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韵征文之十三
微山湖上的生命之舟
一一母亲的爱
作者 杨艳秋
1957年的深秋,刚过完中秋节,山东鱼台县的天空像是被撕开了一道挣拧的口子,黄河有一段决口的消息如惊雷般炸响,滔滔不绝的洪水裹挟着泥沙,无情地吞噬了几个县,鱼台县最为严重,原本宁静的家园瞬间变成一片泽国。微山湖西岸,人们慌乱地收拾着仅有的家当,在救助人员的指引下,朝着微山湖的对岸地势较髙的邹城和腾洲奔去,那里是受灾群众的唯一希望。而那时的我,三年前父亲就已经病故了。姐姐也出嫁了,两个哥哥留在家参加救援工作,苦难的重担与灾难一同压在了无比坚强的母亲的肩头上。
夹在逃难的队伍中,年幼的我紧紧拉着母亲的手,弟弟则被母亲的另一支手抱在怀里,一家三口,此刻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无助。当救助船缓缓驶离岸边时,我望着渐渐远去的故乡,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滿是对未知的惶恐。
船在湖面上平稳地行驶着,人很多,有力气的都挤在船的中心,拖儿带女的靠船的边沿,总之大家的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可谁能想到,平静的湖面突然掀起了狂风巨浪。原本湛蓝的天空瞬间乌云遮蔽,狂风如一头愤怒的野兽,咆哮着席卷而来。船身开始剧烈摇晃,倾斜度迅速达到30度,冰冷刺骨的湖水如决堤的洪水涌进船里。
“不好啦!船要翻了!”船上的人们惊恐万分的尖叫起来,哭声,喊声,呼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场人间炼狱。大人紧紧地抓往船舷,孩子们则吓得哇哇大哭。我和弟弟紧紧地依偎在母亲的身体上,因为恐惧而瑟瑟发抖,那一刻,我们仿佛置身于世界的末日,而母亲就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和依靠。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母亲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她迅速环顾四周,看到了船的中心相对安全的位置,那里挤满了叔叔阿姨正努力稳住身体。母亲毫不犹豫地做出一个决定,求大家照顾好我这两个孩子,她一把将我和弟弟用力的推到船的中心放在叔叔阿姨身上,还大声的喊道“快抱住我的两个孩子,感谢你们了!”
我和弟弟惊恐地看着母亲又坐到船边上了,因人太多实在挤不下。亲眼看着母亲的身体在狂风暴雨中显得如此的单薄。汹涌的浪花不断地拍着船身,也无情地打在母亲的身上,冰冷的水顺着她的脸庞往下流,她却絲毫没有动摇。
“娘,你过来!”我声嘶力竭地喊着,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转过头来说“有叔叔阿姨在,娘也在呢,你们不要怕。”她的眼神里透着既无耐又温暖的暗示。船中的叔叔阿姨们紧紧地抱住我和弟弟,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筑起了一道温暖的屏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船终于艰难地驶过了这片危险的湖区,风也渐渐小了。
当船缓缓终于靠岸时,船上的所有人都相拥而泣。母亲全身的衣服仍然往下流着水,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但她却顾不上自已,只是紧紧地抱着我和弟弟,嘴里不停地说着“没事了,没事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至今看到海水都害怕。每当回想起那个深秋的夜晚,回想起母亲在狂风巨浪中那种坚定的身影,她只想留下两个孩子的生命,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母爱有多深呢?它就像那浩翰的微山湖,在平静时温柔宁静,给予我们无尽的呵护与关爱,在危险时刻,又能化作坚不可摧的力量,为我们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母亲的爱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将永远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个春夏秋冬。母爱的温嗳与力量,永远刻在记忆里,留在我每篇诗韵里。
写干2025年中秋节
~~~ ~~~ ~~~ ~~~
作者 杨艳秋

《岁月流韵》文集征稿启事
《岁月流韵》文集现向银发族老同志们发出邀请,请用您的生花之妙笔,撰写锦绣文章,将您宝贵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以回忆录、散文、随笔、书信体等形式展示出来,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后辈儿孙,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创新未来。
征文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 内容主题:
1. 存史资政:记录珍贵的历史细节与个人体悟,为后代留下真实生动的时代注脚。
2. 交流互鉴:促进老同志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共鸣,共享人生智慧与生活乐趣。
3. 启迪后学:用您的故事与经验,教育激励年轻一代珍惜当下、奋发有为。
4. 陶冶情操:丰富晚年文化生活,在笔墨书香中涵养性情,乐享晚年夕阳红。
二、体裁形式:散文、随笔、短篇纪实、书信体等均可。篇幅不宜过长,散文、随笔2000字左右,短篇纪实控制在5000一10000字。
三、 稿件要求:
真实性:内容须为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力求真实准确。
健康性:内容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原创性:投稿作品须为本人原创,未公开发表过(或在特定范围内征得同意后可转载,作者应对所投文稿内容及文字负全责,除错别字外,编辑不作仼何修改)。
四、评优奖励
截稿后,栏目将根据阅读量,点赞点评量,并请专业评委评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注:编委评委均不参与评奖)
投稿请注明:标题+姓名+原创投稿
(不按格式要求投稿的不予采用)
欢迎企业、机构和个人赞助支持公益
投稿微信:guyu6464
截稿日期:2026年8月31日
《文化艺术与心理健康》编辑部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