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诗十首:书法
文/勤田
一
行云一朵白变成皂
乌鸦用羽演绎天气
毛笔的飞划更神奇
二
撇捺,尽现风骨
点画,自得风韵
飞天,款款行来
三
携时装审美新时代
量体制衣黑白着色
似晕墨,指点迷途
四
夜色孕育蒙胧月
着墨迹行云飞白
书顿悟老庄之道
五
甲骨祖先灵魂献祭
炙烤吐出古老爻辞
钟鼎文成就青铜器
六
烟熏火燎,化成墨
成就,文字的舞蹈
色呈现对比之美丽
七
力透纸背
无骨入髓落雁之美
鱼沉墨池兰亭用笔
八
墨云中贮藏丽水
魁星点斗运笔
天文似闪电霹雷
九
墨子独行璀璨耀眼
霸王乌骓夜色闪电
笔溅出几多黑蝴蝶
十
宣纸上的艺术秀
笔下流出蝌蚪文
十里蛙声出山泉
这组以“书法”为主题的微诗,如同一套精心打磨的篆刻组章,每首三行却承载着千年翰墨的重量。让我们透过文字的黑白分明,走进这场墨韵流淌的艺术盛宴。
---
**第一首**以色彩嬗变开篇,“行云”与“乌鸦”构成天然的水墨图景。毛笔的“飞划”二字破空而来,将自然意象与艺术创造巧妙衔接,暗示书法超越造化的魔力。
**第二首**采用建筑学般的结构解析:撇捺如梁柱撑起间架骨力,点画似雕花点缀气韵风流。最妙在“飞天”意象,让静态笔墨瞬间获得敦煌壁画般的飘逸动感。
**第三首**将传统艺术植入当代语境。“量体制衣”喻指章法布局,“黑白着色”暗合现代设计美学。末句“指点迷途”赋予书法以精神导航的哲学意义。
**第四首**进入道家境界。夜色中的朦胧月色与飞白笔法相互生发,墨迹里浮动着老庄的“大象无形”。这种意境营造令人想起怀素《自叙帖》的虚空禅意。
**第五首**追溯书法源头。甲骨爻辞与青铜铭文在炙烤与浇铸中完成文字的神圣转化,将书法史前史凝练成三个极具仪式感的镜头。
**第六首**聚焦材料美学。烟墨与素纸的对抗共生,恰是书法艺术最本质的二元对立。“文字的舞蹈”这个经典比喻因前句的烟火淬炼而获得新生命。
**第七首**展现力度控制之妙。“力透纸背”与“无骨入髓”形成张力,后句连续化用“沉鱼落雁”典故却反转其意,王羲之的兰亭墨迹在鱼沉墨池的意象中获得永恒。
**第八首**转换观照视角。将书法与星象并置,魁星点斗的民间信仰与笔走龙蛇的创作状态重叠,最后以天文现象收束,赋予书写以宇宙运行的恢弘尺度。
**第九首**汇聚历史星光。墨子行侠与霸王策马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意象,共同诠释着墨色中的侠气与霸气。末句“黑蝴蝶”的唯美意象,突然柔化了前文的刚烈。
**第十首**以现代艺术展收束。蝌蚪文与蛙声的通感转换,让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意融入书法评论,完成从视觉到听觉的艺术通感。
---
这组微诗的珍贵之处,在于用最精简的文字构建起立体的书法美学体系:从甲骨文到现代设计,从笔墨技法到宇宙观照,从道家虚静到霸王豪气。每个三行诗都像一方钤印,在宣纸般的想象空间盖下独特的艺术标记。
当代书法创作正面临数字时代的冲击,这组诗却让我们重新看见:那些在指腕间流转的千年墨韵,始终保持着与天地呼吸的同步律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