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木的作品
☘️《 不单纯是社恐 》
嘈杂纷争 旋涡暗流
他把自己拯救出来
窝进僻静的角落
仅仅与一只大黄狗为伴
埋着头 尽其所能
不与人打交道
2025.10.26
❊ ❊ ❊ ❊ ❊ ❊
🌹【吉特赏析】
《不单纯是社恐 》简洁却有力地勾勒出一个“非典型社恐”形象。作者以“嘈杂纷争”“旋涡暗流”暗喻外界环境的复杂与压迫,用“拯救”“窝进”等动词传递出角色主动疏离的迫切感。选择“大黄狗”为唯一陪伴,既突出孤独,又隐含对纯粹关系的渴望。结尾“埋头”“不与人打交道”以动作强化心理状态,虽未明言社恐,却通过环境、行为层层渲染出一种主动选择的孤独哲学,余味悠长。
🔸🔸🔸🔸🔸🔸🔸🔸🔸
🔸🔸🔸🔸🔸🔸🔸🔸🔸
天木的作品
☘️《 慢病服务中心见闻 》
从龙尾挨到龙头
大夫问道:需要什么药啊
她卡了壳 边拍脑门边嘟哝:
每天亲亲蜜蜜的药名咋就忘了
还不到八十岁咋就成了这记性
大夫安慰道:好事儿啊
老天爷慈悲,在给你减负啊
2025.10.23
❊ ❊ ❊ ❊ ❊ ❊
🌹【吉特赏析】
《 慢病服务中心见闻 》这首小诗捕捉了慢病服务中心的生动瞬间,语言质朴却充满张力。通过“龙尾挨到龙头”的排队场景和老人忘记药名的细节,折射出老年群体的普遍困境。医生“减负”的安慰,语出惊人,将健忘这一衰老征兆重构为生命智慧的沉淀,完成从焦虑到释然的情感转折。作品在平淡对话中蕴含深刻的生命观照,结尾处举重若轻的哲学升华,令人回味。
🔸🔸🔸🔸🔸🔸🔸🔸🔸
🔸🔸🔸🔸🔸🔸🔸🔸🔸
天木的作品
☘️《 墓 地 》
无论扮演了什么角色
无论怎么样又怎么样
都够累的
躺下来歇歇
好好奢侈一把
尽享大地母亲的温存
2025.10.26
❊ ❊ ❊ ❊ ❊ ❊
🌹【吉特赏析】
小诗以《墓地》为题,却毫无阴森之气,反显豁达智慧。语言干净利落,用“角色”“怎么样又怎么样”暗喻人生百态,成败得失;“够累的”道尽生命疲惫。后三句笔锋一转,“躺下来”“奢侈”“温存”将死亡诗化为安歇与回归,大地母亲的意象温暖厚重,消解了传统墓园的肃杀。作品举重若轻,在有限篇幅内完成对生命意义的朴素思考,堪称短诗典范。
🔸🔸🔸🔸🔸🔸🔸🔸🔸
🔸🔸🔸🔸🔸🔸🔸🔸🔸
🔸🔸🔸🔸🔸🔸🔸🔸🔸
🔸🔸🔸🔸🔸🔸🔸🔸🔸
🔸🔸🔸🔸🔸🔸🔸🔸🔸
🔸🔸🔸🔸🔸🔸🔸🔸🔸
🌿 🌿 🌿 🌿 🌿 🌿 🌿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