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浣溪沙16首
气若兰兮
作者尹玉峰(北京)
1.浣溪沙·素手惊波鸟破空
素手惊波鸟破空,两痕清影一痕红。绣球滴碎玉玲珑。
银纽初开星子落,蓝裙忽化月华浓。竹竿悬起半江风。
2.浣溪沙·一笑能教万籁沉
一笑能教万籁沉,风停水止月藏林。百花低首拜罗襟。
若问倾城何所似?春冰初破玉声音。人间无物可比心。
3.浣溪沙·水鸟飞时水认痕
水鸟飞时水认痕,涟漪两片是她身。竹竿斜挑一绸春。
笑里月光初织网,槌边石岫已生纹。指间逃走近江云。
4.浣溪沙·棒槌敲开第七洲
棒槌敲开第七洲,石纹暗记旧温柔。流光偷系纽边秋。
数尺鲛绡沉水织,三分月色带霜收。指间忽有浪低头。
5.浣溪沙·浣罢云纱夜未寒
浣罢云纱夜未寒,银河线脚渐松残。槌声溅湿几重山。
夜浸蓝比天深黛,绣球红胜火微阑。星星纽扣缀浑圆。
6.浣溪沙·素手拈花露未干
素手拈花露未干。眉弯新月映春兰。罗衣轻染杏花酸。
笑问萱堂糕可热?忽惊蝶影落襟前。拾来却作鬓簪冠。
7.浣溪沙·玉立风前月下时
玉立风前月下时。芙蓉初绽露风姿。笑融春色满眉栖。
举步生香涵雅韵,回眸带月见真仪。不施脂粉自清奇。
8.浣溪沙·气若兰兮终不移
气若兰兮终不移。风姿绰约胜瑶池。眸含秋水净无疵。
一举一颦皆韵味,云舒鹤立显风姿。言行举止总相宜。
9.浣溪沙·一碗粗茶淡饭香
一碗粗茶淡饭香。晨昏相对话家常。细流涓滴润心肠。
莫问山盟连海誓,只求朝暮共斜阳。此生相伴即天堂。
10.浣溪沙 • 一纸招工引客喧
一纸招工引客喧。百人争竞为三餐。朱门夜宴正言欢。
醉眼乜斜嗤丐众,金樽摇晃笑民艰。不知谁是更贫寒?
11.浣溪沙·铁骨铮铮锻火红
铁骨铮铮锻火红。千锤百炼见神工。乾坤在握自从容。
榫卯暗藏天地理,方圆明合古今风。匠心独运不言中。
12.浣溪沙·松壑凝云昼掩扉
松壑凝云昼掩扉。苔痕吞没旧行衣。一声鹤唳万山微。
涧底流光沉古月,崖边枯坐忘星移。空潭影里认前非。
13.浣溪沙• 灯火阑珊夜色融
灯火阑珊夜色融。烤摊炭火正通红。粉丝扇贝蒜蓉浓。
数载少年谈笑里,几多老友酒杯中。人间烟火最从容。
14.浣溪沙·俗语村中憨者生
俗语村中憨者生。传言挡祸护安宁。横灾难犯村中静,一片痴心化险情。
憨态显,祸患轻,村民皆赞有神灵。无他村寨多风雨,有尔家园享太平。
15.浣溪沙·平淡光阴似水流
平淡光阴似水流。追寻热爱解千愁。朝花夕梦总温柔。
一抹霞光添彩翼,满怀期待踏云舟。人生从此不荒丘。
16浣溪沙·风雨兼程志未休
风雨兼程志未休。勤耕岁岁映星眸。心灯一盏照云游。
莫问前程多坎坷,且珍当下寸阴稠。梦花开处月如钩。
………………………………………………………………
-词作诗解-
旎诗:梦花开处
作者:尹玉峰(北京)
当第七洲的岩石开始低语呼吸,她悬起
竹竿,搅碎半江星月绣球滴落的碎玉里
月光织就的网,沉沉地睡去了
槌声惊醒沉睡的波纹,她数着
鲛绡般的流年,指间云逃;春兰在她的
唇齿间绽放,气若兰兮,是风干的心跳
烤摊炭火点燃夜色,粉丝与蒜蓉的
香气里,铁骨铮铮发亮;一碗粗茶
盛满天堂!浣纱女的笑声
惊破空谷,涟漪是她遗落
的绸缎,轻舞飞扬;棒槌敲开第七洲
的门,石纹里藏着旧温柔,轻轻荡漾
岁月如歌悠长,铁匠铺中,千锤百炼
木匠的榫卯暗藏天地密码,智慧闪光
憨者横身挡祸,村寨静如古潭
平安无恙。风雨兼程的旅人们
心灯一盏,照见梦花开处,气若兰兮
终不移,是风骨,是烟火,永远传唱
【旎诗的由来】旎诗由尹玉峰《海棠花未眠》夺势定位:“在人类最困惑的时间节点/世界己昏然/海棠花未眠/冉冉升腾的爱意静观人间/几多冷暖?寸心至死如丹/弹拨一曲弦颤千古的绝响/朝露落下若溅玉,眼泪凝了也耀眼/迎向人间千万朵,挂在枝头细裁香/烟烟缕缕,染得一眉清光漫过嚣世/愿景沐阳光,但见蝶舞温婉绕海棠……"
这种具有古典的现代美、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现代旎诗,感叹着诗国黄昏的感叹,旖旎着诗国黎明的旖旎,达到一种闳约深美的艺术境界;运用美丽如闪电、摄魂夺魄的诗境语言营造诗境、意绪、愿景、求索、挣扎,任想象力统治世界,直捣心智。
旎诗英语翻译为:A poem of beauty(一首诗的美),日语翻译为:美しいし詩(美丽到令人窒息的诗)。当汉语旎组词为旖旎时,多了一层清洁干净、纯真雅致、幸福温馨、动人心魄的意思。历代诗词名家都喜欢择用。(唐)李白 《愁阳春赋》荡漾惚恍,何垂杨旖旎之愁人。(清)孙枝蔚《清明日泛舟城北》新烟何旖旎,黄鸟鸣春深。"旎"字从方人从尼。“尼”意为亲和、亲近,转义为缠绕、缠人。“人”和“尼”联合起来表示“旗帜缠人”。

“守正创新,生生不息!”
——出自尹玉峰《诗脉》
”诗"为魂,承千年文心;
"脉"为形,贯古今气血。
尹玉峰《诗脉》理念:诗是血泪里渗出的盐、风干后的心跳。真正的诗歌生命力,终将会像二月二龙抬头时"新莺早早叫枝头"般的自然涌现,而不是用脚投票山寨荣誉虚假光环下的人工授粉。真正的诗人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们留下一个节日,真正的诗性从未被浮世贩卖的粽叶包裹。唯有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中,诗歌才能永远不负诗国,不负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