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的力量
~《沉默的荣耀》观后感
文/王荣辉
朗诵/王雪昌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近期热播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令我动容。剧中通过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塑造,展现了信仰在极端环境下的力量。还原以1949年至1950年台湾隐蔽战线斗争为背景,聚焦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真实潜伏事迹,刻画了他们在险恶环境中坚守信念的抉择与牺牲。

这部剧用平缓的笔触叙事节奏,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特殊年代。不是共产党员的吴石一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成为生命的绝唱。
这部剧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它不仅让观众了解了那段悲壮的历史,更激发了人们对英雄的敬意、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担当。
这部剧没有落入英雄神话的俗套,它展现的是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明知危险却依然前行的普通人。他们的荣耀不在于后来的褒奖,而在于当时的选择,那种在重重迷雾中依然坚守信念的勇气。
这部剧在尊重历史大框架的前提下,实现了一次成功的“红色叙事”升级。它不再满足于讲述一个悬疑刺激的间谍故事,而是旨在建构一段能够与当代观众产生深度共鸣的、富有教育意义和情感冲击力的隐蔽战线的英雄史诗。

这部剧明知道结局,但大多数人还想看下去。这部剧不是因为它不好看,而是因为它太好看,太真实,太走心了,不想它以那样的方式剧终。
这部剧以牺牲一部分历史的复杂性,来换取意识形态的明晰性,令观者动容,让书写者敬颂。哪些为祖国、为人民、为正义而牺牲的无名英雄,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国史永远铭记。
伟人毛泽东以五言诗赞红色特工: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无名英雄的名字无人知晓,隐蔽战线的功勋永垂不朽。国家功勋不是没名字。是我们,太久没提起。
这是一部有能量的剧作,是还原真实的历史课,是奉献给观众及读者的灵魂拷问。
当国人透过《沉默的荣耀》剧情观看这段历史,不应只看到悲剧与牺牲,更应看到信仰的力量、生命的价值以及历史的教训。
观后我怕下笔太重,惊扰了烈士的英魂,又怕下笔太轻,写不出他们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
当下的我们在和平年代刷手机、喝奶茶时,不应忘记曾有人在孤岛的暗夜里,用生命点燃火炬;曾有人在刑场的枪声中,将信仰化作永恒的沉默。
让我们铭记为共和国的建立而牺牲的前辈吧,他们都是我们前行的巨大力量。
历史资料很少,装不下英雄的功绩,但传承的就是他们的一生。

《沉默的荣耀》受热捧,为主旋律创作提供了绝佳范例。流量不等于噱头,更不等于套路,而是源于敬畏历史、尊重艺术、以示观读。
这部剧诞生的恰当时,而观后却直击心灵,震撼人心。为收复台湾送来了战斗的冲锋号,丢掉幻想,准备战斗,解放台统,敬畏先烈。
真正的信仰,从不喧嚣,却永远在人心深处,传承有声。
致敬,为共和国牺牲的无数英烈们。
2025年10月24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