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谁不说咱霍州好
旖旎
晨雾还没散尽时,我总爱先绕到南游园走一圈。朱红色的园门朝东开,门楣上“霍州南游园”五个鎏金大字沾着晨露,在微光里泛着暖光。刚跨进门,就被一阵湿润的风裹住——风里混着汾河支流的水汽和垂柳的淡香,顺着石板路往深处走,能看见南涧河的活水顺着游园的景观渠蜿蜒,渠边砌着青灰色的石栏,栏上刻着霍州的老故事:有娲皇补天的传说,也有霍州署断案的场景。渠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几尾浅灰色的小鱼摆着尾巴游过,偶尔啄一下岸边垂落的柳丝,惊得露珠“嗒嗒”掉进水里,漾开细小的波纹。
晨练的人们早已散在游园各处:靠近入口的空地上,几位老人穿着藏青色太极服,跟着录音机里的旋律慢悠悠起势,抬手时衣袖扫过草叶,带起细碎的晨光;往南走的紫藤花架下,有阿姨们凑在一起跳广场舞,粉色的紫藤花瓣偶尔落在她们的发间,没人在意,只顾着跟着节奏摆动;最东边的健身区更热闹,孩子们趴在滑梯上数远处的汾河大桥,年轻的父母推着婴儿车散步,车轮碾过石板路的“轱辘”声,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在园子里轻轻荡。我坐在渠边的石凳上,看一位大爷用毛笔蘸着渠水在石板上写字,笔锋划过处,“霍州好”三个字渐渐显形,水迹在晨光里慢慢干,又被他笑着补上,像是要把这份喜爱刻在游园的晨雾里。
穿过南游园的月亮门,就到了汾河步道。河水裹着昨夜的清露,缓缓漫过浅滩的鹅卵石,把晨光揉成细碎的金箔,一路绕着霍州城流淌。东接南涧河的交汇处最是热闹,溪水带着山涧的清冽奔来,与汾河的温柔相拥,水面泛起层层叠叠的涟漪,像是给小城系了条双色的绸带。岸边的芦苇丛里,偶尔有水鸟扑棱着翅膀飞起,翅膀尖沾着的水珠落在草丛里,打湿了晨练老人的布鞋,他们却笑着摆手:“这水甜,沾点也舒坦!”有钓鱼的人坐在马扎上,鱼竿垂进水里,鱼漂在波纹里轻轻晃,他说汾河的鱼最鲜,“熬汤不用放味精,光靠这河水的清甜,就鲜得能掉眉毛”。
往南走不远,就是冯南垣村,村口的小路直通南涧河支流。去年秋日我去时,正赶上村民们在河边洗菜,清凌凌的河水漫过竹篮,带着山泉水特有的凉,洗过的白菜叶上还挂着水珠,透着鲜亮。“以前河边还是土坡,一下雨就泥泞,现在修了石砌的护坡,还装了不锈钢护栏,夏天孩子们在这儿玩水都放心!”洗菜的李大婶指着河对岸,那里种着成片的垂柳,枝条垂到水面上,风一吹就漾起绿波,“春天来这儿,能听见满河的蛙鸣,比城里的公园还热闹!”河岸边的灌溉渠直通村里的苹果园,清澈的河水顺着管道流进果园,滋润着每一棵果树,果农们说,用南涧河的水浇出来的苹果,甜得更透,“咬一口能看见糖心,比外地的果子多股子灵气”。
走进冯南垣村,巷口的“老冯家馍坊”先飘来麦香。玻璃窗后,雪白的晋南冬小麦粉堆在青石案上,冯大娘正往面粉里加温水,“水得是南涧河的井水,晾到温乎劲儿,和出来的面才软和”。她揉面时腰腹发力,面团在案上“砰砰”作响,每揉一下都要把面团往案上摔,“得揉够一百下,筋道才出得来”。醒好的面团揪成拳头大的剂子,手掌转圈捏出花边,再用木梳在顶上压出三道纹路,一个个圆胖的馍坯便排队进了竹蒸笼。灶下烧的是霍山的松木,火苗“噼啪”响,蒸汽裹着麦香和松针的淡香漫出笼盖时,整个巷子都飘着甜气。刚出锅的霍州馍趁热掰开,内里是蜂窝状的细孔,嚼着带股子韧劲,咽下去还留着麦秆的清香。如今馍坊添了真空包装机,印着“冯南垣”和霍山图案的馍馍,顺着电商物流车,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家乡味”,连外地游客来村里,都要拎几袋当伴手礼,说“这馍里有霍州的水味,吃着踏实”。
离开冯南垣,往城东的厨具工业园走,沿途能看见汾河的支流穿园而过——园区的循环用水系统,就靠这河水保障。走进山西永鑫厨具厂的车间,不锈钢的光芒晃得人眼亮:左侧的数控激光切割机正精准裁切钢板,火花在防护玻璃后连成橘红色的细线,切割声“滋滋”响,切好的钢板边缘整齐得没有一丝毛刺;中间的抛光车间里,工人手持羊毛轮,蘸着特制的抛光膏,将炒锅内壁打磨得如镜面般光滑,“要磨到能照见人影,炒菜才不粘,还得用汾河水试煮,水干净才不影响检测结果”;右侧的组装线上,一个个锅具经过气密性检测、手柄安装,最后贴上“霍州制造”的蓝色标签,装箱发往全国。车间主任拿起一只深底炒锅介绍:“咱这锅用的是304食品级不锈钢,锅底做了三层复底,电磁炉、燃气灶都能用,去年光给连锁餐馆供货就超十万口!”如今园区里聚集了二十多家厨具企业,从不锈钢板材、锅具配件到成品销售,形成了完整产业链,还建起了研发中心,新推出的麦饭石不粘锅,靠汾河水冷却的生产线,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三成。傍晚时分,工业园的大门外,下班的工人们骑着电动车说说笑笑地往外走,车筐里装着刚从路边摊买的霍州馍,路过汾河步道时,还会停下看会儿夕阳——河水映着晚霞,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脸上带着踏实的笑意,那是靠手艺吃饭的底气,也是看着家乡产业从“小作坊”变成“大集群”的自豪。
晚饭后,南游园又换了副模样。夕阳把园门的影子拉得很长,景观渠边的路灯次第亮起,暖黄色的光映在水里,像是撒了一把碎金子。儿童区的滑梯上,孩子们穿着鲜艳的外套追跑,笑声落在水面上,惊得小鱼又游了过来;凉亭里,几位老人凑在一起拉二胡,拉的是《谁不说咱家乡好》,弦音顺着风飘出去,和汾河的流水声混在一起;健身步道上,散步的人多了起来,有人手里拿着刚买的霍州甜杏,咬一口的脆响里,满是果香;还有年轻情侣坐在紫藤花架下,聊着天看远处的汾河大桥,桥上的车灯连成一串,像落在河面上的星。我站在游园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霍山的轮廓隐在夜色里,近处南涧河的水静静流,汾河的风轻轻吹,忽然觉得,霍州的好,就藏在这寻常的烟火里——是南游园晨露里的太极、暮色中的二胡,是汾河与南涧河滋养出的鲜鱼、甜果,是冯南垣“老手艺焕新生”的馍香,是工业园“小厨具闯大市场”的活力,更是日子蒸蒸日上的踏实。
走在霍州的街头巷尾,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游园村落、厂房车间,我总忍不住想:这样的地方,谁能不说好呢?霍州的好,藏在每一缕河风里,每一口麦香里,每一片游园的绿荫里,也藏在每个霍州人的心窝里。
霍州好风光
旖旎
晨光漫过霍山的脊梁
把娲皇庙的石阶晒得发亮
千年银杏撑开青铜伞盖
叶脉里嵌着远古的晴朗
汾水绕着城郭轻轻唱
带起稻浪,漫过退沙镇的田埂与院墙
七里峪的风裹着松香
漫过黑龙潭的飞瀑,溅起碎银千丈
红石峡的崖壁映着斜阳
把游人的笑,刻进丹霞的褶皱里藏
悬泉山的云漫过佛龛
晨钟撞开雾霭,惊醒谷中沉睡的石羊
传说里娲皇曾在此补天漏
留下一汪清泉,映着山巅的月光
霍州署的飞檐挑着时光
仪门内石狮守着百年的端庄
大堂上“明镜高悬”的匾额
还映着旧时断案的清朗
青砖缝里漏下明时雨
洇透旧案卷的墨香,也润了新苔的绿裳
谁的镜头定格了秋阳
把陶唐峪的层林尽染,装进记忆的相框
这方水土养着烟火寻常
也养着,人人夸赞的好风光
鹧鸪天·咏霍州风光
霍岳凌云接碧天,汾河如带绕城边。
娲皇庙古银杏老,陶唐峪深枫叶燃。
穿峪谷,访幽泉,黑龙潭畔听流泉。
悬泉曾补娲皇漏,霍署犹存仪门严。
观匾额,忆当年,难怪人称此地仙。
霍州风光咏
一
霍邑钟灵秀,山河入画屏。
霍峰凝翠色,汾水漾清泠。
二
古寺藏幽径,新林覆远汀。
悬泉承帝迹,霍署见官刑。
三
瀑泻岩间玉,芳浮谷里馨。
秋林燃赤霞,春野铺新青。
七律·谁不说咱霍州好
旖旎
霍岳凌云接碧穹,汾河映日走长虹。
南游园里花常艳,冯北垣边麦正丰。
厨具精工销四海,香馍巧手誉三东。
千年古邑今尤盛,谁不倾心赞此中。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