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抗战诗词七首
文/旷野牧童
【水仙子】
《七七事变》
文/旷野牧童
倭寇猖獗踏宛平,
卢沟狮吼抗入侵,
七七国殇警钟鸣。
血肉筑长城,
史为鉴发洪声。
犯我者,
必诛之。
中华永盛。
注: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宛平城外卢沟桥悍然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序幕。卢沟桥记录的这一段历史,愿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
【夜游宫】
《淞沪会战》
文/旷野牧童
淞沪烽烟骤起。
阵前血、染红征衣。
十万儿郎赴国死。
誓驱倭,保家园,心未已。
岁月虽变迁。
英雄在、仍擎战旗。
信仰长歌传永年。
警后人,守华夏,承志义。
注:①淞沪会战是中国全民抗战爆发后首场大型会战,这场血与火的较量在上海及周边区域,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21日历时三个月。
②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双方投入兵力超百万。中国军队70万人参战,伤亡30万。
③淞沪会战最核心的战略意义在于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中国持久抗战赢得了战略缓冲时间,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
【华清月】
《平型关大捷》
文/旷野牧童
烽烟烈,藏锋镝,平型关首告大捷。歼倭寇,军威冽,血染征袍、气吞胡羯。
击,击,击。
中华魄,坚如铁,炎黄儿女多豪杰。擎信仰,凯歌悦,继往开来,再书新页。
跃,跃,跃。
注:①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9月25,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伏击日寇的一场重要战斗。
②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疯狂气焰,挫伤了敌军的锐气,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支援了平汉路友军的作战。
③首战告捷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极大地振奋了全国民心、士气。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赢得了国际舆论的称赞和好评。
【忆闷令】
《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文/旷野牧童
寒夜秦淮凝血浪,
念英魂、情牵云上。
卅万冤殇铭国史,
休忘倭寇创。
金陵碑前凝望,
世代诉悲怆。
吾辈当承家国志,
天佑山河壮。
注:①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日寇侵华占领南京后,对中国军民进行了一场长达6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②“卅万”是指30万遇难同胞的规模,是国际公认的伤亡数据。《和平宣言》揭露日寇这一反人类性质的罪行是“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③“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是南京大屠杀的核心历史事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体现了国家公祭日的核心宗旨,强调从历史中汲取维护和平的力量;“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突出历史警示意义与民族复兴的当代使命。
【望梅花】
《中国远征军》
文/旷野牧童
滇缅峰峦凝雾。
中国远征军赴。
万里挥戈驱寇虏。
旌旗悲歌万古。
青史长留英烈誉。
激励来人追慕。
注:①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的作战部队,也是甲午战争后中国首次大规模出国作战的部队。成立于1941年12月至1945年4月撤销。
②远征军任务是协同盟军作战,成功地保卫障了滇缅公路和西南门的安全,彻地粉碎了日寇进攻中国大后方的企图。
③展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是中国和盟国直接军事合作的典范。赢得了盟友的尊重。
【蕃女怨】
《台湾军民抗战》
文/旷野牧童
倭奴犯岛硝烟起,生死相对。
复彊土,彰浩气。
共纾国难。
台湾自古属中华,赤心吟。
注:①台湾抗战史(1895年日寇侵占至1945年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组成部分,是台湾同胞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的持续抗争。
②从1895年到1915年,台湾爆发了大小12次反抗殖民武装暴动。充分揭露了日本殖民者的残暴本质,同时也展示了台湾民众抗日斗争的坚强决心。
③1937年至1945年,台湾抗日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台湾义勇队等组织在大陆的抗日活动等,充分展现了台湾同胞与祖国热血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
【双雁儿】
《8.15芷江受降》
文/旷野牧童
十四年救亡鏖战。
剑高扬、志如磐。
九州儿女愤挥拳。
血同流、胆气轩。
芷江受降史昭然。
敌俯首、定坤乾。
天佑中华万代延。
护金瓯、永泰安。
注:①芷江受降发生在1945年8月21日下午4时,地点为湖南省芷江县城东七里桥磨溪口。是日本在中国战场正式投降前商定投降细节的关键事件,标志着侵华日军彻底失败。
②芷江受降历时三天52小时,为9日9日举行的南京受降典礼做出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当时中国战区设立了16个受降区是北越、广州、汕头、长衡、江西、浙江、沪宁、湖北、徐蚌、平津、山西、洛阳、郾城襄樊、山东、热察绥三省、台湾。
③芷江受降不仅宣告了中国历经十四年的抗日战争胜利,也是二战中同盟国获胜的关键。艰苦卓绝的抗战更是一段以弱敌强,坚持到底的精彩篇章,值得我们永远缅怀记念。
作者简历:
唐永恩,上海人。笔名:乐恩,网名:旷野牧童。基督教爱国人士,区收藏家协会会员。老三届知青,赴皖务农。后任银信干部,公司工会主席等职。现退休,自由撰稿者。爱好文学,收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