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大蒜
文/孙琳
永年早先是个县,近几年改区,是个土特产丰富的地方,尤其大蒜全国驰名,冀南一带有“鸡泽辣椒永年蒜”之说,而大蒜的集中产地则是滏阳河沿岸的“上坡地”“下坡地”。据考证,永年在明嘉靖年间已开始大面积种植大蒜,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了。清《广平府志》载:“蒜,叶如兰,茎如葱,根如水仙,味辣,本境生于水田者多”。
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地区,汉代传入我国,明朝传入永年。据说明初移民时,有个名叫张二安的人,他原在山西有大蒜种植经验,还擅长用大蒜治疗肚痛腹泻。他带来了不少蒜种,秋后栽种了大蒜,由于管理得方,收成颇丰,由是永年人开始竞相种植大蒜。
大蒜是喜水作物,勤浇灌方可旺长。永年境内有滏阳河,地上水资源丰富,便于灌溉,土壤常年处于湿润状态。而且这里的黑土土质特别适宜大蒜生长,多年重茬也不会导致减产。
永年大蒜广受欢迎的因素来自于它的几大特点:个头大,瓣大,皮薄,汁多而粘稠,辛辣,绵香,酥脆,耐储存,就是到了来年春天依旧蒜汁丰富,生熟食俱佳,是上乘调味品。从百姓日常生活到招待宾客之高级宴席,都有大蒜、蒜薹、蒜汁、蒜泥的影子,应该说大蒜及其附属品是城乡饮食的必备品。大蒜还有“解五毒”之说,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不但可以杀菌,且对慢性肠炎也有独特疗效。常食大蒜,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抑制癌细胞发生等一定作用。
说起永年大蒜的品种,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里的大蒜大致有三个品种,其一是白皮蒜,蒜头大,蒜皮薄,成熟早,产量高,适宜储存、加工。秋分前后栽植,小满前后抽薹,芒种前后挖蒜头。其二是紫皮蒜,俗称、“红蒜”“软脖蒜”,开春栽植,也是芒种前后挖蒜头,基本不出薹。肉质爽脆,辛辣绵香,既能调味又有药用价值。其三是牙蒜或曰“狗牙蒜”,蒜瓣多,蒜头瘦小,皮层厚,水分不易流失,宜于长期储存,通常可以以陈见新,因其蒜瓣形似狗牙而得名。与紫皮蒜一样,这种蒜也是开春栽植,基本不出薹,不同的是延长至夏至才挖蒜头,因产量较低,已绝迹多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永年大蒜的本土蒜种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山东苍山大蒜,俗称“黑蒜”或曰“黑皮蒜”。这种蒜蒜头大,产量高,每亩地可产蒜头500公斤以上,同时可以长期储存。蒜薹产量也高,每亩地可达500公斤以上。蒜薹放入恒温库,可以储存到来年新薹上市。与此同时,也是来自于山东苍山的杂交大红蒜也开始大面积引进、种植,其出薹少,但蒜头特别大,产量也高,适宜剥皮生食。山东苍山大蒜的种植管理方法与原永年大蒜的管理方法基本相同。
大蒜从种到收程序多,颇费工时。先是耕地,再刮成畦埂,栽植时还得开沟,蒜农蹲下去,一瓣一瓣栽植。之后就是浇水、覆盖地膜。蒜芽刚出土时,需要用扫帚扫,钩子勾。整个生长期须得浇水5、6遍乃至更多。近几年防越冬冻坏,大都覆盖二层膜。蒜薹长成了,又得一根一根抽蒜薹。随即就是一颗一颗挖蒜、晒蒜、缯蒜把子、编蒜联。近年,发明了机械化栽植、挖蒜技术,从而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说起编蒜联,这是永年一带蒜农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因为只有把晒好的大蒜编成蒜联,才便于储存与出售。编蒜联须得将蒜缨晒干,为让蒜缨柔软,方便编蒜,先适当潲点水。姑娘媳妇们,白天凑在树荫下,夜晚借着明月光,叽叽咕咕,说说笑笑,将一颗颗带缨的蒜头编成蒜联。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永年一带的蒜农就开始远赴北京、天津、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等地走街串巷卖蒜。就连说相声的人也逗趣说:“世界上啥最粘?永年卖蒜的人最粘!”而所谓“粘”,无非就是只要你搭腔,就想法粘住你、缠住你,让你不买我的大蒜休想离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带的人善于经商的特长。
如今,大蒜早已成为永年一带村民致富的主体产业之一,据2025年最新统计,全区大蒜播种面积为2.7万亩,蒜薹总产达1.49万吨,总产值约1.27亿元;蒜头总产达2.7万吨,总产值2.16亿元,蒜薹和蒜头两项总产值达到3.43亿元。此外,据测算,随着电商渠道的完善等因素,永年区全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6.2亿元。放眼永年区,到处都是大蒜加工厂摊及恒温库之类的储存设施。加工出产的脱水蒜瓣、蒜片,远销日本、俄罗斯、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赚取了外汇,增加了收入。
作者简介:
孙琳,号漳浒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理事,永年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文化学者,已出版文学著作多部。
制作:国际诗人杂志编委,都市头条编辑刘海生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