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生达命》
作者:愫 弢
主播:红 霞
监制:飘
总编:阳光波

生于大千世界,活于百态众生之中,大人孩子孰能无惑?看不透就迷惑,解不开就痛苦。看透了解开了,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所有的沉重和负载都会嚯然委地。
学习庄子的一些思想,自己郁闷的心情豁然开朗,最令我受益的是他的达生达命的观点。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意思是说,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去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东西。也就是要放下生命中没有价值的东西,放下我们心中那些较劲的,执拗的东西。
是啊,“生命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人都是被重重忧虑、忧愁、忧郁所致死的。
庄子在“大宗师”里讲了鹤发童颜的老者的故事。有人问老者为什么这么年轻,先生说“我懂得道啊,要参透圣人之道,必须有所持守。这持守参悟,有七个阶段:吾犹告而守之,三日之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外天下”就是忘记天下所有牵绊你的人情世故。“外物”就是把所有物质的东西,从你的心里拿手。“外生”就是超越生死。“朝彻”就是心境洞明澄澈。“见独”就是能达到洞见天地万物的道理的精神世界。“无古今”就是穿越古今的长河,没有时间的限制和阻隔,“不死不生”就是追求到了人生的永恒。人生不会因为物质生命的陨落真正寂灭,也不会因为有这个形体而忽略了生命的本真。
这是多么彻底的达生达命啊!
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这些,尤其是不能洞彻外物,总被外物所扰呢?庄子打了一个比方,他说“水静犹明”。水什么时候能够照到万物呢?只有到水是安静的时候。那人也一样,我们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成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
这样的心对于世间的万物既不逢迎,也不拒绝,安安静静,坦然面对。
他又说“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见己而已矣。”意思是,他所说的耳聪,不是说他能听到世间所有的声音,而是他自己能听到他自己的声音;他所说的目明,不是说他能看见世间所有的事物,而是能看见自己。
有这样一种自知之明,有这样一种大彻大悟,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心灵,保持一种恬淡清净的心态,就能保持一种自然快乐的状态。不是说吗,“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状态”。
人就应该清醒地了悟达生达命的真谛,用那些本身最合乎规律的事情去应对规律,真正做到忘利,忘名,忘我,品尝生命本初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