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山径文学社推介】
.

.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
【导读】云山位于湖南省武冈市,属雪峰山系余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道教第六十九福地,素有“楚南胜境”之称。
【背景音乐】天边(马头琴).mp3
.
望断云山
.
【李元洛】
.

(华国锋书法﹒1995)
.
多年前的一个秋高之日,我远去湘西南魏源的故里隆回县,诗人而兼友人的匡国泰陪我登县境的望云山,身临绝顶,国泰遥指远处一簇云烟缭绕的山峰,告诉我那就是相邻的武冈市的名胜云山,并且说有半副联语,至今无人能对而合成全璧,那是作者与身世均已如谜的一道古上联:"望云山上望云山,云山在望。"连邂逅都谈不上,只能说是远距离地惊鸿一瞥,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然而,我却从此记住了云山的云鬟雾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去一亲芳泽。
山不转水转。十余年之后,又是一个好风好日的秋天,苏东坡叮嘱我们要牢牢记住的橙黄橘绿的秋天,我终于有缘从长沙远去武冈,武冈的云山,一践多年失望而差不多要过期作废的约会。
武冈,是湖南的一座历史名城,湘西南的一方重镇。人文荟萃之都,山水清幽之地。西汉文、景年间即已置县,属长沙郡,建城已有二千余年,相传屈原流放沅湘时就曾经一履斯土,而南朝宋人盛弘之的《荆州记》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都确实将武冈写进他们的著作﹣﹣从如上我所撮述的简无再简的简介,如果喜爱游历的人平生从未作武冈之游,那也该称得上虚度此生了。我初识武冈,是在唐朝的绝代歌手王昌龄的诗行里,这位我素所景慕而深怀同情的诗人,垂暮之年贬谪离武冈不远的"龙标",即今日的洪江市。他的《送柴侍御之武冈》一诗写道:"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编者注:王昌龄写此诗时的武冈县治在今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他的诗,使我对武冈早就心向往之。此次武冈之行,年深月久的古城门,阅人无数的古石塔,俯读流水的古石桥,满面沧桑的古民居,岁月深深的古水井,年轮密度的古银杏……都一齐来惊喜我的眼睛,让我念天地之悠悠而怆然怀古。不过,对于它们我只能暂且按下不表,候之他日罢,按先后顺序,我先要写的是十余年前遥望而今相看两不厌的云山。
云山矗立于武冈市城南七公里处,海拔近一千四百米。我在市内的宾馆刚刚临窗而望,它便急急忙忙推开窗户送来满山的云雾与青苍;我们一行人的车队刚刚到达山脚,它就早已从峰顶抛下一条玉带般回环的公路,引领我们上山。上山时已是午后,主人安排我们以车代步,为的是让我们养精蓄锐,明晨从另一侧徒步下山时,好细细观赏山中风景。汽车在山中左旋右转,车窗上始终是一幅幅壑的幽深、树的浓绿、云的缥缈,逼逼仄仄,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在此车中,及至弃车而登紫霄峰极顶,站在建于悬崖绝壁之上的曲形山亭游目四顾,才知必登高而终能望远的真谛。起伏的五陵匍匐在下,广阔的平畴绿野在四周摊开,资江水缩小为一根起舞的飘带,武冈城袖珍为一座行军的营盘,而远处的不知名的山峦,似乎都在侧耳倾听云山的号令。直到此时,我才明白以前想对云山"一亲芳泽"的想法真是大错而特错,云山并不是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人,而是一位威镇四方的将领,它拔地而立,叱咤风云,有的是"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的英雄气概,哪里容得下白面书生的想入非非。以前有的人还曾说什么"山临绝顶我为峰",豪情胜慨固然可嘉,但未免也过于自我膨胀。地球已有四十五亿年的历史,人只有不满百年的短促一生,还是以做朋友或成好友的心情,对大自然多多亲近吧,即以云山而言,且不要去向地质学家探询它渺远的生平履历,《湖南考古略》就曾记载:"卢生、侯生,秦始皇入海求神仙药,不获,遁居邵陵云山。"即使是那样的并非混沌初开的历史传说,我们蓦然回首,也已成了一抹遥远而又遥远的烟云。
.

(武冈云山)
.
多云的云山,是湘西南的佛教中心,又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六九福地",历来香火鼎盛,山中云烟袅袅,寺中香烟也袅袅。在众多庙宇中,位于"莲花座"而始建于三国吴时的胜力寺历史最为悠久,曾与南岳齐名。殿宇宏伟,显示的是菩萨的大肚能容,檐角高翘,挑起的是不知多少朝代的日月。我们听暮鼓而借宿于寺后的山庄,闻晨钟而起步于寺前的山道。山道弯弯的初始,是长约七华里的"秦人古道",道起步云亭,蜿蜒至云山堂,道上是规则不一却一律极具沧桑感与历史感的青石板,我们穿行其上,响起的仿佛是上古的回声,真令人不禁发思古之幽情,兴人生几何之感慨。一路行来,没有碰到一个秦人,哪怕是一角秦时的古色古香的衣衫,但是我们的眼睛饱餐了山中许多见所未见的景色,例如"金龟越岭"、"仙桥横汉"、"一瀑飞涛"、"杏坞藏春"之类,不及一一备述。
在云山的众多美景中,我要特为拈出的,是它的"原始次生林"和"人工杉木混交林"联手打造的云山碧海。云山的森林覆盖率将近百分之九十,而原始次生阔叶林就高达两百多公顷,许多珍奇树木如"云山伯乐'、"榉树王"等,像约齐了似的聚会于此,济济一山,上山满山绿,下山绿满山,举目所见,除七十二峰云烟缭绕,无非是嫩绿浅绿深绿浓绿甚至绿得要发黑的墨绿,它们真正是统一了思想,决心要在这里绿得一统天下,不容许任何另类颜色,只有春天的彩色缤纷的花展才特许举行,另当别论。在城市里,触目所见和一呼一吸都是红尘红尘红尘,多的是俗念与凡心,众生也许有宽大的居室,但警卫森严的防盗门与防盗窗,却让他们像茧中的蛹无法突围而出,而在云山这座国家森林公园中,纯洁的空气可以洗肺,纯净的溪水可以洗心,纯美的鸟声可以洗耳。如果游人喜爱绿色珍贵氧气,出手慷慨的云山可以批量供应,真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金贵的则是金色的阳光,在原野上它物美价廉,不免大肆挥霍,但云山的森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它只能从树叶树枝的缝隙间乘虚而入,当然就物以稀为贵了。
秦人古道的终点是云山堂,位于半山,到达山脚的道路更为崎岖,我们便在云山堂景区的亭子里稍事喘息。有一亭题名"洗心亭",亭柱的联语是:"月照松间频添稚韵,泉流石上一洗尘埃。"触景生情,作为远道来客,而且是来客中的舞文弄墨者,对云山和秦人古道不有言相赠,也太辜负它们殷勤接待的美意了,何况昨日我们游览浪石古民居时,我就戏作了一副对联:"二十里道路坎坷簸簸颠颠车上游客皆成人间醉汉,一百家民居错落隐隐约约山里村庄真乃世外桃源。"不可厚此而薄彼,于是我就地取材,口占上联,请友人们作对:青石板板石青石板青青青石板。
王开林才思敏捷,不待他人开口,一边说"这有何难',一边出口成章:白云山山云白云山白白白山云。
不计工拙,总算是向云山和古道聊表寸心。众同行听罢略加评点,在说笑声中一哄而下。如何到达山脚的,我已记不分明,反正是云山道上,应接不暇。而陶侃在武冈当县令时,曾修建学宫并在学宫前手栽两株银杏,至今一株仍然郁郁葱葱,借用他的孙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句名言,我们的云山之游也是意醉神迷,"忘路之远近"。
还是在半山的凉亭里休憩时,武冈市方面之负责并一路相陪的吕伯平君,为了表示慰问向我递来一支香烟,他是官员也是文士,我便口占半联作答:"伯平君递我一支烟,不敢与山神同时吐雾吞云,但愿做神仙半日。"现在我早已回到千里之外的长沙。市声喧喧,红尘滚滚,每当我回想云山那超凡脱俗的伟岸,想再遁入那令人心肺如洗的碧绿与清凉,也只能云山在望而望断云山了。
.
(本文源于杨博理主编之《武冈新韵》)
.

(道教第六十九福地)
.
【作者简介】李元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政协湖南省第六、七届常委,湘潭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出版有《诗美学》、《诗学漫笔》等。
.
【推荐阅读】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