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榆树有感
(第214篇各类感悟)
作者 张绍钟
我每天在江畔漫步时,都要观到江岸的一排排榆树,使松花江碧绿的江水倒映着两岸婆娑的榆树影,把江堤衬托的格外美丽。
今天我走出家门去观看看榆树。为此,我就提笔写写对榆树的感悟。
我虽然喜欢花中西施杜鹃花、国色天香牡丹花、也喜欢水中芙蓉荷花、傲霜斗雪梅花。我也爱赞美长青的迎宾松、巍峨挺拨苍松翠柏、阿里山神木、也爱赞美讴歌那正直坚强的白杨树和温柔多姿的垂柳,但是我最喜欢的是为人们遮风挡雨、又无私奉献的榆树。
春天,榆树在凛冽的寒风中长出嫩嫩的叶苞,由于它们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都能茁壮地生长,所以当一阵春雨过后,你会发现它们一夜之间便长出许多嫩绿色的叶子。时间过不久,饱含水分的鲜嫩榆钱像一串串垂挂满树的翠玉,这不就是象征春天的活力正在奔放吗?
夏天,榆树长出更多嫩黄的叶子,为炎炎酷暑送去了一份清凉。有时,阳光无情地照射着大地,它就会用自己的身躯遮阳,为人们撑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有时,大雨滂沱,它又会用自己的身躯为花草们挡雨,为人们撑起一把巨大的挡雨伞,而它们自己却默默无闻,任凭风吹雨淋日晒,毫无怨言。怎能不使我敬佩榆树多么坚强而无私啊!
秋天,榆树的叶子会在寒风中慢慢的飘落下来,人们将它们扫走,留着烧火用。当人们用它做饭或取热等用时,面对着熊熊燃烧的火苗,我不禁在想榆树它为人们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而对人们却无所求,它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人类来学习吗?
冬天,榆树就像一位年迈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风雪中沉思,要坚强,要度过难关。在朔风凌烈,寒流滚滚中,它展示出挺拨与高傲,坚毅与坦然的风范。落尽叶的枝杈变得像金属般的坚硬,珊瑚样指向云天,一定会迎来更加生机灿烂的曙光。
榆树,我每当看到它,它不张扬,不彰显而默默奉献的品格。它沒有华丽的外表,长的其貌不扬,歪歪扭扭,七枝八叉,不美又不香,从来就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它有一颗火热的心,身上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榆树结的果实叫榆钱儿,却能挽救人的生命。在旧社会榆钱儿是穷苦人接短的食粮。在我国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我赶上了,虽小记得很清楚。我曾吃过,把鲜嫩的榆钱儿捋下来和少许玉米面上锅蒸熟,就是全家人的美餐。它的老树皮取下嫩皮,把它晒干后轧成面,和面粉掺在一起做成面条,吃起来劲道顺滑,每当想起,我还有当年吃起那种别有风味的回忆。
榆树它很坚韧,它能顶扛外来的压力,所以它的木材能做大梁,也能做顶梁柱,农村盖房就是首选材料。它具有结实耐用,切菜用的菜墩子,做箱子有花纹带替水曲柳,因它价格低廉与松树等树不能比拟的,所以人们爱选用它。
榆树有极强生命力,无论是自己种子发芽出苗,还是人们栽植,成活率极高,抗旱耐涝很强,各种土壤都能生长。它毫无索取的精神,不需人们浇水、施肥就能茁壮成长、成材。
我非常赞赏榆树的品格,当家畜羊等需吃枝叶时,当人们需要用枝干做家具、做木材的时候。当人们受灾困难时吃它皮、吃它子的时候。它会亳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默默地为人类造福。
正因这样,我想,如果一个人也具备榆树的品格,那他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为此,我从内心里深深地敬佩着榆树。我要写它、要赞颂它、要感悟它。同时在我的内心里,也正有一颗,象它那样的种子,待到明年春雨滋润,阳光抚慰,破土萌生,默默地生根,发芽。
煞尾我绍钟对榆树再赋三首:
咏榆
不与繁花竞艳光,虬枝卓立傲风霜。
春凝碎玉垂新荚,夏展浓阴覆旧墙。
材寄民生承斧凿,荫遮行路送清凉。
莫言质朴无华色,岁岁初心守一方。
榆荫颂
古榆千载立荒冈,铁干嶙峋映日长。
嫩叶初舒含晓露,繁英自落化春泥。
曾供饥岁榆钱饭,更护贫家夏日凉。
莫道寻常街巷树,风霜历尽愈苍苍。
榆之德
根植丘原性自刚,不攀高木不争芳。
榆钱串串承春信,翠叶层层蔽暑阳。
材可营居承冷暖,荫能驻足避炎凉。
默然立尽秋冬雪,静待来年绿满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