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诵贾德林先生》
——梨园赤子
作者:点 亮
主播:吴涵伟
监制:方 音
总编:阳光波

松花江的风,吹过梨园春秋
五八艺苑初绽,文武小生竞风流
长枪破阵,是《战马超》的豪情依旧
短打传神,《白水滩》上身影赳赳
《群英会》里智计藏,《红娘》案前韵致柔
《孔雀南飞》诉情长,《罗成叫关》泪难收
粉墨登场数十载,多少鲜活形象立潮头
戏迷的掌声里,藏着你执着的追求
艺海深耕,造诣深厚如黑土沉厚
党旗下耕耘,副院长的担当扛肩头
黑龙江京剧院的灯火,映你鬓角霜秋
为事业倾注心血,把传承的责任记心头
艺校讲台育新苗,桃李芬芳满神州
无私奉献的热忱,温暖了戏曲的溪流
人民艺术家的荣光,是岁月最美的馈酬
你的精神如松涛,在龙江大地上长久停留
如今虽隔阴阳路,梨园风骨永不朽
那份对京剧的赤诚,我们永远记守
贾德林先生,你是梨园的赤子
这份怀念,如江水悠悠,如戏韵悠悠
二
龙江的风,记得你奔走的身影
那时梨园无家,风雨里辗转飘零
你擎着京剧的火种,双肩担起使命
党组书记的初心,副院长的赤诚
没有经费,你踏破机关的门庭
自筹资金,你磨破千层鞋影
向省委求支持,向市政府诉心声
只为让京剧人,有个温暖的根
北方大剧院的梁,刻着你的坚韧
演员宿舍的窗,映过你熬夜的灯
曾经流离的剧团,终有了安稳的营
这份功绩,如黑土般厚重深沉
文武小生的功底,化作攻坚的血性
舞台上的风骨,成了干事的秉性
你把对艺术的执着,融进建院的征程
让龙江京剧,有了扎根的土壤与晴空
你说 天大的事 不如唱戏一场
这是梨园赤子 最滚烫的信仰
粉墨是你的星河 戏台是你的胸膛
把一生痴恋 都唱进锣鼓铿锵
曾是艺校少年 执枪问艺路长
文武小生的锋芒 在岁月里沉淀成光
《战马超》的骁勇 《群英会》的疏朗
每个角色里 都藏着你执着的滚烫
为筑梨园家 你踏遍风雨街巷
自筹资金 叩问四方 不卑不亢
大剧院立起 宿舍暖了戏班儿的肠
可你仍念着 台上的水袖与唱腔
戏比天大 是你不变的航向
管它世事纷扰 只守戏台一方
教徒弟 传技艺 把薪火点亮
桃李满枝时 你仍在后台整行装
如今你化作 梨园的星芒
那句“不如唱戏” 仍在龙江回荡
既是亲属的暖 亦是好友的光
你的执着 是艺术最动人的模样
永远在戏韵里 熠熠生光
粉墨一生,筑梦一程
戏里戏外,皆是赤诚
你为事业呕心沥血,功不可没留美名
梨园不会忘,龙江不会忘
这份坚守与奉献,永远照亮京剧的前程
2025年11月写于哈尔滨

周宪龙,笔名点亮,哈尔滨市人,中国诗歌会黑龙江分会副会长,哈尔滨老艺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作家联盟》文学平台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不老河畔人家》,诗集《太阳岛抒怀》。诗歌代表作《汉字里的诗行》《大地的风歌》《蒙娜丽莎微笑》等。作品散见于《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林城晚报》《伊春日报》《黑龙江省人大法治文苑》《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书刊》等报刊杂志和《中国都市文学社》《融溪文韵》《大东北诗刊》《红袖天香文学社》等网络文学平台,发表文章数百篇,并多次获奖。


【名片制作慧颖】



☆ 免责声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