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情,永难忘
---有感于七十岁老同学联谊会
作者:田 彪
岁月匆匆,时光如高山湍急流水,
改变着大地的四季植被,
大自然万物的生命轮回。
当年活泼可爱的少年同学,
如今已走进七十岁。
回首上次聚会又过去了三十载,
曾经的花季少年乌黑的亮发,
如今变成了白发多黑发少的岁月滩涂。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
五十年代食物匮乏的饥饿难耐;
六七十年代家庭兄妹众多
缺衣少食的贫穷与无奈;
七十年代下乡锄田拔草,烈日的暴晒;
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经商下海;
曾记得——
我们在河沟里挖沙土,垒小水渠,
站在高高的坝沿上,
看雨后大河湾里漂着黑泥沫,
裹着泥沙树枝石头,
巨浪汹涌的大山水。
曾记得——
我们结伴上山,
掏鸟窝、追山鸡
摘翠绿半边紫红的马茹茹,
挖红艳艳的山丹丹花,
折橙黄色的酸溜溜。
还记得——
我们的班长永珍同学,
弯弯的眉毛,少女的清纯,
莞尔一笑,
赢得多少男女同学爱慕和青睐;
当年的仙梅同学,
美丽清秀,曼妙多姿,
仿佛藏着仙气、飘着淡淡的梅香,
那俊俏的模样,
被多个男生投去喜欢的目光;
班里其他女生同样活波可爱,
青春靓丽,
好像朵朵玫瑰花蕊,含苞待放!
还有帅小伙樊生同学,
端正的五官,扁平的后脑勺,
伟岸挺拔,健硕高大的身体
充满青春的力量!
曾记得——
戴着眼镜的杨泰,
说话带着文化人的
谈吐口气、风度和雅量,
眉宇间偶尔也流露着几分惆怅;
董守善同学,
和人说话时,眉眼都带着微笑,
帮扶行善,展示了
满满暖心的菩萨心肠;
男同学温焕云,
后脖颈留着摇摆的长命小辫子,
常常被好奇的几个同学
嬉笑尾随,撩逗戏闹;
还记得——
闫明同学,他家养的一群带着
嘹亮哨音的和平鸽和黑老鹰,
在烟尘弥漫的三栋小楼的
上空自由盘旋飞翔;
曾记得——
课余期间,女生们玩
双色杏核,巧抓羊骨节,
编花篮、不畏严寒
溜冰面,踢毽子、跳瓦缸,
那两个扎着小辫、身轻如燕,
勾腿踢脚跳皮筋的是——张桂英、戴玉霜;
秋冬时节,
男生们捡煤渣,刨白土,
碰拐拐、抽冰猴,
铁环滚得叮叮噹;
更难忘——
一次队日活动,
在寒冷积雪很厚的山顶上,
一小段名为《鸡蛋变炮弹》的滑稽相声,
逗得同学们迎着寒风开怀大笑,
表演者是——田克成、谭淑芳……
忘不了——忘不了
我们在阳光明媚同一个教室里学习——
听王太凤老师,
用标准的普通话,规范的板书,
清晰的思路,
在黑板上推算复杂的数学公式,
解方程的常用方法,
叮嘱解题的通用步骤,
要熟记莫忘;
王景建老师温文尔雅,
声情并茂、一板一眼,
讲着语文及文学常识,
精辟阐述课文的中心思想;
王东祥老师,
用娴熟有趣的实物道具做试验,
解析深奥神奇的物理现象,
培养启发引导我们,
热爱、投身、探索自然科学的浩瀚海洋;
马月兰、李建勋老师,用慷慨激昂的语调,
讲述着马列毛泽东思想,
在我们稚嫩的心房,
播撒团结友爱、真善美的阳光;
更忘不了——
教导主任施从杰老师,
模仿地质专家李四光用脚一跺地:
“这里有石油,开挖!”
那形象幽默的动作,
笃定的眼神睿智发亮,
令我们至今回味难忘……
让我们向这些可敬可爱,
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鞠躬致谢,
聊表心意,师恩难忘。
深情地道一声:您们辛苦了,
愿您们晚年幸福,长寿安康!
如今,我们迈入了古稀之年。
岁月的痕迹如古老的年轮,
深深浅浅诉说着过往的风雨和阳光。
望着眼前那一张张
熟悉且布满沧桑的脸庞,
时光的流逝让我们回首留恋过往,
感慨万千,
但我们的记忆却永远鲜活如初。
我们的心理感觉
还很年轻,心态很好,
趁我们的腿脚还能接纳
大山的雄伟崇高
大海的波澜壮阔,
可以旅游四面去转转——
放眼世界八方去看看——
旅途中,再挺挺曾经傲人的胸膛,
再扬起曾经英俊如今发白的剑眉,
哼唱一首记忆中的熟悉老歌,
迈开有些僵硬
还能蹦几下广场舞的双腿——
去感受高铁动车的便捷神速,
享受星级酒店舒适周到的服务;
去体验飞机起降
万米高空遇气流颠簸摇晃,
神情紧张;
去新疆、上西藏,
穿藏服艳丽衣裳
享受酥油奶茶独特的风味,
观雪域高原奇特风光;
赴云贵,
领略少数民族的乡土民俗,
目睹飞流直下壮观的瀑布;
去呼伦贝尔,
看看蓝天白云下,
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赛马场、篝火旺,
悠闲吃草的遍地牛羊,
中国冷极根河地方,
炎热夏天也清凉;
去壶口,感受声临其境,
听震耳欲聋的涛声,
观黄河奔腾咆哮的滔天巨浪;
下海南,
感受沙滩的棉柔、
海风的轻轻吹拂,
让鲜活肥美的鱼虾
在口中尽情狂欢,
乘快艇游轮驰骋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
带着我们来一次
穿越时光的浪漫之旅。
秋日很美,
那是我们同学缘分的积累;
天空很蓝,
那是老同学们的友情点缀;
夕阳无限壮美,
但比不上我们同学群里
每日问候的珍贵。
什么叫幸福?
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
说话让人爱听,
做事让人暖心,做人让人信任!
来吧!在座的各位老师、老同学,
让我们共同举起酒杯,
为我们今日的快乐聚会——
干杯!
为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再相会——
干杯!!
期盼那时的我们举杯笑饮——
三杯不少,五杯不多,十杯也不醉!
看谁活得更幸福,
笑得更开心,
笑容更灿烂——
更甜美!!
再干杯!!!
(田彪即兴创作,于山西大同)
2024-8-14

田彪,中共党员。1955年1月出生于山西大同一个多子女的工人家庭。18岁参加工作,分配到了一国营大型煤机修配厂,在条件十分艰苦,重体力的铆焊车间从3年学徒做起。8年后经过学习,考入会计专科学校,后来又考入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深造。退休后追随子女来北京定居。帮他们操持家务,带接孩子。闲暇之余喜欢阅读文学书籍、爱好书法、绘画、朗诵等。2021年建党百年时赶写了征文《世代铭记党恩情,永远跟党向前行》、诗歌《共产党宣言.礼赞》、散文诗《当我站在党旗下》,被海淀学院路街道《百年奋进,岁月如歌》专辑全文刊载。另创作写了几首歌词,其中一首歌词《传承中华好家风》经哥哥田浩谱曲后,发表于《中国合唱吧》。信奉“人灵魂的一半是学识,另一半是支撑风骨的涵养,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