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咏怀
作者 胡连勇
云岭登高绚九秋,披襟揽胜兴难收。
千峰叠翠涵清气,三迤流霞醉碧流。
插罢茱萸祛瘴疠,斟来菊酒意长悠。
糕萦桂馥丰年兆,雁字南天写自由。
重阳吟二首(七律.新韵)
作者 杨艳秋
一
重阳摩云越碧苍,
金英照眼自簪黄。
风前草木千山肃,
陌上桑榆一脉香。
渐觉世情珍棣萼,
但随雁字寄思乡。
登髙莫叹秋光老,
愉悦心情书华章。
二
秋中过后又重阳,
万物迎霜渐夜长。
沟壑风梳秋艳瘦,
千顷日染稻芳香。
久别亲友书音断,
肝胆悠存金樽扬。
老鬓莫言霜降早,
且拾枫叶笑夕阳。
最美不过夕阳红
——春晖银龄迎重阳
作者 龚太美
滇中秋季菊香融,
雅集耆英意未穷。
笔走龙蛇书壮志,
诗裁锦绣颂新风。
丹青绘就山河秀,
翰墨吟成岁月崇。
莫道桑榆天色晚,
丹心犹向九州红。
重 阳 节 感 言
作 者 阆苑玉葩(刘玺)
星移斗转,今又重阳。昔日少年郎,今現银发翁;昔夙俏娇女,今朝忆青娥。时光不老,你(妳)我都好。
古往今来,越古稀之年亦有资格称老人了。1713年3月康熙皇帝邀65岁以上老者,官民不论,均可赴京参加御宴——千叟宴。1796年乾隆皇帝赓办千叟宴,邀请天下70岁以上老人3056人在皇城尽欢颜,并授每位老人寿杖、玉如意。
敬老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重阳之日,吾等年越古稀之战友、工友、同学、朋友,嗟乎感叹之余,把酒凌虚,有词为证:
“人生跌宕多起伏,尔也忙忙,吾也匆匆,乡野山寨、厂房车间、军营边关,一生脚步伴日出,月下浅影闻风声。
两鬓添白发,明日何其多,蓦然回首,我也曾帅哥,妳也曾靓妹,何以年少问青葱?”
天道轮回,日有昼夜晨昏,命有生来老去;遥看月之阴睛圆缺,尽阅人间悲欢离合;吾等诸君,越古稀之年,乃天意,也是福兆。进80岁还有9年,入90岁尚有19年,达100岁还有29年,拥握好生活自理能力而快乐地活着,天亦长兮,地亦久兮,九九重阳,意寓久久,心达登高处,天地自觉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