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单曲循环
文/陈野涧(陕西)
耳机缠旧梦,单曲锁重楼。
几番循环往复,旋出万斛愁。
忽有前尘击节,恍若故人斟酒,
声线织成秋。
碎镜拼往事,残月钓孤舟。
流光断,音纹皱,忆难收。
三千昼夜,争被一曲尽勾留。
曾共长街踏雪,今对空廊倚暮,
歌隙剩温柔。
莫问心结茧,且听韵还游。
擦肩而过
文/陈野涧(陕西)
起风了
就别再提起相遇的事
安静地转身吧
毕竟路口的落叶,比誓言更轻
你靠近
我能看清的,只是衣领折痕
你远去
我能记住的,只是暮色边界
要么在人群,完成这次交汇
要么在记忆,重演那次分离
如果都不能
那么,彼此遗忘也刚好
你可以允许自己,偶尔被记起
但不能允许自己,长久地停留
不管人潮多拥挤
都要保持方向
我大概是太恍惚了
望着路口的两行足迹
一行像你
另一行也像你
我知道
文/陈野涧(陕西)
我知道
孤身步入残月下
踩响一地支离的秋光
霓裳零落,寒露凝睫
转身时
你端坐于清辉中央
我知道
蜉蝣旋舞黎明前
霜叶与风轻诉别离
你在云际拂琴
山岚脉脉作和弦
我知道
老龟驮着韶光眠
桂香在唇齿缱绻
风捎来你浸蜜的甜言
漫过小径,漫过屋檐
明日复明日,来年又来年
我知道
蚂蚱睡去,晨露已盈
沙哑的思念沉入江心
你在轻舟起网
残月如镰
刈平涨潮的妄念
我知道
你在缺处愈发皎洁
在圆处愈发清恬
在晨昏线踱步流连
我知道
阴晴圆缺
我们本是同源
多安然
阴晴圆缺
释然,即完满
寒露启明
文/陈野涧(陕西)
这清辉的凝望
始终浸润
夜行的衣襟
纵然霜色渐浓
依然照亮归途的蜿蜒
这清辉的凝望
在寒露凝霜的窗沿
接引远方
不曾熄灭的灯火
我满怀希冀的守候
终将化作
破晓时分的羽翼
这清辉的凝望
是岁月蚀不喑的灯塔
拾取
镜中明月
我用长夜
报以启明
秋思吟
文/陈野涧(陕西)
若要写秋,写乡愁
就不能只写雁过南楼
要写暮云收,霜色透枯柳
写寒塘鹤影掠过沙洲
写孤帆远入天尽头
若要写秋,写离忧
就不能只写月满西楼
要写荻花雪,落木千山瘦
写笛声吹裂二十四桥秋
写青衫泪染洞庭舟
写烟波江上晚钟迟
写野渡横舟任水流
写捣衣声碎,梧叶满长安
写客居人对一灯幽
写莼羹冷,鲈脍秋
写驿亭尘满旧貂裘
写铁衣寒压三更梦
写玉门关外雪盈头
最后写月如钩,悬檐斗
写空樽对影凉初透
写千帆过尽皆不是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且摘金英插倦鬓
暂扶残醉立危楼
欲将万斛思亲泪
化作楚天云雨遍九州
敢问路在何方
文/陈野涧(陕西)
敢问路在何方,铁耙与麦田的间距
积着多少草根呜咽,为什么
紧握穗粒,还是触不到春天
敢问路在何方,是不是真的
有场无声落下的霜降
从弯腰那刻起,就封住归途
敢问路在何方,是不是离土的清晨
就已写下飘零的序章
再回首时竟要穿越荆棘丛林
我试着放下所有贪恋妄念
一寸一寸学习直立
可是,风沙割面,岁岁年年
敢问路在何方,那些未点燃的星火
是否也凝作晨露
在下一个黎明默默蓄势燎原
千疮百孔之后,习惯了握拳更继续
可谁懂得,每次站立耗尽多少骨气
我只是想问明白,若将苦难铸成剑
锋芒能否劈开永夜
曙光作证,踉跄的足迹自成路标
怎料一路走到霜降,仍未走出
镰刀掠过时,大地持久的颤栗
满庭芳·枯荷
文/陈野涧(陕西)
残叶擎霜,寒塘浸月,
西风漫卷枯黄。
曾经青盖,烟雨舞霓裳。
谁记田田照水,
红蕖绽、醉染云光。
蓬房老,暗藏玉藕,丝缕系沧桑。
彷徨,君不见:
莲心淬苦,素魄凝香。
任铅华洗尽,独抱清刚。
休道尘泥埋骨,
斜阳外、傲影犹昂。
听骤雨,千弦击节,自奏琳琅。
唤醒一条河流
文/陈野涧(陕西)
当懂得弯曲是更深的行走
就让礁石在腰间磨成珍珠
当明白清澈需要岁月沉淀
就允许落叶在怀中写诗
当学会与暗涌共生共舞
便知道沉默是最深邃的回响
他们说,河是乡愁
请谛听我这不息的执着
以身为渡,摆渡千年月光
以心为岸,停泊万里离愁
我不过是一条河,根系扎在故土
用有限的蜿蜒,承载无限守望
漫过你记忆的旷野,直到天地相拥
当星河垂吻水面,旧梦浮起清辉
每道涟漪都是苏醒的脉搏
每滴河水都在奔赴自由的合唱
波光里浮沉来路与归途
任我渗入血脉,静候春潮破晓
残羽与苍穹
文/陈野涧(陕西)
天空同样是
一片云翳,一道光影
寻常的叙事是
等待完整的晴日降临
等光瀑倾泻,而后
收集温暖的羽翎
而今,在崖际
我望见了云翳和光影
却没有等来晴日,只能
先将残羽收进背囊
继续攀行,再把
蜕下的鳞收进背囊
此刻,我忽然确认
我的骨骼本是
逆风展翼的穹顶
继而,我蓦地明了
在鹰隼缺席的时刻
我们的脊梁
何尝不是鹰隼
在阶梯湮灭的绝境
我们的指掌和足趾
何尝不是镌刻天梯的凿刀
随着海拔攀升
诸多凭借的消逝
我们内里本具的苍穹
反而,越来越
轰鸣
一座城
文/陈野涧(陕西)
城很空旷,只盛得下
几盏窗的守候
茶很清淡,只浮沉着
半生的话
雨天的旋律
都散落在
接不住的时光里
雨天的旋律
悬而未绝
在瓷杯沿上
聚散了
几片云
水调歌头·问天
文/陈野涧(陕西)
旱魔刚逃走,秋雨又发狂。
抬头问声苍天,为何变心肠?
我想点香说理,又怕雷公电母,
云鼓震八荒。
庄稼泡黄汤,绿叶烂成浆。
锄头锈,米缸空,鬓如霜。
千年苦种,总在老天掌中央。
不求风调雨顺,只要不旱不涝,
何须猪羊祭穹苍?
忽见孤雁过,叼走半穗粮。
江湖夜雨十年灯
文/陈野涧(陕西)
夜雨浸透十年灯盏
为何要吹散最后一颤火焰
我不是江柳,系不住你远行的舟
我只是水中瘦月亮
涟漪散开时,还需要芦苇搀扶着走
我不是青山,留不住你漂泊的岸
我只是孤舟半旧帆
风浪起时,也需要港湾借半晚
我更不是星斗,照不亮你前路的暗
我只是案头一张旧纸
漂泊的墨痕,也需要灯火来原谅
我很轻很轻,可我曾把十年都点燃
难道你早已不记得,寒彻骨的时候
是谁,用影子捂热冷墙
遗忘了千百个摇摇欲坠的诺言
是谁,以微光接住断肠
遗落了滚滚红尘,是谁为你留一扇窗
这一切,你说遗忘,便成霜
你有江湖浩荡,我只要孤灯半盏
你踏万里风霜,我只要薄影不散
前不碍青云,后不绊归航
夜雨浸透十年灯盏
为何还要,任灯花谢入无言的江
良辰
文/陈野涧(陕西)
总被世俗的浪
推往背离初心的岸
良知在暗处生光
照亮来时方向
怀着善意书写日常
星子亮在胸膛
岁月将星火剔透成晶
半句诋毁里藏着他的荒凉
心莲开在无人的岸
自有清风传香
护一朵心莲,守镜台霜白
饮半世清辉,目光如初澈
相信人海中有无数灵魂
同擎萤火,汇入晨光海
秋思
文/陈野涧(陕西)
暮潮平岸灌烟寒,
孤舟曾系旧南滩。
渔椰声断蒹葭浦,
沙鸥影倦荻花湍。
秋色未半离痕满,
云影犹带浮尘漫。
楚箫渐逐行云远,
水佩风裳忆旧欢。
一棹曾凌翠云上,
十年却困暮云寒。
荻花扑面幽香碎,
素月清辉照影单。
几回肠断飘零客,
自遣幽怀托雁难。
故山荷衣重制日,
莫问岁华晚来看。
浮生若梦
文/陈野涧(陕西)
初入红尘不知愁,
笑指星河作钓舟。
忽见青丝成暮雪,
方知岁月是贼酋。
欲写沧桑墨已枯,
将书遗恨纸先皱。
异乡犬吠撕长夜,
故里炊烟烫咽喉。
冷月锯梦成碎玉,
孤灯噬影变骷髅。
若许轮回择旧路,
黄泉浸骨不回头。
阎王案前盗判笔,
生死簿上自勾囚。
浮生若梦终须醒,
残星如豆煎永昼。
陈野涧的《浮生若梦》是一首充满沧桑感和生命哲思的现代诗,通过强烈的意象对比和情感张力,展现了从青春幻灭到生死彻悟的历程。以下从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两方面进行评析:
一、艺术手法
意象的暴力美学
"冷月锯梦成碎玉"、"孤灯噬影变骷髅"等句,将自然物象(月、灯)与残酷动作(锯、噬)结合,形成视觉冲击,暗喻时间对生命的摧残。
"异乡犬吠撕长夜"中,"撕"字化听觉为触觉,强化漂泊的孤独感;"故里炊烟烫咽喉"则以"烫"字将乡愁具象化为灼痛,体现情感张力。
时空的戏剧性压缩
全诗以"初入红尘"到"黄泉浸骨"为时间线,却通过"星河作钓舟"(少年)与"残星煎永昼"(暮年)的星象呼应,形成闭环结构,暗合"浮生若梦"的虚幻感。
反叛精神的具象化
"盗判笔""自勾囚"等句,将传统生死簿的权威解构,以"盗"的主动姿态对抗命运,与李贺"鬼才"笔法一脉相承,但更显现代人的主体性觉醒。
二、思想内核
时间暴政的控诉
"岁月是贼酋"的比喻,将时间拟为掠夺者,与鲁迅"时间即生命"的紧迫感相通,但更侧重对生命被剥夺的愤怒。"墨已枯""纸先皱"则暗示创作力在时间面前的无力。
存在主义的抉择
"黄泉浸骨不回头"的决绝,超越传统"轮回"的宿命论,接近加缪"反抗荒谬"的哲学——明知无意义仍选择抗争,与"盗判笔"形成精神呼应。
乡土与异化的撕裂
"炊烟烫咽喉"的矛盾修辞,揭示现代化进程中乡土记忆的灼痛感,犬吠与炊烟的城乡意象对撞,暗合海德格尔"无家可归"的现代性困境。
三、争议与突破
"煎永昼"的悖论:残星本微弱,却"煎"漫长白昼,这种矛盾修辞可能受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影响,但更凸显绝望中的焦灼感。
阎王意象的颠覆:传统冥府被解构为可盗取的权力符号,比《西游记》中孙悟空篡改生死簿更具反抗彻底性,接近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审丑美学。
结语
此诗以古典形式承载现代性焦虑,在"梦-醒"的框架中完成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叩问。其价值不仅在于意象的锐利,更在于将个体经验升华为人类共通的生存困境——在时间暴政下,以盗火者的姿态书写反抗的尊严。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