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平----残疾女强人的传奇人生
身残志坚的女强人丁亚平,多年来深耕百货批发、窗帘加工、农业种植等领域。累计安排并资助数百名困难村民及残疾人士。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大爱与担当。她先后荣获商丘市“优秀政协委员”、河南省商丘市首届“十大民营企业家”、“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杰出女性”等荣誉,其巾帼风采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一、童年励志 点燃奋斗初心
丁亚平是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人,两岁时的一场高烧成了丁亚平一生的噩梦,因高烧未能及时医治,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十几年来经历大小手术数十次,双腿留下80多处伤口。虽经多次治疗,最终还是落下了双下肢重度瘫痪。这一疾患给丁亚平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和辛酸。然而,苦难的童年并未磨灭她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反而赋予了她超乎常人的坚韧、自信和执着。丁亚平六岁那年进入本乡一所小学就读,但她比四肢健全的同学更加懂得珍惜幸福的时光而拼命求知。她坚持每天和正常儿童一样到几里外的学校学习。她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而且在学习上积极向上、刻苦钻研,各科成绩稳居前列。她暗下决心长大后要突破身体局限,像健全人一样闯一番事业,用奋斗改变命运。
二、放弃稳定的工作投身商海
1982年,丁亚平高中毕业后,进入原商丘市(县级)商业局担任会计。工作之余,她坚持进修专业知识,两年便考取助理会计师资格证。因工作表现突出,次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然而,十几年重复的办公室工作让她渐感乏味,她不顾亲友反对,毅然辞职下海经商。“那时总觉得我还不到30岁,还没有真正把浑身“解数”使出来,年轻人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动力和追求。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梦想,就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丁亚平委婉而自信的对笔者说。
三、五千元起步的艰难创业
丁亚平当初辞职下海经商的几年时间里,刚开始事业打拼并不顺利,她筹借了5000元启动资金,临近租了一间门面房做起烟酒、百货批发。为去常州进货,她要搭乘公共汽车长途奔波上千里,路上口渴了也不敢喝水,可三样简单平凡的物品从不离身,一是润喉片、二是那本泛黄的日记本、三是那副已经磨得光亮的双拐。 这些物品不仅见证了她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更诠释了她创业之路的艰难历程。曾有一年寒冬,她租机动三轮车去进货,在车上颠簸一天一夜,冻成了一个冰人,再加上晕车,下车时就昏倒在地......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兴起,丁亚平又改行做起了布艺窗帘加工。她以高档装饰窗帘为突破口,诚信经营,接单满满。自从她接手的几单高档宾馆的装饰窗帘交工后,由于设计新颖,价格合理,生意一度风生水起。丁亚平的这项业务不仅带动了商丘市几十家装饰店,还迅速扩展到周边的市、县、区,先后安排了一大批员工就业。当笔者谈到她创业历经磨难的情景时,丁亚平告诉笔者:“磨难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它能让你认识到:什么是对与错,错的就要想法避开;对的就要做下去,而且永不言弃”。
四、承建生态园林式酒店
丁亚平出差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经过山东的一家园林式大酒店时深受启发。回来后,她经过考察论证,便在商丘310转盘东侧租了100亩土地,开了一家“仓颉世纪源”----生态园林式酒店。建造山水风景,搭起凉亭草舍,以优美的环境,高雅的品位,休闲的氛围,上乘的饭菜质量和中等的价位云集了各路食客。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注入,让来这里享受绿色餐饮的朋友,在享有一份经典文化大餐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愉悦。
五、放飞梦想,打造系列玫瑰品牌
丁亚平自小就喜爱玫瑰,一直在追求她的玫瑰梦想。她自筹资金租赁建成的占地500亩的亚达生态园,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食用玫瑰生产基地。她报请国家商标总局批准注册的玫瑰酱、玫瑰茶、玫瑰酒等一系列玫瑰品牌正呈崛起之势。这意味着她不仅拓展了玫瑰的种植,更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丁亚平的名字也已成为一朵绽放的铿锵玫瑰。
六、绿色无公害果园令人“桃”醉
丁亚平承包整合了一百亩闲散土地种植绿色无公害果树,他深知农药对人体的危害性,几年来果园里从未打过除草剂。每当荒草长出后,她便找来几十名村民手工除草、剪枝和管理。功夫不负耕耘人,今年六月的仲夏时节,桃园里一派丰收喜人景象。饱满圆润的蜜桃挂满枝头,粉白、绯红的果皮透着诱人光泽,微风拂过,果香四溢。据悉,该果园的无公害蜜桃种植依托黄河水灌溉的优质水土资源,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品种丰富、口感清甜的特色优势。映霜红桃、中秋密桃等品种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当地特色生态农业的“金字招牌”。丰收季节桃园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员工们穿梭在桃园行中,抢抓时节,忙着采摘、分拣打包、装车外运,准备抢“鲜”上市。负责销售的员工分别通过各电商平台、外地采购商、批发市场、超市以及游客进园采摘等渠道进行销售,给消费者提供了优质新鲜的无公害水果,上市后深受欢迎。
七、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丁亚平作为一名“商丘市优秀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的协商和调研活动。并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上建言献策,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她先后在全市政协会议上递交的拉大“商丘框架促发展”、“在市郊增加汽车站”、以及加快森林公园开发的三项提案均得到了会议的认可,其中《加快森林公园3A景区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提案,被评为“商丘市政协委员优秀提案”。
八、党徽如炬,初心不改献爱心
丁亚平,这位具有四十余年党龄的女强人,事业上获得成功后始终牵挂那些贫困的村民以及无助的残疾人,她最能读懂、感受到这些人的想法和难处。她决定利用自己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帮助这些人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丁亚平在梁园区委的倡导下,开展了“救困助残公益活动”,并将这些受助人优先安排进厂进园务工,并享受员工的同等待遇。丁亚平在这个受助人的大家庭里,和他(她)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里没有老弱病残,只有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你帮我,我帮你,拧成一股绳,让生命在大爱中闪闪发光,照亮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人生的幸福之路。
丁亚平饱含深情的对笔者说:“虽然我也是个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我认为自己比他们稍微强一点,认知比他们高一点,所以说我应该与他们抱团儿取暖,助他们一臂之力。为此,我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诠释一位受党培养多年的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多年来,这位女强人丁亚平虽然经历无数次磨难与险阻,但都没能阻挡住她锐意进取的脚步,她创办的诸多行业实体以及“爱心公益工程”几十年如一日,一刻也没懈怠过。她不仅用双拐撑起一片蓝天,更用阳光与坚韧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文图:李见 贾震
[作者简介]
李见,1983年毕业于西北新闻学院。系中国摄影学会会员、商丘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虞城县新闻学会原秘书长。1985年为商丘日报社驻地特约记者。从事新闻工作四十多年来,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商丘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发表文章、图片、专题片七千余篇(幅、部),先后被国内十二家报纸、杂志社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等。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