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公益路 大爱润心田——姚宝磊
以爱心大讲堂为桥,让传统文化在乡土扎根
王有震 赵生义 李宗印/报道
在豫南老区泌阳县泌水街道办事处七里岗居委会,提及姚宝磊的公益故事,乡亲们总能说出一连串温暖的细节:免费爱心诊所里耐心问诊的身影、百人饺子宴上热气腾腾的烟火气、金秋大戏台下满座的欢笑声……而在这诸多公益实践中,持续十多年、跨越多地的“中华好家风公益大讲堂”,更是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人间大爱的重要载体,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投身公益以来,姚宝磊便深知,物质帮扶能解一时之困,而文化滋养方能润心长久。为此,他坚持十年如一日,在驻马店市区、泌阳县、北京市等地定期举办“中华好家风公益大讲堂”,无论事务多繁忙,从未中断这场“文化公益之约”。每一场大讲堂,他都精心策划内容,将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与“孝道”文化深度融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让抽象的文化理念变得可感可学。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做人的根本。”在泌阳县祥和小院的一场大讲堂上,姚宝磊结合当地村民的生活故事,从“如何孝敬父母”“怎样传承家风”说起,再延伸到《论语》《弟子规》中的经典语句,让在场的老人、村民与学生都听得入神。有村民感慨:“以前总觉得国学离我们远,听姚总的课才知道,传统文化就在过日子的点滴里,孝顺父母、和睦邻里,都是在践行老祖宗的智慧。”
在北京、驻马店举办的爱心大讲堂上,他针对城市人群的生活节奏,将“孝道”与现代家庭关系相结合,分享“常回家看看”的温暖细节、“耐心倾听父母心声”的沟通技巧,不少听众当场拿出手机给家人打电话,场面感人。而在驻马店泌阳的讲堂中,他更是将传统文化与乡村生活紧密相连,鼓励乡亲们用“孝”治家、用“善”待人,带动形成邻里互助、家风淳朴的乡村新风尚。
十多年来,姚宝磊的爱心大讲堂没有华丽的舞台,却有着最真诚的分享;没有高额的酬劳,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既有特意赶来听课的普通群众,也有全国各地主动加入志愿服务的爱心人士,更有受其感染、开始践行孝道的年轻人。有位曾多次听课的大学生说:“以前对‘孝’的理解很浅显,听了姚老师的课才明白,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陪伴,现在我每周都会跟爷爷奶奶视频聊天。”
如今,姚宝磊的公益脚步仍在继续,爱心大讲堂也如同一颗颗种子,在驻马店、泌阳、北京等地生根发芽,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更让“孝道”“仁爱”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更多人点亮了精神明灯,也为社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他常说:“公益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久坚持;文化传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融入生活。只要有人愿意听、愿意学,我就会一直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