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合流
邻县那个弥漫着汗臭和劣质烟草味的工棚里,杨耀宗像一头焦躁的困兽,来回踱步。那封匿名信如同在他腐烂的心田里投下了一颗火种,烧得他坐立难安。亲兄弟的发达,外人的掌权,像两把钝刀子反复切割着他那点可怜的自尊和日益膨胀的贪念。
“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他猛地停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狠厉。他想起了一个人——胡永胜。以前在省城混的时候,曾听人提起过这个镇上的地头蛇,据说手眼通天,专做建材生意,心黑手狠。
“杨耀祖,你不让我好过,我也让你尝尝众叛亲离、倾家荡产的滋味!”他咬牙切齿,翻出一个皱巴巴的电话本,凭着模糊的记忆,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那头,胡永胜正为如何撬开“耀祖工程队”这块硬骨头而烦心,听到杨耀宗自报家门,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那双眯缝眼里精光一闪。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两天后,在镇上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包间里,两股污浊的暗流汇合了。
杨耀宗特意换上了他那身最体面的旧西装,试图维持最后的体面,但眉宇间的落魄和急切却掩饰不住。胡永胜则是一副土皇帝的派头,腆着肚子,叼着烟,身后还跟着一个面相凶悍的跟班。
“胡老板,久仰大名!”杨耀宗挤出一副热情的笑容,伸出手。
胡永胜只是淡淡地和他握了一下,皮笑肉不笑:“杨先生?听说你是杨耀祖的亲哥哥?”他特意在“亲哥哥”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
杨耀宗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被愤懑取代:“胡老板,别提了!我那弟弟,六亲不认,眼里只有钱!我当初好心去帮他,却被他当成叫花子一样赶了出来!他现在是发达了,可你看看,他把财政大权交给谁?一个瘸子!一个婆娘!这分明是信不过我们这些血脉亲人啊!”
胡永胜慢悠悠地吐着烟圈,不动声色地听着杨耀宗添油加醋的控诉,心里却在快速盘算。这个杨耀宗,虽然是个废物,但他的身份是个绝佳的突破口。
“杨先生,你的心情我理解。”胡永胜故作同情地叹了口气,“这杨老板啊,做事是有点不近人情。不过嘛,生意场上的事,讲究个你情我愿,他不从我这里进货,我也不能强求不是?”
“胡老板,你太仁义了!”杨耀宗急忙道,“我弟弟那是被小人蒙蔽了!他根本不知道谁才是真正能帮他的人!胡老板你要是信得过我,我有办法让他乖乖跟你合作!”
“哦?”胡永胜挑了挑眉,身子微微前倾,“杨先生有什么高见?”
杨耀宗压低声音,眼神里闪烁着阴谋的光:“我在工程队里,虽然明面上没人了,但暗地里……还是能递上话的。他那个账房,石头,是个瘸子,除了死心眼,没什么本事。他那个婆娘,更是个病秧子,能看懂什么账本?只要咱们里应外合,在账目上稍微动点手脚,让他们周转不灵,或者……制造点意外,让他工地上出点不大不小的麻烦,到时候他资金链一断,工程延期,看他还不来求胡老板你?”
胡永胜听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杨耀宗,虽然蠢,但坏主意倒是不少,而且足够恶毒。他需要的就是这样一把能从内部搅浑水的刀。
“杨先生果然是明白人!”胡永胜举起酒杯,“不过,光在账目上做文章,恐怕还不够。我听说,你们杨家……好像不止你一个对他有意见?”
杨耀宗立刻会意,眼中闪过一丝狠色:“胡老板放心,我那两个堂弟,杨耀武杨耀文,也恨不得扒了他的皮!我这就去找他们!有他们在外围策应,不怕他杨耀祖不乱!”
“好!哈哈哈!”胡永胜大笑起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杨先生,那就预祝我们合作愉快!事成之后,杨耀祖那块肥肉,咱们慢慢分!”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个冰凉,一个油腻,却同样充满了贪婪与恶意。
就在杨耀宗与胡永胜暗中勾结的同时,工程队内部,那个被胡永胜用钱收买的年轻采购,也开始了他隐秘的行动。他利用采购零星辅料的机会,故意拖延时间,或者以次充好,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钉子、绑带混入工地,虽然暂时没造成大问题,却像白蚁一样,悄然侵蚀着工程质量的堤坝。
他还时不时地在工人中间散布一些流言蜚语。
“听说了吗?石头记账记错了好几笔,杨老板好像不太高兴。”
“老板娘身体又不行了,我看这账本迟早得换人。”
“胡老板那边说了,要是咱们从他那里进货,价格能便宜一成呢!不知道杨老板为啥死脑筋。”
这些话语,如同毒菌的孢子,在缺乏娱乐的工棚里悄然传播,虽然暂时没有掀起大风浪,却让一些心思活络的人产生了别样的想法。
杨耀祖依旧如同往常一样,沉默地巡视着工地。但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却没有放过任何异常。他发现库房里新进的一批绑带韧性明显不足,他注意到那个年轻采购最近经常魂不守舍,他也从韩师傅那里听到了工地上一些若有若无的闲话。
他甚至在某天傍晚,远远看到了杨耀武鬼鬼祟祟地在工程队大院外围徘徊。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杨耀祖没有打草惊蛇。他回到办公室,将建国叫到跟前,指着墙上的工程进度图,语气平淡无波:“接下来粮仓那个项目,你全权负责。材料验收,工人调度,出了问题,我唯你是问。”
建国看着父亲那深不见底的眼睛,感受到了那平静语气下蕴含的巨大压力,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爸,你放心。”
杨耀祖又找来石头,吩咐道:“把所有进货单据,尤其是永胜建材店那边试探性送来的几次小批量货的单据,单独整理出来,一笔一笔核对清楚。”
石头拄着拐杖,郑重地点头。
最后,他让婆姨将最近所有的现金收支,重新手工誊写一遍。
布置完这一切,杨耀祖走到窗前。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血色。他看着院子里那棵愈发挺拔的小树,枝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积蓄着迎接风暴的力量。
魑魅魍魉已然合流,毒蛇露出了信子。他知道,清算的时刻,快要到了。这一次,他不会再有任何心软。他要将这些内外勾结的脓疮,一次性连根挖尽。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