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诗友工人村小坐
秋气初来未觉新,高天暑热贯周身。
吟盟缔结笺增色,块垒消融友益亲。
黄海勾留涛为酒,骚坛混迹笔藏珍。
霜生两鬓繁难减,只负韶光不负人。
简评:诗以“小坐”为引,融景、事、情于一体。起句用“秋来暑未消”以时令自然入题;中间“吟盟结友”“黄海为酒”,将文友相聚的雅致与豪情结合;转合以两鬓霜白的感慨,道尽对情谊与诗文的珍视,质朴中见赤诚,烟火气里藏风骨。
2 和沈兄九三阅兵
长街鱼贯列强兵,重器锵然武勇生。
百载亲民充砥柱,三军向党铸精诚。
千寻山海千寻路,一寸忠肝一寸名。
狮醒东方惊宇宙,神州冷热共康平。
简评:诗以雄健笔力展现大阅兵盛况,四联层层递进:首联勾画受阅阵列的肃整与装备之精良,动词“列”“生”赋予静态场景动态力量。颔联“百载亲民”“三军向党”将历史纵深与政治忠诚凝练为“砥柱”“精诚”的厚重意象。颈联巧用复沓,“千寻”显山河气魄,“一寸”见肝胆赤诚,对仗工稳。尾联“狮醒东方”喻大国崛起,“冷热共康”既言疆域广袤,更暗含对和平发展的坚定守护。全诗结构严谨,气定神闲。
3 和漱石《中元节祭》
岁华更迭又新秋,月照城头意绪幽。
缅忆高堂杯酒冷,追思挚友鹤形浮。
两行热泪达阴府,万缕悲情到祖洲。
一纸冥钱街角寄,须眉此刻亦温柔。
简评:这首中元祭诗以“街角寄冥钱”的现代场景重构传统祭奠,诗人将“热泪”“悲情”与“阴府”“祖洲”对举,使凡俗街角成为仪式空间,突破传统悼亡诗的悲苦范式,以克制的笔触展现当代人对生命轮回的别样领悟。
4 和沈兄《731观后》
新影催人带泪看,家仇国恨岂无干。
金陵白骨生冤气,勒锦亡灵付涅盘。
马踏东瀛蹄铁热,鲸巡南海水波寒。
族民不灭复兴事,华夏腾飞始可安。
简评:诗以“观影”为情感引爆点,巧妙运用意象叠加与时空交错手法:首联“带泪看”奠定悲愤基调,颔联“金陵白骨”与“勒锦亡灵”将历史惨状具象化;颈联“马踏东瀛”“鲸巡南海”以热铁寒波的触觉反差,构建出跨越时空的复仇者与守护者双重意象。尾联将个体情绪升华为民族复兴的集体意志,完成从历史创伤到未来图景的审美转换。

5 研究会筹备会留
金风不觉带秋声,雅聚香隆缔约盟。
白发欺人空有憾,贤交对酒自生情。
诗文共爱勤修饰,笔墨同操任点评。
老骥无须增草料,吟鞭一指向新程。
简评:这首七律章法严谨,以“秋声”起兴,借“雅聚”承转,颈联“诗文共爱”“笔墨同操”工对自然,展现文人相契之乐。尾联“老骥无须增草料”化用典故出新意,以“吟鞭指向新程”收束全篇,将暮年豪情托于意象之外,章法上由实入虚,由叙转抒,形成昂扬振起的艺术力量。
6 步诗弟占林韵草成奉和
美酒深情愧老身,唯余一寸是诗心。
香隆满座词家客,宴馆升腾翰墨魂。
同道悠然歌岁月,贤朋自信看乾坤。
方长来日驰神笔,君向高坛我向君。
简评:此诗章法流转自如,首联“愧老身”与“是诗心”形成抑扬,颔联以“满座词客”呼应“翰墨魂”,颈联转写同道歌咏之乐,尾联“君向高坛我向君”既收束又宕开,以双向奔赴之意突破传统,在空间错位中达成精神共鸣,结句余韵悠长。
7 秋日自遣
几多过往变曾经,时入深秋草不青。
笔底酸文姑自赏,坊间私语等闲听。
能随曲賦难随酒,晓看朝霞晚看星。
穷尽生年何所欲,金钱美女并功名。
简评:诗以“秋日自遣”为纲,“变曾经”三字立骨,统摄全篇时空张力。中二联“笔底酸文”与“坊间私语”、“能随曲賦”与“难随酒”在虚实交错间勾勒出文人疏狂画像。尾联“金钱美女并功名”以俚俗反诘收束,表面直白欲求,实则将半生萧瑟尽付笑谈,深得自遣体要妙。
8 国庆游泊霞湾
古稀尚觉有阳刚,淡饭粗茶笑不妨。
温饱虽忧期国盛,天伦自乐企家昌。
红尘三尺生归梦,世路千寻动旅肠。
莫对流年嗟苦短,人间富贵是安康。
简评:此诗章法绵密,以“古稀阳刚”立骨,中二联展开生命哲思,“温饱虽忧”与“天伦自乐”构成家国互文,“红尘归梦”与“世路旅肠”形成动静相生。尾联收束于“人间富贵是安康”,既呼应首联的淡泊,又将个体感悟升华为普世价值,全篇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

9中秋夜忆从军岁月
生平不悔带吴钩,一寸丹心戍九州。
渤海涛声风里吼,边关冷月枕前留。
爱民共建鱼亲水,报国禳灾水载舟。
几十春秋飞跃起,东方屹立放歌讴。
简评:诗以“不悔吴钩”立骨,中二联时空交错,“渤海涛声”与“边关冷月”构建苍茫的物理空间,“鱼亲水”与“水载舟”隐喻军民相依的精神空间。尾联“东方屹立”既收束从军记忆,又开启时代新章,全篇在个人经历与民族复兴的共振中完成起承转合,气脉贯通。
10 贺大连诗词曲赋研究会成立
滨城啸马结吟盟,再展莺喉老凤声。
尚有枯肠多善感,元无薄利远浮名。
唐风遗韵笺头起,家国情怀笔底生。
承续文明真大事,诗田偕友共屯耕。
简评:这首七律以“结吟盟”为诗眼,统摄全篇精神气象。中二联对仗工整,“枯肠善感”与“薄利浮名”形成精神世界的贫富对照,“唐风遗韵”与“家国情怀”则完成古典与现代的意蕴嫁接。尾联“诗田屯耕”以农耕意象喻文化传承,使学术使命具象为可触可感的生命劳作,炼意深沉而格局宏阔。
11 乙巳中秋杂记
清晖似水照城头,节不团圆未许愁。
案冷灯微千里远,思浓念重一肠柔。
秋山老树春光尽,美酒佳肴惠气留。
明月当年亲盼我,如今我亦愿难酬。
简评:以“节不团圆未许愁”为诗眼,在传统中秋题材中翻出新意。颈联“秋山老树”与“美酒佳肴”形成生命迟暮与当下温存的对照,尾联“明月当年亲盼我”与“如今我亦愿难酬”更在回环结构中深化了代际轮回的苍凉。全篇以举重若轻的笔触,将个体生命体验升华为人类共通的永恒怅惘。
作者简介:李云祥,网名梦回湘水,吉林人,五零后,诗词爱好者。
点评作者:李永清,网名清川澹澹,男,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退休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桐城龙眠诗词》主编,舍得诗院、众创清韵等多家诗社诗词点评嘉宾。
金牌主播禾子:吉林省语言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名人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会长;吉林省经典诵读协会理事;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资深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导演、主持人、评委。
酷爱朗诵艺术,曾经在第四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吉林省赛区总决赛中获成人组二等奖;在中国朗诵联盟举办的首届全国“颂读”大赛中获二等奖;在吉林省第二届诗文朗诵大赛和“金葵花杯”比赛中分别获一等奖。
