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赋(一)
作者:杨东
岁在壬寅金秋,时逢盛典双临。中新总社历七十载风雨而弥坚,新疆分社经三十番春秋而愈劲。余幸沐社恩十六载,自南疆塔里木河畔至北疆天山之麓,由萍踪未定至心有所归,皆赖此平台托举。今执笔为赋,非颂己功,实叙社之育我、塑我、成我之德。
忆昔少年多舛,命途乖蹇。四龄失怙,十四丧恃,廿四又失继父之庇。插队于乡野,执戟于营垒,劬劳于农场,辗转于工坊。彼时胸有萌蘖,欲以笔墨叙生平,然笔随情走,或为黑板报之短章,或为报刊之零星稿,皆无定向,如戈壁孤蓬,随风飘荡。偶登冰川,感 “山高我为峰” 之壮,却仍困于 “土丘托地球” 之浅;纵遇 “日月同辉” 于天山,亦未得人生坐标之真。
一朝叩开中新之门,如蒙甘霖润枯苗,似乘长风破迷雾。社秉 “权威客观,迅捷平实” 之旨,持 “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 之纲,以 “国际视角 + 亲和力” 为舟楫,引我驶入新闻之浩海。昔日写文,止于个人情绪之宣泄;今时为稿,必念海外受众之关切。昔日志向,囿于一隅之悲欢;今时格局,系于中华之复兴。余往来南北疆,横跨天山成常态,观日赏月度朝暮 —— 非山月变,实我因社而眼界宽、心神定。
社之同仁,皆天资卓绝而勤勉十二分,每篇报道皆为镜鉴,照见我之不足,催我 “学习、学习、再学习”;社之平台,如天山托日,举我于更高处,使我见 “传播新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之远;社之精神,似冰川晶莹,涤我心尘,使我守 “被信任、自信、有信力” 之诺。余尝谓 “我与中新社”,实乃 “中新社与我”:社以 “给予” 授我专业之能,以 “帮助” 解我前行之惑,以 “亲近” 暖我漂泊之心。昔日 “被动不自觉” 之我,因社而化为 “主动自觉”,终寻得与 “人生价值” 吻合之坐标。
今总社庆七秩,分社贺三十,余虽退休,然社之印记已入骨髓。
天山巍巍,见证我之成长;日月昭昭,映照社之荣光。
非我择社,实社择我;非我立名,实社赋我。
谨以寸心,谢时空之缘,谢天山之佑,更谢中新社 —— 此我物质之安、精神之宿、价值之高地也!

作者简介:
杨东,笔名 天然 易然 柔旋。出生于甘肃民勤县普通农民家庭,童年随母进疆,落户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插过队,当过兵和教师;从事新闻宣传工作30年。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学会第二届副会长。著有报告文学集《圣火辉煌》《塔河纪事》和散文通讯特写集《阳光的原色》《风儿捎来的名片》,和他人合作报告文学《共同拥有》《湘军出塞》《天之业》《石城突破》《永远的眺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