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辅导之赋
——写给乡镇文化工作者
撰文:高全
夫乡野之间,文脉延绵,今风古韵。非独典籍所载,亦赖薪火相传者也;文化辅导员,乡邦文运之薪樵,基层雅韵之传承。无名而有功,平凡而不凡,追梦无止境。
其行也,踏阡陌之尘;其志也,涧乡土之魂。故作此赋,以颂其德,亦记其盛!
观夫辅导员之职,非庙堂之贵,非市井之荣。然,责任一方,身负三任:一曰启蒙化俗;二曰传艺授能;三曰聚气凝魂。晨曦微露,走乡串村,访耆老于檐下,采民谣之遗韵;日中当午,或设坛于村社,授书画笔墨之瀚情,传歌舞节拍之艺魂。暮色四启,或于文化站掌灯,理图书之卷帙,召雅集筹节庆。虽无高楼之办公,却有田埂之足迹,并无厚禄之回报,竟有乡人之赞声。
其能也,非专攻之硕儒,然多才多艺,兼容并蓄,博古通今。或善琴棋,能以丝竹悦耳,驱农人之劳顿;或精书画,能笔墨联谊,养乡邻之雅兴;或通民俗,能以节庆聚力,续村落之根脉;或晓科技,能以网络传声,连外界之新闻。田垄间,可教摄影留春华;祠堂内,可导礼仪明人伦;广场上,可组歌舞焕生机;书屋中,可伴稚子诵诗文。不求声名远播,但求文化扎根;不慕繁花似锦,
但喜乡风日新。
其责也,承上启下,架桥铺路,推陈出新。上承国策之指引,将文化惠民之春风,吹入寻常市井;下察民间之所需,把群众期盼之愿景,化为实在之行为。遇陋习则劝,逢善事则扬,见非遗则护,遇新秀则扶正。修村志以存史,编小曲以讽恶,办展览以颂今,搞汇演以同庆。守土有责,不让文脉断流,履职尽责,敢为乡梓添彩披金。
其德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不求闻达于诸侯,唯愿惠及于相邻。春冒风雨,夏顶烈日,秋披寒霜,冬踏雪凌。青丝染露而不悔,步履蹒跚而不停。见孩童学文之乐,则欣然忘倦;睹老者展艺之欢,则俨然怡情。不以位卑而懈怠,不以任重而退缩,默默耕耘,润物无声。
盖闻文化兴则乡村兴,民德厚则乡风淳。辅导员者以微薄之力,播文化之种;以平凡之身,筑精神之基。使偏僻之乡,播弦歌之音;使寻常百姓,有诗画之兴。解农人之孤寂,增邻里之和睦,续乡土之记忆。育世风之清新。其功不在庙堂之碑,而在民心之中,其名不载丹青之卷,而在乡野之评。
赞曰:民坊有贤,名曰文辅;踏遍田畴,传送芳馨。启智润心,凝力聚神。功在当代,泽被后人。愿此清风,常拂乡关;愿此薪火,世代传承,愿此队伍,事业常青!
2025.11.7下午。
写于常宁大堡老街
作者简介:
欧德全,笔名高全,湖南衡阳作协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曾发表及演绎文学艺术作品,一百万余字:诗歌、小说、散文、曲艺、影视、报告文学等在《春风》、《年轻人》、《曲艺》、《战士文艺》、《解放文艺》、《中国作家》、《湖南日报》、《羊城晚报》、《湖南卫视》、《湖南广播电台》、《浙江卫视》等媒体平台、报刊杂志发表、演绎或征文比赛多次获奖。出版专著长篇报告文学《回望印山》,小说、散文集《致敬岁月》、曲艺、戏剧《阳雀声声》、诗词歌赋专集《拾光心绎》等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