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逾古稀偏逞能
摘杏摔伤悔半生
孙喜贵
前几天,我写的《一“柿”三千金》一文,在小区引起了小小的反响,好朋友们戏谑地说:“写得不错,再来一篇摘杏吧”。大家想看我的笑话,”她们都知道我摘杏也摔过一次。考虑了几天写就写吧,尽管是“丢人现眼”的事儿,我也不怕别人“笑话了,况且年遇古稀也无所谓了。
有些事情,或是奇妙或是天意,或是偶遇或是神意。那年我在一个保险公司临时帮忙,从公司出来恰遇一位初中同学,喊我说:“没事回老家玩吧,有车,”我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于是,我们乘车往老家赶,路上,他跟我说:“去摘杏。”走到他村,我们同学多,他打了几个电话,想召集起老同学们聚聚,结果去了十几个同学,在一家酒店吃饭饮酒。同学们谈天说地,无话不说,兴奋欢喜,无比高兴。饭后,我俩才到我老家摘杏。
先去我家树上摘,摘得不多,又去别人的树上摘了一些,才感到“心满意足。”准备返城时,又走到我的老房子后面,有一棵古老的杏树结得不少,这种杏特别好吃,又香又甜。我们准备了活架梯子,靠到树上摘,我看见树稍上的杏既大又红,可是得上树才行。我年老心不老的心理悄悄升起,上树吧,没料到我又与摘柿子一样“摔了。”摔得不是地方,地上被各种叶子盖得严严实实,下面全是拳头大小的石头,这次距地面不高,可是损伤是身体的关键部位,腰部2根骨头骨折,后背2根也骨折了。
回到城里,又去住院治疗,还做了微创骨折手术。术后与前一次不同,有时昏迷不醒,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甚至说胡话,自己甚至不知道在哪儿住院。
伺候我的家人也没啥好办法好主意。一天突然想起与我关系很好的一位“神婆,”来,给她打电话,说了我的情况。她说:“她在4楼输液,输完了上9楼看看。”来到我的病房,她拿出神附体看病“的看家本领”,说:“这次可是老天爷真要你的命啊,让你去‘南天门当秘书’。”我说:“不行,马克思还没请我去见他呢?你再求求神医吧,我不想去,而且我不是当秘书的料。”家里的人顿时泪流满面,仇得无计可施。她劝家人别伤心,我再跟“神医”说说好话试试吧。她闭着双眼很大一会儿,才说有“救了,”答应了几个条件你们必须做到,爱人和儿子女儿毫不含糊地答应了。
是到遇此事的地方“叫魂,”派人带上所需用品到摔的地方烧香纸,摆供品等,按“神婆”说的做。家人派我那个同学去,结果适得其返。叫“魂”返回的路上或车上不能与别人说话,他倒好,在车上对别人说了此事,结果失败而归,没有任何效果。后将妻子和儿子又回去(自己开车)一趟,“神婆”却又补充了几个条件,她们照“神婆”说的做,这次真的见效果了,停了几天总算出了院。摘杏不少,花钱更多,总计4万多。
我这次摘杏,摔的留下了“后遗症,”腰到肩膀疼痛,好像后背背着一块5斤的“铅块”重,天天疼天天重。我这个人怎么不长记性那么的愚笨,退居二线后竟然摔了两次。
我摘柿子,摘杏挨摔的故事虽然说“精彩闪光,”但奉劝大家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年龄不由人,也不要“逞能,”不要像我一样“精彩闪光”。或许可以让大家总结一些经验教训,或许给大家一个提醒,用心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安度晚年,长寿健康吧。

作者简介:孙喜贵,爱好看书,爱好文学,喜欢写作。文字常见报刊平台,部分作品在《河北日报》《河北共产党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人才》等刊发。河北省最近组织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渊源杯》征文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