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铸忠魂,山河永铭记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观后感
作者:相思入梦
为国深潜谍战中,
中华儿女真英雄
甘将热血抛开去,
护国大业立伟功。
流泪连续追剧《沉默的荣耀》,剧中再现了白色恐怖下的台湾,吴石将军、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烈士与敌特周旋斗争的英雄事迹,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动人心魄。
触动着心底的疼,触动着心灵的感动!当镜头中看到吴石将军临刑前挺直的脊梁,朱枫烈士淡然的目光,陈宝昌将军坚毅的神情,以及聂曦嘴角那从容的笑容,那份藏在沉默里的忠魂,便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
这部剧没有用激昂的口号渲染英雄,却以近乎纪实的笔触,让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烈士的牺牲,化作“沉默铸忠魂”的生动注脚,更让这份忠魂,在剧集热播后成了“山河永铭记”的全民追思。
剧中的沉默,从不是懦弱的退缩,而是信仰的坚守。吴石顶着“国民党高官”,身处虎穴,险处丛生;朱枫放弃团聚,把生离变成了死别;陈宝仓在生死薄上签名时,明知落笔即是终点,笔尖仍是那么坚定;聂曦面对枪口时嘴角带笑,把对胜利的笃定刻进了最后一刻。他们用沉默的坚守,坚守住炽热的忠魂,把生留给了民众,把希望留给山河,这份“于无声处见忠诚”的厚重,比任何呐喊都更动人。
而通过这部剧的热播,最珍贵的回响,便是让“山河永铭记”从誓言变成了行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上,鲜花不败,老人带着孩子抚摸英烈的名字,轻声讲述那段沉默的历史;福州吴石故居的青石板路上,参观者驻足瞻仰,重复那句将军“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誓言;宁波朱枫旧居“憩园”里,书信与皮箱静静陈列,瞻仰者读出“为信仰而来,为信仰而去”的初心;河北遵化陈宝仓纪念馆中,旧照前的鲜花卡片上,“从未忘记”四个字格外醒目。追思时落泪,默念那铿锵的誓言!聂曦年轻英俊的面庞,清澈的眼睛也仿佛在与来访者亲切对话深情诉说。
英雄的后辈们,更用行动延续了“沉默铸忠魂”的风骨。因历史原因,英烈们的身份曾被误解,后辈们在沉默中隐忍生活,却从未借“英雄之后”的名义索取分毫。他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工作,却极少向人提及家族往事,只愿先辈的故事,随忠魂一同被铭记。他们不争名、不逐利,把对先辈的思念,化作了自强自立的脚步,这恰是“山河永铭记”最珍贵的传承。
曾有人说“和平年代不需要英雄”,过去的事情不愿再提,但《沉默的荣耀》告诉我们:沉默的忠魂从不会过时,山河的铭记也从不会停止。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无需面对枪口,但坚守岗位时的专注、面对困境时的担当、面对诱惑时的清醒,都是“沉默铸忠魂”的当代回响。这部剧让我们懂得:英雄从不是遥远的符号,他们的忠魂藏在每一份坚守里,他们的名字刻在每一寸山河里,而我们,正是“山河永铭记”的践行者与传承者。
观剧重识英雄志,
山河花海寄追思。
丹心曾隐寒夜里,
忠魂永存未名时。
四位优秀的主演于和伟、吴越、那志东、魏晨、以及众多演职人员,他(她)们用心用情诠释了人物的精髓,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民众,精湛的表演赋予艺术灵魂,他(她)们演出了他们就是英雄,感人至深!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