡墨辰等人;李不言則盤膝坐下,龐大的神念如同水銀瀉地,以聽雨樓為中心,向整個洛京城蔓延開去。
這一次,他不再收斂氣息,而是將自身與“乾”界本源的共鳴提升至極致。神念過處,山川河流、街巷屋舍、萬家燈火,乃至地底深處那如同人體經絡般蜿蜒流淌的地脈靈氣,都清晰地映照在他的心湖之中。
洛京作為千年帝都,地脈磅礴,龍氣盤踞,本應是一片煌煌氣象。然而,在李不言的感知中,卻有數處地方,地脈流動出現了細微的滯澀與扭曲,隱隱有陰寒污穢的氣息,如同寄生蟲般附著其上,不斷汲取著地脈靈氣與城中生靈散逸的精氣,緩慢而堅定地壯大自身。
“一處在城東的龍首渠閘口……一處在城南的天壇祭壇之下……還有一處,竟真的在皇城西苑的太液池底!”李不言心頭凜然,這些節點選取得極其刁鑽,若非他執掌源初,對天地氣機敏感至極,尋常修士根本難以察覺其異樣。
隨著探查深入,他又陸續發現了另外三處節點,分別位於城西的武庫、城北的觀星台舊址,以及貫穿洛京的漕運河道某處隱蔽的河床之下。至此,九處節點已發現其七!
然而,最後兩處節點,卻如同隱藏在暗處的毒蛇,氣息最為隱晦,難以準確定位。它們似乎被某種強大的力量遮蔽了天機,只能模糊感應到大致在城中心區域,卻無法 pinpoint 具體位置。
“看來,布陣之人極為謹慎,最重要的兩處核心節點,隱藏得最深。”李不言睜開眼,將已發現的七處節點位置告知了父親。
此時,天邊已泛起魚肚白。一夜之間,洛京城內暗流洶湧,數名官員在睡夢中被秘密帶走,皇城司與靖魔衛的精銳人馬,已根據李不言提供的方位,悄然包圍了那七處已發現的節點區域,只待一聲令下,便可同時發動,摧毀節點,擒拿守陣邪徒。
但最重要的,還是那最後兩處未知的核心節點。若不找出並摧毀,即便毀掉其餘七處,大陣雖威力大減,卻未必不能發動,依舊是心腹大患。
“無法確定最後兩處節點的具體位置嗎?”李璟眉頭緊鎖。
李不言沉吟道:“對方遮蔽手段高明,強行推演恐打草驚蛇。或許……可以引蛇出洞。”
“如何引?”
“大陣運轉,需要汲取龐大能量。我們可以假裝不知,暗中加強已發現節點周圍的防護,做出重點守護某些區域的假象。同時,我以自身為餌,模擬地脈核心異動,吸引對方主動探查或加強那兩處核心節點的防護,屆時,氣息波動,自然無所遁形。”
這是一個險招,等於將自己暴露在暗處敵人的視線下。但眼下,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李璟看著兒子,眼中閃過一絲擔憂,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萬事小心。”
第一百零二章 引蛇出洞
計劃既定,各方立刻行動起來。
皇帝依計而行,明面上加派重兵“保護”幾處已發現的節點附近的重要建築,如龍首渠閘口旁的糧倉、天壇附近的官署等,製造出一種朝廷察覺異常、但判斷失誤的假象。暗地里,真正的精銳則隱藏在更外圍,隨時準備撲向真正目標。
李不言則再次沉入與天地本源的深度共鳴之中。他沒有直接去刺激地脈,而是將自身那融合了龍氣的源初之力,模擬成地脈核心因某種“意外”(比如皇室祭祀、或是地底深處的天然波動)而產生的、一絲不易察覺的“紊亂”與“活躍”。這種波動極其細微,若非對地脈有極深了解且時刻關注之人,根本無法察覺。
他就像一位最高明的釣魚者,放下了帶著特殊氣味的魚餌,靜靜等待著潛伏在深水中的大魚上鉤。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白日的洛京,依舊繁華喧囂,似乎與往常無異。但知情者都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緊張氣氛,正在這座城市的底層彌漫。
皇城司的暗探遍布大街小巷,緊盯著任何可疑的跡象。墨辰居士與幻璃仙子憑藉其高深的修為與對能量流動的敏銳感知,也在不斷縮小最後兩處節點的範圍。
李不言盤坐樓中,心神與整個洛京的地脈相連,如同一個巨大的、無比精密的感應器。他能“聽”到地脈靈氣流淌的潺潺之聲,能“看”到龍氣如同金色的雲霧籠罩著皇城與重要官署,也能感知到那七處已發現節點如同膿瘡般不斷汲取能量的污穢波動。
他在耐心等待。等待那隱藏最深的毒蛇,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可口”的地脈核心波動,而忍不住露出破綻。
終於,在午後陽光最為熾烈的時刻(陽氣最盛,陰邪之物的活動往往會受到壓制,但也可能因此更加關注地脈的細微變化),李不言的心神猛地一動!
兩股極其隱晦、卻帶著貪婪與急切的意念,幾乎同時從洛京城中心兩個不同的方向傳來,小心翼翼地觸碰、試探著他模擬出的那絲地脈“紊亂”!
找到了!
李不言眼中精光一閃,神念如同兩支離弦之箭,瞬間鎖定了那兩股意念的源頭!
一處,竟在人員往來最為密集、號稱匯聚天下文氣的“文淵閣”地下深處!那裡藏書萬卷,文華之氣濃郁,本是清聖之地,誰能想到竟被邪徒利用文氣掩蓋,將節點設在了此地!若非此次引蛇出洞,幾乎難以發現!
另一處,則更加出乎意料——位於貫穿洛京的“金水河”與另一條支流交匯處的水底,那裡水流湍急,河床複雜,且因是兩水交匯,氣息混雜,極易掩蓋異常。更重要的是,那個位置,恰好位於皇城宮牆之外不遠,是龍氣護持的一個相對薄弱的邊緣地帶!
“好算計!一文一武,一靜一動,一內一外,相互呼應,核心節點竟設在如此意想不到之地!”李不言心中冷笑,立刻將這兩處精確位置,以神念傳訊告知了父親李璟與皇帝。
訊息傳出,如同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早已準備就緒的靖魔衛與皇城司精銳,如同潛伏已久的獵豹,從各個隱蔽角落驟然撲出,直撲那最後兩處核心節點,以及之前已發現的七處節點!
與此同時,李不言也不再隱藏,身形一晃,已出現在聽雨樓頂層。他目光如電,望向文淵閣與金水河交匯處的方向,雙手虛抬,周身混沌氣流與紫金龍氣沖天而起!
“陣,起!”
並非攻擊,而是防護!他要以自身之力,結合洛京本就存在的龍氣大陣,在九處節點被攻擊、可能引發能量反噬的瞬間,強行穩住洛京的地脈與龍氣,將破壞降至最低!
幾乎在他動作的同時,洛京城各處,激烈的戰鬥與能量爆炸聲轟然響起!
第一百零三章 陣破驚雷
文淵閣地下,原本寂靜的藏書秘庫已被徹底掀開。負責此處的,是兩名氣息陰沉、身穿儒衫卻面目猙獰的“歸墟教”執事,他們藉助此地濃鬱文氣掩蓋,布下了一座汲取地脈文華與讀書人精神力的邪陣。當靖魔衛破開偽裝沖入時,無數由怨念與扭曲文氣凝聚的黑色經卷如同活物般飛起,纏向來敵,更有誦讀邪經的靡靡之音擾亂心神。
為首的靖魔衛校尉怒吼一聲,手中制式長刀綻放煌煌正氣,乃是摻雜了破邪金屬與道門符文的法器,一刀斬出,刀光如匹練,將飛來的黑色經卷絞得粉碎!其身後隊員結成軍陣,氣血陽剛之氣連成一片,如同烘爐,將那擾亂心神的邪音強行壓下!
“邪魔外道,安敢玷污文華聖地!殺!”校尉身先士卒,刀光縱橫,與那兩名執事戰在一處。一時間,刀氣與邪術碰撞,轟鳴不斷,整個地下秘庫搖搖欲墜。
金水河交匯處,戰鬥更為激烈。河水被邪力染成墨黑,無數慘白的水鬼手臂從河中伸出,抓向試圖潛入水底破壞節點的靖魔衛。一名身穿黑袍的“神使”立於河面一朵黑蓮之上,手持骨幡,揮動間陰風怒號,鬼哭狼嚎,更有濃郁的腐蝕性黑霧彌漫開來,將周圍建築都侵蝕得滋滋作響。
負責此處的,是皇城司的一位供奉長老,乃是道門金丹修士。只見他祭出一面八卦鏡,鏡光照射,如同烈陽融雪,將黑霧與水鬼紛紛淨化。他與那持幡神使隔空鬥法,雷法與邪術對轟,炸得河水沖天而起,轟鳴聲傳遍半個洛京!
其餘七處節點,也同時爆發激戰。皇城西苑太液池底,鎮守的是一頭被邪力侵蝕、體型龐大的鮫人精怪,與潛入的靖魔衛水戰高手殺得難解難分;龍首渠閘口,邪徒引爆了預設的污穢符文,試圖污染水源,被及時趕到的墨辰居士以陣法強行封鎖淨化;天壇之下,幻璃仙子以無上幻術,迷惑了守陣邪徒,使其自相殘殺……
整個洛京城,彷彿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戰場,各處靈光爆閃,轟鳴不斷,邪氣與正道力量激烈碰撞,普通百姓驚恐地躲在家中,瑟瑟發抖,不知發生了何事。
而位於風暴中心的李不言,承受的壓力最大。九處節點被攻擊,其內部積蓄的龐大邪能與地脈被強行截斷的反噬之力,如同九條狂暴的惡龍,試圖掙脫束縛,撕裂整個洛京的地脈結構!
他立於樓頂,衣衫獵獵作響,周身混沌氣流已化作實質般的屏障,與洛京上空的龍氣雲海緊密相連。紫金光芒與混沌色交織,形成一個巨大的、籠罩全城的透明光罩,死死壓制著地底那九股試圖暴走的力量!
“轟隆!”“咔嚓!”
地底傳來令人牙酸的巨響,彷彿大地深處的哀鳴。數條街道地面開裂,房屋傾斜,但都被李不言以莫大法力強行穩住,未造成大規模坍塌。龍氣雲海翻騰不休,隱隱有悲鳴之聲,那是王朝氣運在與邪陣之力抗衡。
李不言臉色微微發白,額頭見汗。同時鎮壓九處節點反噬,穩固全城地脈,對他的消耗極其巨大。這不僅是力量的比拼,更是意志與對規則掌控力的極致考驗。
他能感覺到,那九股邪能力量之中,蘊含著一絲與之前自爆神使同源的、屬於某個更高層次存在的毀滅意志,正在瘋狂衝擊著他的鎮壓。
“負隅頑抗!”李不言冷哼一聲,心念溝通遠在森羅界的青霖,“青霖道友,助我一臂之力!”
透過“虛空蓮種”,一股精純浩瀚、充滿無盡生機的生命本源之力跨越虛空而來,如同甘霖灑落,融入李不言周身的混沌氣流與龍氣之中。這生命之力並非直接對抗毀滅,而是以其強大的“生”之特性,滋養、修復被邪陣破壞與抽取的地脈靈氣,極大地緩解了李不言的壓力,並對那毀滅意志形成了某程度上的“中和”。
得到援助,李不言精神一振,鎮壓之力驟然加強!混沌氣流演化開天闢地之景,龍氣發出震天咆哮,那九股邪能如同被無形巨手死死攥住,掙扎的幅度越來越小!
與此同時,各處節點的戰鬥也接近尾聲。在朝廷精銳與墨辰、幻璃等高手聯手下,守陣邪徒被紛紛擊斃或擒拿,各處邪陣節點被逐一摧毀!
當最後一處核心節點——文淵閣地下的邪陣被靖魔衛校尉一刀劈碎核心符文時,整個洛京的地脈彷彿發出一聲輕鬆的嗡鳴,那九股狂暴的邪能瞬間如同被抽走了脊梁,徹底消散於無形。
籠罩全城的壓抑氣息驟然一空,陽光重新變得明媚起來。
李不言緩緩收回力量,長長吁了一口氣,臉色有些疲憊,但眼神依舊明亮。他看向皇宮方向,與同樣感受到危機解除、鬆了口氣的皇帝隔空對視,微微點頭。
洛京之劫,暫解。
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未平
九幽蝕靈大陣被破,洛京城內潛伏的“歸墟教”勢力遭到毀滅性打擊,擒殺邪徒近百,其中包括一名神使,數名執事,可謂戰果輝煌。消息雖被嚴密封鎖,未在民間廣泛傳開,但在朝廷高層與修行界中,卻引起了巨大震動。皇帝藉此機會,以鐵腕手段肅清朝廷,將名單上的內鬼或明正典刑,或秘密處決,朝堂風氣為之一清。
經此一役,李不言的威望在知情者心中達到了頂點。他不僅是神秘的“守護者”,更是實實在在拯救了帝都、避免了百萬生靈塗炭的英雄。皇帝對其更加倚重,幾乎言聽計從。朝野上下,但凡知曉內情者,無不對聽雨樓心存敬畏。
然而,李不言卻並未感到絲毫輕鬆。
密室中,他與李璟、墨辰居士、幻璃仙子(神念投影)、以及聞訊趕來的雷杖公(神念投影)齊聚。
“此次雖破其大陣,斬其爪牙,但那個隱藏在北疆雪山之後的‘秘密基地’,依舊如同懸頂之劍。”李不言將從神使記憶中獲得的關於雪山基地的零碎信息告知眾人,“那裡,很可能關係到‘歸墟’主宰能否直接降臨此界的關鍵。”
墨辰居士撫須沉吟:“北疆雪山,苦寒之地,人跡罕至,且傳說有上古禁制殘留,確實是隱匿的絕佳場所。若其基地真在那裡,經營日久,恐怕已成龍潭虎穴。”
“管他龍潭虎穴,既然知道了,就不能放任不管!”雷杖公的神念虛影鬚髮皆張,雷光閃動,“老夫願打頭陣,去會會那些藏頭露尾的鼠輩!”
幻璃仙子卻相對冷靜:“雷公稍安勿躁。對方既有能力佈下九幽大陣,其實力不容小覷。那雪山基地既是關鍵,防備必然森嚴。貿然前往,恐中埋伏。需得從長計議。”
李璟點頭贊同:“仙子所言極是。當務之急,一是繼續鞏固洛京防務,清理殘餘;二是盡可能多的搜集關於雪山基地的情報;三是加快‘子蓮種’的煉製與分配,提升我方聯絡與預警能力;四是……”他看向李不言,“盡可能提升不言的實力,他是我等對抗‘歸墟’最大的依仗。”
李不言沉默片刻,道:“實力提升,非一蹴而就。我需閉關一段時日,消化近日所得,尤其是對龍氣運用的感悟,以及與青霖道友生命之力配合的心得。或許能更進一步。”
與那毀滅意志的對抗,以及引動全城龍氣鎮壓地脈的經歷,讓他對力量的理解有了新的突破。他感覺到自己對源初之力的掌控更加圓融,與此界本源的聯繫也更加緊密,彷彿只差一個契機,便能觸摸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此外,”李不言繼續說道,“‘守望同盟’之事,也需加快。森羅界青霖道友處境依舊艱難,僅靠遠程支援,難解根本。我需盡快找到更有效的援助方式,甚至……親身前往的可行性。”
親身跨界!眾人聞言,皆是一驚。這無疑比神念跨越要危險無數倍,涉及規則排斥、力量壓制等諸多難題。
“此事風險太大,需萬全準備。”李璟首先反對,面露憂色。
“我明白。”李不言平靜道,“並非立刻實行,但需開始研究準備。諸天萬界,僅靠遠程聲援,難以形成真正合力。有些險,必須冒。”
眾人見他意誌堅定,知曉他肩負的壓力與責任,便不再多勸,轉而開始商討具體的閉關事宜與同盟推進計劃。
就在此時,福伯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帶著一絲異樣:“少爺,宮裡來人,陛下請您入宮一敘,說是……關於北方邊境的最新軍情,以及,在清理邪徒巢穴時,發現的一件奇異之物。”
北方軍情?奇異之物?眾人對視一眼,心中皆是一動。難道與那雪山基地有關?
第一百零五章 北境風雲
李不言再次踏入皇宮,這一次,是在白日,由內侍恭敬引領,直入養心殿偏殿。殿內除了皇帝,還有兵部尚書與一位風塵僕僕、身披甲胄的邊軍將領。
皇帝臉色凝重,見李不言到來,揮手讓內侍退下,直接道:“李公子,邊關八百里加急。北疆狼煙起,草原十八部聯軍異動,陳兵三十萬於雁門關外,似有大舉南下之意。”
兵部尚書補充道:“此次異動非同往常。據探子回報,十八部聯軍中,出現了不少裝束怪異、氣息陰冷的黑袍巫師,與‘歸墟教’徒頗為相似。他們驅使著變異的妖狼與骷髏作戰,悍不畏死,我軍前哨接戰,損失不小。”
那邊軍將領單膝跪地,聲音沙啞帶著血氣:“陛下,李大人!雁門關守軍雖眾,但對方邪術詭異,士氣受挫!末將離關時,關外已黑氣彌漫,日夜鬼哭狼嚎,將士們心神不寧,長此以往,恐生變故!”
李不言聞言,眼中寒光一閃。果然!“歸墟教”在北方雪山經營基地,與草原部落勾結,發動南侵!這不僅是世俗的戰爭,更是一場夾雜著邪神信仰的宗教東征!其目的,絕不僅僅是掠奪土地財富,恐怕是要以戰養戰,收集血魂,同時牽製朝廷精力,為其雪山基地的陰謀打掩護!
“陛下,那件奇異之物呢?”李不言問道。
皇帝從御案下取出一個被符箓層層封印的鐵盒,打開後,裡面是一塊巴掌大小、形狀不規則的黑色晶石。晶石表面光滑,內部卻彷彿有粘稠的黑色液體在流動,散發出一股與“歸墟”氣息同源,卻更加純粹、更加古老的邪惡波動。
“這是在清理城南一處邪徒據點時,於密室中發現的。據擒獲的邪徒交代,此物名為‘深淵之種’,乃是由‘神使’以上級別的存在,凝聚歸墟本源之力所化,用途不明,但極其重要,似乎與……溝通某個偉大存在有關。”皇帝語氣沉重。
李不言接過鐵盒,神念仔細感應那黑色晶石。一股冰冷、死寂、渴望吞噬一切的意念頓時順著神念蔓延而來,試圖污染他的心神。他立刻運轉源初之力,將其隔絕。
“深淵之種……溝通偉大存在……”李不言喃喃自語,結合北方戰事,一個念頭閃過腦海,“難道,這東西是某種……定位信標?或者,是召喚儀式的關鍵媒介?他們想利用戰爭產生的死亡與怨念,結合這‘深淵之種’,在雪山基地進行某種大型儀式,強行接引‘歸墟主宰’的意志,甚至……部分本體降臨?”
這個猜測讓在場所有人毛骨悚然!若真如此,那將是一場遠超洛京危機的浩劫!
“必須阻止他們!”皇帝霍然起身,臉上再無半分猶豫,“李公子,朝廷大軍不日即將北上增援,但對付那些邪魔外道,還需倚仗公子之力!朕願拜公子為國師,總領此次靖北諸事,凡大乾所屬,皆聽調遣!”
這幾乎是將整個王朝的軍事指揮權交到了李不言手中。
李不言看著皇帝那決絕的眼神,又看了看手中那枚不祥的“深淵之種”,緩緩搖頭:“陛下,國師之位不必。對抗‘歸墟’,本就是我職責所在。北上之事,我義不容辭。但此行兇險,非人多所能解決。我需先行一步,探查虛實,找出那雪山基地,破壞其儀式。大軍隨後跟進,穩住邊關局勢即可。”
他深知,面對那種層次的敵人,世俗軍隊的作用有限,反而可能成為邪術的祭品。真正的勝負手,在於頂尖力量的對決與對儀式核心的破壞。
皇帝還想再勸,李不言抬手制止:“陛下,時間緊迫。我需即刻返回準備,盡快動身。朝中之事,與墨辰居士、家父商議即可。此外,這枚‘深淵之種’我帶走研究,或能從中找出對方儀式的弱點。”
見李不言心意已決,皇帝不再多言,鄭重道:“如此,便有勞公子!朕在洛京,靜候公子佳音!願公子……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李不言點了點頭,收起那盛放“深淵之種”的鐵盒,轉身大步離去。背影決然,彷彿一柄即將出鞘利劍,直指北疆風雪。
他知道,此去北疆,將是與“歸墟”勢力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規模正面交鋒。等待他的,不僅是嚴酷的環境、兇悍的敵人,更可能是一場關係到此界存亡的、前所未有的惡戰。
風雨欲來,劍指北疆。
---
(第一百零一至一百零五章,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丛书》杂志社副主编。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