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随感
作者/赵春和
养育之恩大于天,百善之首孝为先。人活一世,最该有的就是孝心,最该做的就是孝顺。这是最低要求,更是最高标准。过了中年,父母已老。善待自己的同时,请多一点耐心,请多一些关怀,别对父母大吼大叫,别嫌父母手脚笨拙。父母丢三落四,是因为记忆退化,父母行动缓慢,是因为腿脚老化,父母观念守旧,是因为思维僵化。希望每一个做子女的都能用心的守候,陪伴,慰藉父母的风烛残年,因为,这绝不仅仅是一种孝道,也是一种责任,更是对自己的儿女最好教育。
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日历中的一页,也是孝到的最集中体现,更是一种传统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内涵,意义和存在的价值。重阳节,是对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一个提醒和忠告,那就是不管工作,事业有多忙,都不要忘记家里的父母,不要忘记经常给他们打个电话,聊聊家常,更不要忘记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生活总要有些仪式感,让节日变得严肃而神圣,热烈而有意义。
重阳节,读着王维的重阳诗,倍思亲,就着陶公的菊花酒,见南山。拣拾一片落叶知衰老,采撷一束野菊懂余生。父母深深的皱纹里蕴藏了多少昨日岁月的风霜,多少艰辛与付出,那朵童真的烂漫,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的稚气吟诵,依稀如昨,只恨当初不解其中意,不懂其中情。谁都会有老的时候,活着本身就不易,所以,我们只能顺从客观规律,知晓礼义廉耻,懂得尊老爱幼,让节日的意义大于原有的要求与标准。
秋风中扬起别样的畅想,九月九,手里又多了几枝菊花香,重阳夜,桌上多了几杯菊花酒。或近前尽孝,有些许的愧疚与缺失,或追思怀远,有些许的失落与遗憾。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那些轻描淡写的祝福,缺乏情感的嘘寒问暖。几句不痛不痒的说辞。而是一种由衷的抒发,内心的涌动,真情的流露,切实的表现。
情依旧:
时逢重阳,鬓角染霜。暮秋时,添加衣裳。芳消翠减,杖篱犹香。叹沧桑事,恨故人远,情意长。
天高云淡,山高水长。何须问,晚霞余光,飞鸿来去,人生无常。任黄花谢,芦花飞走,雪花狂。
更感慨:
叶落辞柯,雁字横空。叹西风吹瘦树丛。气寒枝间冷,声急轩栊。见檐衔月,月照水,水流向东。
冬来秋去,人生亦老。叹浮名宛若残红。昙花一现过,俱付飘蓬。似烟追云,云逐影,影消无踪。
人间朝暮,叶落惊秋。岁月的车轮匆匆碾过,在大地,在路上,在心里,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辙痕。光阴在不经意间悄然变换。一片片落叶翩然飘落游走,不免惊觉,秋已越来越深了。我们的生命也如这季节的轮回,有繁华亦有凋零,有葱茏亦有衰败。我们在时光中穿梭,感悟着人生的曲折起伏,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亦如这多彩的秋叶,在五花山上的一喜一悲,构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一聚一散,演绎着缘分的无常和自然的规律。
时不我待,如若总是沉浸在过往的不如意中,还不如抬头看看那高远的蓝天,拥抱当下的美好与不美好。认真的读,秋,就是一首宁静的诗,仔细的赏,秋,就是一幅绚丽的画,用心的唱,秋,就是一曲深情的歌,反复的品,秋,就是一壶浓郁的茶。规定的日期,任何的提前和滞后都是一种敷衍与亵渎,讽刺与诋毁。愿我们在这人间朝暮中,都能像秋叶般从容飘落,不惊不惧,无怨无悔。愿我们在这叶落惊秋时,能感悟生命的真谛,心怀温暖与希望,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朝暮,每一个春秋。用最真实而朴素的情感,对待每一个节日,每一个人,让这人间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加友善和谐温暖美好。让重阳节,永远都充满浓浓的情,真真的爱,更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符号和标志。
作者简介:
赵春和,男,(1962一),笔名:秦;网名:桃树林子;微信昵称:惜时如金;抖音名:老树。酷爱写作,喜欢看书,摄影,郊游,唱歌。黑龙江省海伦市工业信息科技局退休。现为《作家前线》《望月文学》杂志特约作家,当代传世经典编辑委员会、传世图书文化策划中心特约诗人。作品被四十多家媒体刊物收录发表。2019年作品被《草根诗集》收录,荣获草根文学诗歌奖。2020年作品入选《新时代优秀华语诗歌精选》并荣获“新时代华语杰出诗人”称号。2021年被《人民文艺网》推荐为人民文艺家。2022年作品入选稻田文化《精品诗词集》。同年荣获国韵风华“中华文学”大奖赛第一名。同年在中原杯组委会及其联盟诗会共同组办的“第六届中原杯”全国诗词创作大奖赛活动中荣获《中华诗词名家》:特别优秀诗人奖。2023第九届半朵中文网高级专栏作家。2024作品被稻田文学收录在《中华诗词集》。同年获中华诗艺社黑龙江分社诗词创作优秀奖。2025年有多首作品被《世界经典文学荟萃》《花花乡土文学》收录发表。作品《老杨树》荣获《当代作家》2025“世界读书日”文学大奖赛一等奖,并被《时代中国.当代作家》杂志收录。多个作品在《名家诗歌艺术》刊发,作品入选《中国诗歌选萃》。
2025年10月30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