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李伟萍 1956年出生,长春师范大学退休教授
愿以文字为舟,以声音为桨,同载夕阳情,牵手向前行!





拙笔一篇说敦煌
作者 邴玉君
朗诵 李伟萍








敦煌
邴玉君
大漠沙山一无痕,远眺天边接白云。古风犹在千年梦,拙笔敦煌说古今。
今天,我翻出二十多年前,走进一梦千年的敦煌随行笔记,加以整理,拙笔一篇,向你诉说美丽的敦煌,诉说在古城的所见所闻,诉说古城远古的过去,诉说古城今天的沧桑巨变。
古城敦煌,这里的每粒沙,每一滴泉水,每一棵沙枣树,每一处历史遗迹,每一处人文景观,每一幅敦煌壁画,每一座石窟,震惊中外的藏经洞等等,你走近这里,心灵都会感到无比的震憾。因为,这沙、这水、这树、这风、这画、这窟、这洞都有那诉说不完的千年的故事,它们在这里,静静的千年等一回,等待前世今生的有缘人。
敦煌,“敦,大也;煌,盛也”。原始社会末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轨迹,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敦煌古老而文明,这座古城曾经有过丝绸之路的繁华和辉煌,也有满目的岁月沧桑。这座古城,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化。这座古城,从西汉初年到清王朝,曾几度兴盛,又几度衰落,它迈着步覆蹒跚的脚步,走过了上下五千年。敦煌,从远古走来,风采依旧;那奇山鸣沙、那月牙异水、那壁画飞天、那石窟艺术、那典籍文献,那特有的历史、那独有的极致景观。都为美丽的敦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月牙泉有世界沙漠第一泉之美誉。自古以来,沙和水不能共存,水和火也不能相融。但是,神秘的月牙泉和鸣沙山,像一对白头偕老的恋人,在这千里大漠,相依为命,一生相伴了两千多年,尽管那时黑风走石,黄沙漫天,月牙泉依旧水清澈,水草丰茂,鱼儿游,水声潺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荒凉的千年大漠。
那月牙泉,像大漠少女多情的眼睛,凝视着远方,等待着白马王子飞驰而来。那月牙泉,像每月初五的一弯上弦朗月,镶嵌在千年大漠,落在黄沙之中。那月牙泉,静静的躺在鸣沙山的怀抱里,千年未醒,大梦香甜。据传月牙泉的鱼称“铁背鱼”,能医治疑难杂症,老百姓称泉边草“七星草”,吃了鱼和草,能“长生不老”。所以,月牙泉又叫“药泉”。今天的月牙泉,小白杨亭亭玉立,沙枣花香气扑鼻,泉中芦苇在微风里摇曳,鸟儿展翅排云上,风景如画如诗。 月牙泉东西长300米,南北宽50米。泉形似一弯新月。四周是高耸的沙山,它之所以神奇,是因为流沙永远填不住那眼清泉,这就是大自然难解的奥秘吧。
相传有一年,天大旱无雨,树木庄稼枯死,老百姓干渴难忍,悲声大放。天上美丽的白云仙子,路过此地,伤心落泪,泪珠落地化为一弯清泉。月牙泉,梦幻一般的谜,在大漠中仅有此一泉,在全世界的大漠中,仅有此一泉。在狂风黄沙中,仅有此清澈一水,千年不枯,千年未变。真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造化,鬼斧之神功。
月牙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它歌、为它诗、为它狂。广大摄影爱好者,身背长枪短炮,不约而同,云集月牙泉边。月牙泉,令八方游客,神醉情迷,驱车前往,一睹月牙泉的美丽芳容,一探月牙泉的神秘。
当繁星满天,一轮朗月印在月牙泉水面上,那泉水洒满月光的清辉,微风徐来,鳞波闪闪,别有一凡韵味,另有一凡情趣。可以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貔美。所以,古往今来,《月牙晓澈》成为敦煌八景之一。如果,你来到千年一梦的甘肃,来到美丽的敦煌,一定要去月牙泉,在这里,你会感悟许多许多。
大漠奇山鸣沙山,也是敦煌八景之一。美女导游说,鸣沙山很神奇,当大风刮起的时候,你站在鸣沙山能听到,古战场金戈铁马的嘶鸣声,能听到咚咚的战鼓声,还有两军对垒将士们的呐喊声。
鸣沙山有许多传说,其中有一段神话故事,老百姓为了感谢美丽的白云仙子,为他们降雨解大旱。修庙供奉,香火不断。惹恼了神沙大仙,他扬起黄沙一把,化作沙山,要填埋月牙泉。白云仙子道行浅,去天上与嫦娥借月亮同神沙大仙斗法。将沙山中间化为清澈的月牙泉,供老百姓饮水浇田,神沙大仙又去填月牙泉。嫦娥知道后,轻轻将衣袖一拂,大风顿起,瞬间将填泉的黄沙吹上山顶,神沙大仙吼声如雷,沙山因此风起而鸣响,故得名为鸣沙山。
还有, 在鸣沙山,你就会发现山上的沙粒,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敦煌人称之为“五色沙”,五彩缤纷,是鸣沙山“三宝”之一。相传古时,一位大将军率领人马的旌旗和铠甲,分别为红、黄、绿、白、黑五色。当他西征西域大获全胜归来,在鸣沙山安营扎寨,当时鸣沙山并无黄沙,而是绿树成荫,水草丰茂的一座青山。他们夜晚突然遭到敌军的偷袭,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敌兵在获胜得意之际,突然黑风骤起,满天的黄沙像大雨倾盆,倾刻间,将敌兵和尸体全部埋在下面,行成了高高的大沙山。后来人们传说,五色沙,就是五种旌旗,五种铠甲变的,那金戈铁马的嘶鸣,那将士们的呐喊声,是他们在鸣沙山下面,还在大战。这离奇的民间传说也好,这古老,活龙活现的故事也罢,大自然的奥秘,都给鸣沙山涂上了神秘梦幻的色彩。
中国古人的飞天梦,最早是敦煌飞天壁画上的仙女,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飞天图案,后来成为国酒茅台的最早标志,因为,国酒茅台走出了国门,成为被评为巴拿马金奖的世界名酒。在敦煌有大小500多个石窟,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我去看了那幅最美的敦煌飞天,那飞天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借彩色祥云,凭借飘曳的美丽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越看越觉得那飞天仙子在起舞,美极了。写到这,我想起了上九天揽月,逐梦太空,飒爽英姿的航天女兵们,这是敦煌飞天和航天女兵的千年之约吧。
敦煌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十四世纪(元代),历经千年风雨,众多的飞天形象,是华夏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夺目璀璨的一支奇葩。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中国佛教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曾有诗赞莫高窟飞天:”《莫高窟飞天赞》,诸天喜跃拥空王,擎盖技华绕上方。万古不停飞动意,人间至宝礼敦煌。”敦煌飞天是中国的,是世界的瑰宝。飞天壁画世界惊,岁月千年飞不停。古人曾有飞天梦,而今逐梦上太空。
清朝诗人有诗云:“《两关遗迹》,西界阳关与玉关,于阗古道迹犹存。曾看定远成功返,已遣匈奴绝塞奔。此日歌传三迭曲,当年地纪万军屯。一方雄控今何苦,几度春风许等论”。诗中说的是阳关和玉门关。阳关和玉门关,都是当年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口,多少将士们曾在这里戌边征战,商贾、僧人、使臣、游客都在这里验证通关。有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面对两关,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其中让阳关名声大振的,是王维那首,“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古以来,两关在人们心中,总是黄沙漫天,寂寞荒凉,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天的两关,泉水清澈,葡萄满园,花红柳绿。今天,如果可以穿越时空,和王维来一次时空对话,责令王维改诗句,可否改为:同君共饮一杯酒,西出阳关多故人。
当你站在两关遗址上,放眼远眺绿洲、那一望无痕的沙漠、那为雪白了头的雪峰自然风光。那风中驼队的悠扬铃声,你会想到:往事越千年,两关变新颜。古风今犹在,西北写新篇。
敦煌有许多名胜古迹,有流传千古的石窟壁画,有石窟彩塑艺术,有巧夺天功的古建筑,有书写人生春秋的风流人物,有记入史册的传奇故事,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有难解之谜的自然风貌,有如痴如醉的人文景观,有敦煌的风味特产等等。
美丽的敦煌,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有闻名于世的阳关葡萄,有红柳烤羊肉,有甜甜的李广杏,有同和田大枣相貔美的敦煌大枣,有香甜的敦煌瓜,有天然水晶体矿,有丝路驼掌。
敦煌,在历史的长河里,有无数春秋风流人物。有亲手打通古丝绸之路,开拓丝绸之路的大探险家张骞。有自学成才的博士侯瑾,一生著作颇丰。有名垂青史的“草圣张芝”,他的行、草、隶的传世大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尊重。有淡泊名利的教育家宋纤,他的最大贡献是对《论语》作了注疏,写了数以万字的诗词文章;有发现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箓。当年藏经洞打开世界惊,一部部经卷露真容。敦煌还有,徒步历时五年,过雪山,涉流沙,耐饥饿,忍干渴,踏遍西域各国,从天竺带回大妙经的高僧宋云等等。
古往今来,都说敦煌有八景,我说应该有九景,那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誓叫荒漠变绿洲的治沙大军。我见过他们,我握着他们长满老茧的手,听他们讲,感地动天同风沙争高下的故事和传奇。我见过飒爽英姿的女治沙人,她们那被风沙吹红的脸,像麻土豆,她们蒙着纱巾,她们没擦过化妆品,没有去过大都市。但是,她们是世界上一张最漂亮的脸,在那一张张脸上,我看到了她们的从容自信、灿烂微笑、治沙取得的成就感,我要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面容点赞,为治沙大军,这道敦煌最美的靓丽的风景线点赞。
敦煌,在历代王朝的兴衰的历史长河中演译变迁。在千年的四季轮回中,风照流沙别一天,岁岁年年唱兴衰。敦煌,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今天的敦煌,戈壁绿洲郁郁葱葱,千里戈壁生机盎然,古风犹在天地新。 敦煌,中国的敦煌,世界的敦煌。敦煌扬臂至诚相约,相约五湖四海宾朋。伴着敦煌飞天的古老音侓,迎着扑面而来那远古的风,走进神秘的大敦煌,走进梦幻的大敦煌。

【 主编简介 】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