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里的陪伴
安徽卫艾云
小县城安逸,老张寻思着再过几年也退休了,就更能享受美好生活了。夫人去省城带大孙子,他吃饭的问题现在就是个问题了。
夫人在家时,老张毫不夸张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神仙日子,夫妻俩是外人羡慕的一对。夫人这边退休,那边大孙子就出生了。她马不停蹄地去开启退休新生活,留下老张,就有点儿犯难了。
起初,下了班,老张是骑个毛驴就往往机关食堂里赶,吃几顿腻了,就去附近的小苍蝇馆点菜,或者干脆在小区门口的美食街吃个串、煎个饼啥的,怎么方便怎么来。那叫一个自由快活。可是没过多久,这身材也跟着膨胀起来。
正在为日渐圆润的自己发愁的老张被一通电话解救了,远在杭州的老母亲要回来,老张喜出望外。
老母亲满头银发,虽说八十好几,但她身体硬朗,街坊邻居经常说老母亲看起来像是老张的大姐。老张自叹不如母亲,这不如是各方面不如。老太太常年居住在杭州,这趟回来准备常住一段时间。老张一听母亲回来,嘴唇是包不住牙齿了。老张二话不说,就直奔高铁站。
在出站口大厅那,老张老远就看到健步如飞的老太太,老张惊呼母亲的状态好,容光焕发、鹤发童颜……老张心里一连串的词语蹦出来,一时间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眼前的母亲。“老娘、老娘,这,这。”老张挥着手跟母亲打招呼,立马去出站闸口机那迎母亲。滴一声,闸口开了。老张伸手去接行李箱就挨着老母亲,老张还是腼腆了,其实他更想给母亲一个拥抱。
母亲回来后,老张脸上是堆满了笑容。
老太太每天吃过早饭,就提着小碎花布袋子去菜市场。菜市场离家也近,十分钟的路程,老太太兜兜转转,慢慢悠悠。这菜市场里老板几乎都认识老太太,气质这一块是装不出来的。大家和老太太的说话的速度仿佛都会不自觉地慢下来,他们都说老太太像是有着魔力。
老太太做的菜家常,鸡鸭鹅、青菜豆腐、海带芹菜藕……她换着花样给老张做。母亲以前是不会做饭的,母亲是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可是从父亲突发疾病走了后,母亲开始学着下厨房,开始学着做家务。母亲总认为她的厨艺拿不出手,是上不了台面,可在老张的心里,母亲做的饭,外人怎能比得上。
谁不喜欢,回到家能吃上一碗热乎的饭菜。当年,父亲走得突然,还没来得及孝敬,他就永远的走了。这是老张过不去的坎。本想把母亲接过来,可是母亲不愿意离开杭州,杭州住了几十年,她习惯了。其实,母亲是离不开父亲,虽然母亲没提过。父亲过世后,老张的弟弟说母亲平静得可怕,每天的作息和往常一样,仿佛丝毫不受影响。弟弟怕母亲有什么闪失,“跟踪”了老太太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在以她的方式怀念。所以老张接母亲这个事就一拖再拖。这次母亲能主动说回来,老张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老张得空也会露一手,但是母亲回来后,他就把这技术隐藏了。有母亲在,老张就又开始过上了神仙日子。这天弟弟一家说趁着国庆假期回来,特意说不要在外面吃饭,这不老张就得忙前忙后张罗着。老张好久没进厨房了,这手艺是生疏了,老母亲站在一边直叹气,干脆接过锅铲就把老张“赶”出厨房,让他和弟弟一家拉家常。
在母亲的心目中,老张和弟弟是永远没长大的孩子呀!可是母亲不知道她回来后,老张的陪吃生活是多么快乐。
母亲在,家就在。

作者简介:卫艾云,群众文化工作者,作品发表于多家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