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

🔸🔸🔸🔸🔸🔸🔸🔸🔸
1
散皮作品
☘️《 暴雨夜,一滴雨 》
暴雨夜,一滴雨不停翻腾
躁动中辗转反侧思考着人生
为什么飘浮在这一个时空
而不是黎明前一枚晶莹的晨露,花瓣上绽放
左冲右突,把风的面罩都撕破了
疯狂的冲击也撕不碎暴雨夜的黑幕
吃不准长大了,还是刚刚出生
落地而碎的是自己还是另一个思考人生的雨珠
穷尽一生,只为证实
作为一滴雨在暴雨夜,坚守着寻觅
——崇高,就是立在天地之间不扬不卑
或者是站立在浪潮中最高的一株
❊ ❊ ❊ ❊ ❊ ❊
🌹【吉特赏析】
《 暴雨夜,一滴雨 》以暴雨夜中的一滴雨为独特视角,展开奇妙哲思。雨滴拟人化,赋予其思考人生的能力,新奇有趣。它对自身存在时空的疑惑,对成长与消逝的迷茫,尽显细腻情感。在狂风黑幕中挣扎,坚守寻觅,形象生动。最后将雨滴的坚守升华至“崇高”,立意深刻。以独特构思和深刻哲思给人带来思考与触动。
🔸🔸🔸🔸🔸🔸🔸🔸🔸
2
散皮作品
☘️《 城市里,一条马路 》
说起来你不过是一条路,水泥的肉身
承载一些情感貌不惊人的匍匐
最早你是母亲远眺儿女的目光,看到哪里
你便延伸到哪里
拐几个弯,有几条沟壑,像极了
父亲的心事,盘算着成长的旅途
慢慢你开始疯狂延伸,仿佛要超越
城市的历史,延伸到哪里,哪里便称为城市
你已经无法停止,孤独嵌入了你的神经
匍匐下来,等待抑郁爆发
深夜你站起来,看着邻近的马路
数着城市楼房的灯,照亮一言不发的躁动
❊ ❊ ❊ ❊ ❊ ❊
🌹【吉特赏析】
《城市里,一条马路》以独特的视角,将马路拟人化,赋予其丰富的情感与象征意义。诗中马路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情感与历史的载体,承载着母爱的延伸、父爱的深沉及城市发展的轨迹。通过“疯狂延伸”“孤独嵌入神经”等表述,生动展现了城市发展的同时,马路(或隐喻的城市本身)所承受的孤独与压抑。结尾的“深夜站立”与“数灯”意象,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城市生活的孤独与不为人知的躁动,富有深意。
🔸🔸🔸🔸🔸🔸🔸🔸🔸

🔸🔸🔸🔸🔸🔸🔸🔸🔸
3
散皮作品
☘️《 马路上,一粒种子 》
他或许是伴着脚后跟来的,跟着
一个前世叫农民的脚步
脱掉粗糙的外衣,面露光滑判断
来时他也是异常兴奋亢奋跃跃欲奋的
或许他偷偷跟了来,潜伏于阴暗的鞋底
笃笃的脚步声或许正是他刻意营造的
来到的地方一定有大片的阳光和湿润的日子
很容易种出大片的理想和成群的飞鸟
他一定这么想着,这么留下来
躺在马路上,等待风生水起
一个前世叫作市民的人,不认得他
匆忙的脚步藏不住他的愿望
❊ ❊ ❊ ❊ ❊ ❊
🌹【吉特赏析】
《 马路上,一粒种子 》以独特的视角,赋予种子以人的情感与梦想,通过种子跟随农民脚步来到城市马路的想象,展现了其对阳光、湿润和新生活的渴望。诗中“脱掉粗糙的外衣”“异常兴奋”等表述生动有趣,赋予种子以生命力和情感色彩。而市民的匆忙与不识,则形成了对比,隐含对自然与都市生活疏离的感慨。作品简短却意蕴丰富,用新颖的意象引发读者对于自然、梦想与现实疏离的思考。
🔸🔸🔸🔸🔸🔸🔸🔸🔸
4
散皮作品
☘️《高层大厦,一扇窗子》
这扇窗子没什么不同,既可透风
也可以看风景
我要你从这扇窗子去看另一座楼的另一扇
你要发现,那一扇走过的春风暖不暖
那一扇窗子后边有没有人朝这边看
我要你看清楚那眼神,有几个季节在变幻
微笑,愤怒或者痛苦,我要你
看清楚那是不是一座空房子,朝这瞭望的是空眼珠
其实,人生就这么一扇窗子
我要你跳下去
跳下去,看见还有好多窗子
做着和你同样的事:生或者死
❊ ❊ ❊ ❊ ❊ ❊
🌹【吉特赏析】
《高层大厦,一扇窗子》以“一扇窗子”为切入点,意象独特且富有深意。通过指引看向另一扇窗,引发对他人生活、情感的探寻与想象,增添了神秘与未知感。诗中提及观察眼神里季节的变幻,细腻又具画面感。而结尾“跳下去,看见好多窗子,做着同样的事”笔锋陡转,将视角从个体延伸到众生,揭示人生共通性。
🔸🔸🔸🔸🔸🔸🔸🔸🔸

🔸🔸🔸🔸🔸🔸🔸🔸🔸
5
散皮作品
☘️《春天里,一朵杏花》
漫山遍野我们开了,白得改变了山坡的颜色
白得像寂寞
在看似枯萎的枝丫,我们亮闪闪盛开
但是我们寂寞
我们掉进游人的眼睛、鼻孔、照相机、Wi-Fi里
也看见寂寞与你们同在
我们炫耀在你们的节日,绽放意味着死亡
飘落的白花瓣,告诉你寂寞是怎样飘摇的
我们期望另一种存在,作为果实喂养你们的先人
然后伴随寂寞一起长大
就这样,寂寞悬挂在枝头
我们绚丽至极太缤纷太热闹太短暂太久远了
❊ ❊ ❊ ❊ ❊ ❊
🌹【吉特赏析】
《春天里,一朵杏花》以杏花视角,赋予自然之物寂寥又深沉的情感。诗中杏花白得耀眼却寂寞,即便在节日中绚烂绽放,也预示着死亡的迫近,飘落花瓣成了寂寞的具象化表达。它渴望以果实形式延续存在,却又难逃寂寞相伴的命运。诗中“寂寞”一词反复出现,强化了主题,营造出一种繁华背后的苍凉感。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给人以深刻印象。
🔸🔸🔸🔸🔸🔸🔸🔸🔸
6
散皮作品
☘️《暴雨夜,另一滴雨》
暴雨夜,一滴雨总没有下落
它反复目测适合降落的高度
从什么高度还不是重点
或许在寻找陨石砸出湖泊的力度
至于多少力度也不打紧
要紧降落到什么位置,海洋,村庄,山坡?
落什么位置也可以随机
重要以什么名义,原子,分子,卵子?
即便这一切都无所谓,关键
能一落成永恒,并宣告说:
再小的颤动,总得有一种方式活着
再高的飞升,也是现在
❊ ❊ ❊ ❊ ❊ ❊
🌹【吉特赏析】
《暴雨夜,另一滴雨》以暴雨夜一滴雨的视角,展开奇妙哲思。诗中雨滴不断探寻下落高度、力度、位置与名义,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到生命本质的思索。它不拘泥于常规对雨的描写,借雨之寻,探讨生命存在形式与意义。“再小的颤动,总得有一种方式活着”一句,升华主题,传达出生命无论渺小伟大,皆有其存在价值与姿态。语言简洁却富有张力,意象独特,给人以深刻启迪与无尽遐想。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