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以爱之名放手
微笑的天使
家中对儿子不愿学驾照这件事,仿佛如临大敌。婆婆、孩他爹轮番对儿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解,我始终保持沉默。可为人父母的责任,终究促使我和儿子认真谈了一次,最后却还是徒劳无功。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可任你父爱如何深沉厚重,母爱再怎样温柔细腻,儿子都气定神闲,不为所动。
那个曾经也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好孩子”,如今也走进了叛逆期。你说的话他不反对,却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言听计从。小时候的儿子,其实特别暖心。两三岁时,就懂得体谅我上夜班的辛苦——奶奶来我屋倒水,他会小声提醒“轻点,别把妈妈吵醒了,妈妈上夜班困”;我感冒了,他会拿来药、端来水,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快喝了,喝了就好了”,还会认真地补一句“等我长大了,你长小了,我就带你去打针”。在他童年的认知里,大概以为自己长大,妈妈就会慢慢变小。说完,他会先摸摸自己的额头,再摸摸我的,然后自言自语:“不热啊!奶奶感冒就吃这个药好的。”接着又拉过被子给我盖上:“妈妈我给你盖上被子,睡觉就不头疼了。”做完这一切,他会用一双小手托着下巴,皱着眉头看着我,小声嘟囔:“妈妈生病,没人陪帅帅玩了。”那时候,心里又心疼又感动,这么小的人儿,居然已经懂得心疼妈妈了。
儿子上幼儿园后学画画,画的大多是妈妈——要么是扎着辫子、一个腿长一个腿短的小女孩,要么是踢足球的“美女”。我问他为什么腿不一样长,他说“因为妈妈高兴得又蹦又跳呀”;问他踢足球的画里藏着什么,他笑着解释“是踢进草坪里啦”。还有一次更有意思,他画了个汉堡,后面跟着个细细长长的图案。我故意逗他:“帅帅,你怎么把带虫子的汉堡给妈妈吃呀?妈妈吃了会生病的!”他小脸一下急得通红,连忙摆摆手:“妈妈那不是小虫子,是大虾!我想让妈妈把大虾夹在汉堡里吃!”我赶紧把儿子抱进怀里,亲亲他的小脸:“宝贝,是妈妈误会你了,你真是个善良又孝顺的孩子,妈妈好爱你!”
都说孩子“七岁八岁狗都嫌”,可那时候的儿子,懂事得让人心疼。恰逢他爷爷癌症晚期,我和他爸爸频繁往返济南,有时候一天要跑两趟。后来婆婆去济南照顾爷爷,孩子就没人管了——医院里处处要花钱,他爸爸得忙着挣钱,孩子只能今天让姥娘接、明天让舅奶奶带。每次见到他,我都因为赶时间匆匆忙忙,他却会反过来安慰我:“没事妈妈,我在姥娘家听话!”听着孩子的话,再看看他眼里藏不住的依依不舍,心酸一下涌上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只能赶紧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爷爷去世,生活才慢慢回到正轨。
爷爷去世后几个月,我带儿子去公园玩,他突然抬头问我:“妈妈,咱家还有钱吗?”我说:“哪还有钱呀?都拿去给爷爷治病了!”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仰起小脸,眼神特别坚定地说:“妈妈,咱家没钱了,以后我养你!”说完,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五块钱递给我,小声解释:“这是姥娘给我买零食的钱,我没买,给妈妈吃饭吧!”说实话,那一刻看着他稚气的小脸和认真的眼神,我抱着孩子,眼泪止不住地流——那是幸福的眼泪,宝贝,你就是妈妈最大的财富,有子如此,母亦何求啊!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那一刻我真觉得,之前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孩子小的时候,妈妈是他的整个世界;等孩子长大了,他又何尝不是妈妈的太阳、妈妈的全世界呢!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他既有懂事的一面,也多了调皮捣蛋的时刻——就像大家说的,好的时候母慈子孝、连搂带抱,闹别扭的时候就鸡飞狗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成长的烦恼”吧。伴随着儿子进入青春期,有叛逆,更有看得见的成长。十六岁那年暑假,他头脑一热说要去打工,我想着让他锻炼一下也好,就和他爸爸同意了。当时我们还私下嘀咕:“从没出去干过活、受过罪,说不定三天就打退堂鼓了。”结果他真的只干了五天就回来了。
第二年暑假,儿子又说要自己挣钱买手机,还约了同学一起去打工。因为有了头一年的“经验”,我们也没太当回事,就让他去了。他住下一周后,我问他怎么样,他说“还行”;又过了半个多月,他突然打电话来,说手腕扭伤了、手指也被烫伤了。我让他赶紧回来,他却不肯,说“才干半个月,人家不给发工资”。我心疼地说:“不给就不给,手机妈妈给你买,咱不自己挣了。”他却很固执:“不用妈妈的钱,我一定自己挣钱买!”我实在不放心,就和他爸爸一起去看他。路上我还在跟他爸爸念叨,他爸爸却说:“其实孩子不在父母身边,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事实还真如他所说——见到儿子时,他一脸轻松,笑着说“没事,干完就回家,你们别挂着”。后来暑假结束,他领到工资的时候,满是成就感。他和爸爸一起去买手机,回来还开玩笑说:“辛辛苦苦一大夏,一夜回到解放前!”我问他:“怎么把工资都给你爸爸了,自己没留点?”他说:“我爸爸不是也想换手机吗?我怕他钱不够,他买手机有我垫付的钱,意义不一样!”到了第三年暑假,他又靠自己打工,买了台电脑。
我和小英也聊过孩子学车的事,小英说:“你管他干啥?他自己想学了自然就去了。”她说自己儿子一开始也不想学,后来没人催,反倒自己把驾照考下来了。“咱自己不愿干的事还不想勉强呢,何况孩子?再说他们是零零后,如果太听话,反而说明这社会不是进步是倒退——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别把我们这代人的观念强加给他们。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他也只能陪我们一段路程,要是啥都听大人的,不就等于把我们的路又复制了一遍?”是啊,人生的路终究要靠他自己走,我们能做的,不过是适当给点建议、在旁边提个醒,仅此而已。
现在儿子已经毕业上班了,虽然上班的地方离家近,坐公交车也很方便,我和他爸爸还是忍不住想让他学个驾照。但他自己不喜欢,我跟孩他爹说:“儿大不由娘,咱们总不能以爱的名义,强行让他做不喜欢的事吧?这和给他强加束缚,又有什么区别呢?”或许等他自己想通了、愿意学了,自然就会去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有时候,学会放手,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成全。

作者简介:微笑的天使,本名李霞。多篇文章发表于《都市头条》《茌平文苑》,热爱文学、读书、健身、旅游与美食,乐于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