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智的晚年(小说)
谢晟
族里的阿智今年76岁,比我父亲长1岁,我的父亲是个退休的小学教师,在农村,按理来说退休金已经足够花销了,但在好像没有阿智活得“洒脱”。
阿智是个几进几出的监墩,年轻的时候好吃懒做,总喜欢顺手摸瓜,偷鸡摸狗,那时严打,一进一出青春就没有了。
牢里出来,阿智有着百般的不习惯,因为阿智是个单身汉,一个人在家冷屋冷灶的,在牢里至少可以按点吃个热饭。
族里的人总喜欢和他开玩笑,问:阿智回来更舒服吗?阿智总是摇摇头说道“余故非斯人,为性兼懒惰”。
大概记得阿智最后一次被抓进去是80年代末了,那时正是改革开放的时光,农村家家户户都开始换上了大彩电。
阿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用箩筐一边装自家的黑白电视,一边装石头,用扁担挑上一路小跑,到8公里开外的洋东村。
阿智挨家寻找大彩电,瞄好彩电后,偷偷把自家的黑白电视给换上。又用箩筐一边石头一边彩电挑回家中。
阿智换上大彩电后,把声音调到最大声,恨不得全村的人都知道,当然也惊动了镇上的公安。
也就这样,阿智的最后一次犯法为当地公安换来了一幅“破案神速”的锦旗。
我不懂这是“盗”还是“换”。但这次是阿智最后一次被请进牢里的缘由。
那段时间,村里的茶余饭后,最有聊的就是黑白变彩电的神奇故事,总是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阿智彻底告别牢饭已经七旬开一了,步履蹒跚扶墙来, 容颜衰退鬓染白。回来后常常是有上顿没有下顿,靠的是堂兄弟的施舍苟且偷生的活着,当然也少不了堂兄弟老婆的白眼。
改变阿智的人生,是在村干部登门帮他申请了五保户的那一刻,根据国家的规定,像阿智这样的单身汉在六十岁以上的就可以纳入五保户,这样!阿智又开始了吃上了免费国粮。
随着国家对弱势群体扶持力度逐渐加大,阿智的保障金已经不是仅仅满足于温饱问题了,要奢侈一把也是可以的,因此阿智又多了一个逢墟天必赶的习惯。大包小包的垃圾食品是阿智最大的满足。
阿智安逸的日子,改掉了偷鸡摸狗的习惯,渐渐也有了自己的闲情逸致的爱好,那就是钓鱼。

镇上曾经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养殖生猪,那时很多的农民都是冲着补贴去养猪,可是技术关过不了,往往是活一半死一半,农民是没有环保意识的,为了图方便,常常把大头小头的死猪往河里丢,河中间漂着鼓着大大肚子的死猪,成了当地一把手头痛的一道风景线。
环保总得要抓的,不管治标还是治本,因为影响的是一把手的乌纱帽。不懂是哪个环保专家,提出了往河里投放鲶鱼的办法。那时只要河中有死猪,黑压压一片鲶鱼抢食死猪肉,颇有一场千军万马抓环保的震撼场面。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鲶鱼是河中死猪的克星,那么阿智的钓鱼爱好就是河里鲶鱼的克星。
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暑,钓鱼的阿智就像一蹲雕像竖在河边,一呆就是半天。有着“垂下丝纶悬水面,钓完旭日钓余生”境界。
开始阿智还会尝尝鲜,吃腻了也就不再去碰了,但度日的爱好是不能停的,所以后来钓的鱼都会如数送给我父亲。
我父母是闲不住的人,过去苦过,所以现在日子也过的很节俭,没事总喜欢养一些鸡鸭,阿智送来的一些鲶鱼自然为我们鸡鸭家产蛋立下汗马功劳!
秋收,是父母最头疼的事情,因为我们在城里,即使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所以邻里帮忙的那天,父亲再三交代我买些好菜。
田头,我看到了阿智的背影,原来他也来帮忙了,族里的妇人总喜欢拿他开玩笑,算是劳逸结合吧。
“阿智低保金到手了吗”
“嗯”
“多少呀”
“1500哦”
“你要买东西给我吃哦”
“我才不嘞”
“你不买东西给我吃,以后你死了我就不过去帮忙哦”
“我才不怕,我快死就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什么东西都烧光光”
“阿智,你可不能这样哦。”
“哈哈哈!谁叫你们要结婚呀!跟我一样,六十岁后你也有。”
午餐时间,来帮忙的都在我家吃个便饭,我客气地说“阿智!卤鸭多吃一点”。
“不吃了!不吃了!昨天才买一个”
“阿智现在出手可大方了,经常一买就是一个,吃不完就送阿菊。”邻居的阿姨羡慕地说道。
“过几天,扶贫的钱又要到了,现在一个月都有两千多喽”阿智得意地说道。
“我家死鬼去江西打工,大半年了都没有拿几个子回来”邻居燕秋儿媳妇悻悻地说道。
“阿智呀!还是你好哦,不管风吹雨打每个月都有钱花,我们种的蔬菜一阵风雨又白干了”众人们纷纷说道,当然也流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阿智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这种生活。让这些农村的妇人有了傍人篱壁的心态。
我陷入了沉思,族里堂哥的两个儿子也30多岁了,天天玩手机,一点也没有成家愿望;叔的孩子都已经40多岁了,也没有结婚;一个堂弟离婚后也没有再找了,是不是都等着阿智一样的活法呀。


也许,再过几年,老家便有了一群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