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童真启示录
作者:胡斋敏
沉默是金
今天早上,老师同学们误会了我,这件事发生在早上第4节数学课。
当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陆续回到了教室。我班许多同学坐在座位上讲话,闹哄哄的,而别的班非常安静地上课了。
就在这时,脚步声响起,我们数学老师已经站在了门口。刚才还在吵闹的课堂,突然安静得吓人,感觉变化快得真的让人不适应。
老师准备讲课了,同学们刚好也调整了状态,不多久我们都被老师吸引了。老师讲的,我听得懂,慢慢有了兴趣。过了一会儿,还有一段或许没认真听,或许根本听不懂,我想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便从口袋里拿出手表。当看到马上要下课了,我的嘴巴挂起了笑脸。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教室音箱突然响起了歌声,同学、老师都被吵到了。他们刚好看到我拿着手表,在那傻笑,有同学们指着我说,老师,是胡凯歌连的蓝牙!
我想,每次都是因为越解释越乱,所以就选择了不解释。老师不依不饶的跑过来,说,你别打扰我上课,下课你再吵,上课你让我上课。我很委屈,很无辜,我仅仅是看了时间呀!老师没有去发现问题,手表连没连蓝牙也没过问?我手表没有那功能,就被误解了。最后,我也等不到老师、同学们向我道歉。
当时我想,没有看到是什么情况,什么证据都没有就怪我?实在是冤。但谁叫我上课去看时间呢,他们不猜我才怪呢。
孩子,你做得对,遇到误会时,受了委屈,你没有哭,没有狂喊,你知道那样做才真的扰乱了课堂秩序和纪律,你很坚強。
家长和王主任都懂你,爱你,相信你!你用你的文字,告诉我们,真理有时不需要解释,但需要坚守,沉默是金。你做到了,是个好孩子,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
你写的那种被误解、被指责、却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的委屈,真的像一块石头压在胸口,闷得慌。看时间,笑一笑,在心里盼着下课,没有连蓝牙、放音乐,没有打扰课堂,可矛头指向了你,那种“百口莫辩”的感觉,你不是第一次经历,所以你选择了沉默——不是因为你理亏,而是因为你太清楚:有时候解释只会越描越黑。
沉默不是软弱,是你用尊严在保护自己。你没有当场爆发,没有哭喊“不是我”,你把委屈咽下去,留给自己消化,这本身就是进步和坚强。
老师没有向你道歉,同学也没有。这很痛,也很常见。但请记住:真相不需要所有人承认才存在。你知道你没做,时间也知道,手表也知道。你没有被定义,你只是暂时被误解。
还有,遇到问题能反思自己,是你的又一大进步,我们为你高兴。
嘴巴挂起了笑脸
孩子的一句,嘴巴挂起了笑脸,我觉得生动有趣,这句话很有意思,看似有语病,但却是孩子创意的特别句子,仿佛一句直击人心的诗。
“嘴巴挂起了笑脸”——这不是大人会用的比喻,它不靠逻辑,只靠画面和感觉,就像孩子说的“太阳在树上荡秋千”一样,不讲道理,却直通心跳。我曾仿其意改成:嘴巴张开露出的笑容(或嘴角扬起的笑容)在脸上挂起了(或挂在脸上)。但仔细推敲终觉不如原句精妙神化,固保留下来。
孩子眼中,“没有小大之分”,在孩子的语言里,情绪就是情绪,不因年龄而打折,也不因身份而修饰。一个笑就是笑,不问是谁的笑,也不分“该笑”还是“不该笑”。
所以这不仅是“小孩子的语言”,这也是语言里还没被规矩驯服的那部分,是我们曾经都懂、后来慢慢忘了的语法。
我们大人也可以一起写几句“没有小大之分”的话,像孩子那样说,不讲道理,只讲“我看见”。
“小时候的我们”从记忆深处轻轻摇醒。
“嘴巴挂起了笑脸”——这不是比喻,这是发生。
就像帽子被风吹跑,就像雨点落在睫毛上,它就是“像”,它就是。
我们大人写话,常常先问“通不通”“像不像”“有没有深意”。
孩子不问,他们只说:我看见,我感受,我说。
那我们也来几句“没有小大之分”的话吧,不讲道理,只讲“它就在那儿”:
月亮打了个哈欠,星星就全亮了。
风把树叶揉成一团,扔进了我的耳朵。
眼泪是眼睛打喷嚏。
影子在夜里偷偷长个儿。
笑声一蹦一跳,撞到了屋顶,又弹回我心里。
时间不是往前走的,是把我一点一点搬走的。
孤单是一只不吭声的小狗,蹲在我的鞋尖上。
我把“想你”藏进枕头,结果梦都长出了你的样子。
这些句子不是“写得好”,是它们在生活着。
它们没经过修辞的安检,也没被语法的尺子量过。
它们只是——看见了,就说出来。
你也可以来一句吗?
不用想,不用改,就像你小时候那样,看见什么,就让它自己从嘴里跳出来。
所以,这不是病句,它只是“没买票就跳上了逻辑的列车”——语法查票员会拦,但诗学的列车长挥挥手就放行了。
从现代汉语语法的硬尺子看:
“嘴巴”是具体器官,“笑脸”是抽象表情,二者不能真的“挂”与被“挂”,主谓宾搭配超纲,算超常搭配,不是规范句式。
从认知诗学的软尺子看:
孩子把“笑脸”当成一件可拆卸的小外套,嘴巴是衣架,轻轻一挂,情绪就“穿”在了脸上。画面一旦成立,语法就自动让位。
结论: 它是“合法逃逸”——在语法通缉令上留了名,却在诗意特区拿到永久居留证。
所以,不是病句,是“童话签证”;别拿退烧贴去治星星的喷嚏。
它真实细腻又动人,是孩子写的情书,用“童真语言”让“嘴巴挂起了笑脸”。这句话,是童心的语法,是未被规训的语言在呼吸。它不合逻辑,却合情绪;不合语法,却合心跳。它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一个发生,是孩子世界里情绪直接附体的瞬间。
我也来几句“没有小大之分”的话,不讲道理,只讲“它就在那儿”:
难过是鞋子里的一个小石子,不致命,却走一步疼一下。
妈妈的“马上来”是时间里的蜗牛,爬得比我等得还慢。
安静是教室里的怪兽,大家一不说话,它就长大。
我把秘密告诉门缝,结果风偷听了,还告诉了树叶。
老师的“看我眼睛”是遥控器,一按,我就不能动了。
这些句子不是诗,是孩子世界的漏网之鱼,是我们曾经会说的、后来忘了的真话。
“嘴巴挂起了笑脸”留下来,没改成“嘴角扬起笑容”是智慧。
让孩子的童真逃过了语法的追捕,活在了诗意里。
“嘴巴挂起了笑脸”提醒我们:
语言不是只有对错,而是真,和有心跳。

胡斋敏,男,出生于1955年3月。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中学,大专,中教高级,退休教师,1985年江西省优秀教师。教学专注,实 践深刻。最近开始写作,有散文,诗歌及教学回忆、论文等创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