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风满楼
一级资质的获取,如同给“耀祖建筑工程队”插上了翅膀。消息迅速在行业内传开,带来的效应立竿见影。不仅老家那边的项目承接更加顺畅,门槛更高,利润空间也得以提升;在栾川,杨耀祖明显感觉到,那些之前还对他保持观望、态度矜持的大型建筑企业,如今递过来的橄榄枝也多了几分真诚。
省建工刘经理主动打来电话,语气热络:“老杨,恭喜啊!一级资质,这可是硬通货!开发区那个厂房集群项目,下个月就要正式招标了,其中两个标段的钢结构安装和围护系统,你们现在完全有资格参与竞标了!”
这无疑是杨耀祖在栾川苦苦经营后,迎来的最大机遇。他不敢怠慢,立刻带着小王和从老家紧急抽调过来的钢结构技术顾问,投入了紧张的投标准备工作。研究招标文件,核算成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杨耀祖更是亲自把关,将他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和对质量的苛刻要求,融入到了技术标的关键部分。
然而,就在他们全力以赴准备投标的关键时刻,一股潜流悄然涌动。
一天晚上,小王匆匆从外面回来,脸色有些难看:“老板,我听到些风声……‘宏远建筑’那边,好像也在盯着这个项目。”
“宏远建筑”?杨耀祖眉头微蹙。他记得这个名字,当年在竞标黑河水库项目时,就是这家地区级的老牌公司散布谣言,恶意中伤。没想到,在栾川又碰到了。
“他们知道我们也参与竞标了?”杨耀祖问。
“恐怕是的。”小王忧心忡忡,“我还听说,他们好像在私下里活动,跟招标方的一些人接触频繁。而且……他们好像在打听我们工程队以前出过事故的事情。”
公园项目的塌方事故,虽然是已妥善处理并成功复盘的过去,但若被竞争对手在关键时刻恶意翻出并扭曲渲染,无疑会对“耀祖”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杨耀祖沉默片刻,眼神渐冷。“树欲静而风不止。该来的,总会来。”
他并没有慌乱,而是更加冷静。他让建国在老家,将公园项目事故的完整报告、整改方案、专家评审意见以及最终顺利验收的所有证明文件,整理成清晰的电子版和纸质版,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他叮嘱小王和所有在栾川的队员,谨言慎行,专注于自身工作,不给对手任何借题发挥的把柄。
但对手的攻势,比预想的还要卑劣。
投标截止日前三天,一个自称是“某网络媒体记者”的人,突然打电话到工程队驻栾川的临时办公室,声称接到“群众举报”,质疑“耀祖工程队”在公园项目中的安全事故责任并未完全厘清,询问他们是否具备参与大型项目竞标的资格和信誉。
小王按照杨耀祖事先的交代,冷静而坚定地回应了对方的质疑,并表示可以提供所有官方证明文件。对方含糊地应承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紧接着,在某个本地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聚集的网络论坛上,开始出现一些匿名的帖子,含沙射影地提及“某新晋一级资质公司历史不清白”、“安全事故隐患未除”等,虽未直接点名,但指向性明显。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老板,他们这是要搞臭我们的名声,让我们在评标中失分!”小王气愤不已。
杨耀祖站在窗边,看着栾川阴沉的天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商场的残酷,他早已领教过多次。这一次,不过是换了个战场,对手更强大,手段更隐蔽。
“慌什么?”他转过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心里没底,怕我们真的凭实力拿下项目。”
他吩咐小王:“第一,立刻将我们准备好的所有关于公园项目的澄清材料,主动提交给招标代理公司和主要评审专家,坦荡说明情况,强调我们后续卓越的整改和业绩。第二,联系刘经理,请他帮忙在合适的场合,客观说明与我们合作的情况。第三,”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你去查一下,宏远建筑最近三年,有没有类似的或者更严重的安全、质量或诚信问题。要确凿的证据。”
他要用事实,对抗流言;用阳光,驱散阴霾。
投标的日子,在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中到来。杨耀祖亲自带队,走进了庄严肃穆的开标大厅。他看到了宏远建筑的代表,对方也看到了他,眼神交汇的瞬间,空气中仿佛有火花闪过。
唱标、评标……流程在紧张地进行。杨耀祖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争夺,更是“耀祖”这块牌子,能否在栾川这片更广阔的天空下,顶住明枪暗箭,真正立足的关键一役。
风,已经灌满了楼阁。是乘风而起,还是被风吹垮,答案,即将揭晓。
第三十八章:砥柱
开标大厅里,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唱标环节结束,几家竞标单位的报价和技术标得分一一公布。“耀祖建筑工程队”的报价处于中游,技术标分数却意外地高,尤其是在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保障措施方面,获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综合得分暂时位列第一。
宏远建筑的代表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们显然没料到这个来自小县城的“土包子”队伍,在技术标上能做得如此出色。
接下来的评审答辩环节,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评审专家的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尤其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和过往业绩的真实性。
轮到“耀祖”答辩时,杨耀祖沉稳起身。他没有回避公园项目的事故,而是主动、坦诚地将事件经过、深刻反思、全面整改以及后续取得的优异业绩,条理清晰地陈述出来。他没有推诿责任,语气诚恳而有力,将一次事故危机,转化为了展现企业责任担当和成长蜕变的案例。
“我们承认,那次事故是我们管理上的重大失误,也是惨痛的教训。”杨耀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评审专家,“但我们更相信,一个企业真正的信誉,不在于它永不犯错,而在于它敢于直面错误、彻底改正并因此变得更加强大。这是我们在黑河水库项目、在栾川已完成的多个项目中,用行动证明了的。”
他的陈述,有理有据,态度不卑不亢,赢得了不少评审专家的微微颔首。
就在这时,一位专家突然提问:“杨先生,我们注意到,贵公司晋升一级资质的时间,与公园项目事故时间相隔不远。这是否说明,贵公司在资质评审中,可能存在隐瞒或淡化事故的情况?”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直指诚信核心。现场气氛瞬间紧绷。
杨耀祖心中凛然,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他深吸一口气,从容应答:“专家的问题非常关键。我在此郑重声明,我们在资质申报材料中,对公园项目事故及处理结果进行了完整、如实的申报,所有官方文件、处理结论均可查证。资质主管部门对此进行了严格的审核。我们‘耀祖’二字,代表的就是‘光耀门楣,对得起祖宗’,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绝无丝毫隐瞒和弄虚作假!”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坦荡。同时,小王适时地将早已准备好的、盖有主管部门公章的资质申报相关情况说明复印件,分发给了各位评审专家。
证据确凿,言辞恳切,杨耀祖的应对,如同一块厚重的基石,稳稳地压住了可能倾斜的天平。
而杨耀祖让小王暗中收集的、关于宏远建筑近年来因偷工减料被处罚、因劳务纠纷被起诉等问题的材料,他并没有在此刻抛出。他不想陷入互相揭丑的泥潭,他要赢,就要赢得堂堂正正,让对方无话可说。
最终的评标结果出来,“耀祖建筑工程队”以微弱的优势,成功中标省建工开发区厂房集群项目两个标段的钢结构工程!
消息传出,工程队驻栾川的临时驻地一片欢腾!小王和工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他们在栾川市场取得的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胜!
杨耀祖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但很快便收敛起来。他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别光顾着高兴。中标只是开始,真正的硬仗,在后面。这块骨头,必须啃得漂漂亮亮!”
他立刻拨通了建国的电话,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建国,栾川这边,我们拿下了省建工的大项目。家里那边,你协调好资源和人员,确保这边能立刻启动,不能有任何闪失!”
“爸,您放心!家里一切稳定,人员和设备随时可以支援!”建国在电话那头,声音同样充满了力量。
挂断电话,杨耀祖独立窗前。窗外,栾川华灯初上,流光溢彩。这一次,他不仅顶住了竞争对手的明枪暗箭,赢得了项目,更重要的是,他向所有人证明了,“耀祖”这块牌子,经得起风浪,担得起重任。
他就像一块沉默而坚韧的砥柱,无论风浪多大,都牢牢地立在水中,为工程队这艘航船,撑起了一片可以安心前行的水域。
他知道,拿下了这个项目,“耀祖”在栾川乃至更广阔的区域市场,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未来的挑战不会少,但他的信心,从未像此刻这般充足。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